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3月17日 · 今天是選兵作業。 志願役的選兵和義務役不同,義務役選兵俗稱「小選」,各單位的長官來新訓中心挑人(主要是挑幹部,像是當初我落選的裝甲單位戰車士),被選到的人就不用參加最後的大抽籤(俗稱「大抽」);反觀

  2. 2015年11月24日 · 「救弟弟。 此時,壓在石板下的方登掉了眼淚,也開啟母女倆長達三十年的心結,太難過了,這就是災難,它對待心靈和肉體一樣殘酷。 我們該如何理解媽媽那時的決定? 小白老師說,媽媽因為知道姊姊的求生能力比弟弟強,姊姊是強者,弟弟是弱者,所以西紅柿理當讓給弟弟,撬石板當然要壓姊姊、救弟弟,我對此不認同,人命關天的情況下,母親不會預料到姊姊能奇蹟地生還,撬哪邊就肯定死另外一邊,我認為,對這件事唯一的解釋是──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 心結造成了,姊姊的「屍體」被媽媽抬去和爸爸屍體擺在一塊,並在家裡供了牌位,姊姊奇蹟地生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妻領養,接著是電影的主題──往冰釋之路。 這條路上,方登經過下面的過程才原諒母親。 1.選擇性失憶。 (她對地震前記憶的唯一妥協是,「我叫王登!

  3. 2015年11月21日 · Nov 21 Sat 2015 15:38. 我的家、我們的家──《慕尼黑 (Munich)》文本分析. close. photo credit: http://ppt.cc/K99Gl. 《慕尼黑》這部電影反對恐怖主義,也反對西方國家發起的反恐戰爭,這部長達兩小時四十四分鐘的巨製以「家」的意象反覆辯證來控訴戰爭的不合理,《慕尼黑》的野心很大,它想交代的事情太多了,以致讓很多觀眾覺得影片枯燥冗長,所有的場景如果以「家」的辯證關係串聯起來思考,就會發現沒有一個場景是多餘的。 當然,有些場景無法歸納進辯證關係中,因為它們還負有其他任務,像是揭露角色性格,或是單純表示復仇行動之無謂等等。

  4. 2014年8月2日 · 大紅燈籠高高掛描述中國傳統女性在家庭中的悲劇因為它是屬於女人的故事宅邸的男主人陳佐千的面目在電影裡都被奇妙地迴避了他只以背影出現在長鏡頭中或是以聲音代替其人出場主要流轉的人物還是女人及僕役們。 電影在視野狹小的四合院中大量使用長鏡頭拍攝,造成這部電影獨樹一幟的效果,常可看見除了屏幕本來的景框之內,還有門與門如俄羅斯套娃交疊而成的「內框」,這些鏡頭通常包含至少三進,最外面的門框還有一對石獅子鎮守著,形成牢不可破的封鎖格局,人在封鎖中講話、生活,觀眾也被強行拖入戲中參與人物們的生活了,我在電影結束後才發覺,整部電影沒有透露關於院外世界的訊息。

  5. 2011年6月24日 · 在尼克森一頭栽入造橋工作之後,美國人理性、文明印象的繼承者來到軍醫葛瑞根身上,他不像尼克森一樣是騎士精神狂熱者,他冷靜地和尼克森剖析利害,雖然尼克森並不理會,到了最後,尼克森希望葛瑞根能參加大橋的開幕儀式,但葛瑞根卻因為自己心中 ...

  6. 2016年5月9日 · 成功嶺上#190. close. 「報告長官,規定就是所有車輛都要在大門受檢,規定沒有寫看車牌給差別對待。. 「你跟我講什麼規定啦?. 」駕駛說:「你知道車裡頭坐的是誰嗎?. 「報告不知道。. 駕駛面露錯愕,他強忍不耐地說:「那我告訴你吧!. 裡頭坐的是你們 ...

  7. 2011年3月3日 · 高塔是張復童年時代的一個象徵符號,或者,是屬於他個人童年的時代坐標,其實那被叫做「高塔」的建築物並不如何高聳,只不過旁邊是低窪的魚塘才顯現出它的高大,對此我不禁開始好奇為何張復的童年記憶不是彈弓、陀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