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0日 · 國家衛生研究院專家團隊研議委員、台大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陳錫中說明,在鎮靜安眠藥物的發展歷史方面,近代醫學最早使用的是在 1864 年發明的巴比妥鹽(Barbiturate)。

  2. 2021年12月20日 · 小角色被重新定義. 在過去,外泌體的功能一直未明,科學家只發現細胞們會不斷分泌一些小泡泡,以為這些泡泡是細胞排出廢棄物的方式。 被誤以為是廢棄物的外泌體,在近幾年被重新發現,其實是細胞間重要的「信差使者」。 2013 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發給了 James E. Rothman、Randy W. Schekman 和 Thomas C. Sudhof 三位教授,便是表揚他們在胞外載體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和外泌體的研究成果貢獻,解謎了細胞是如何規劃這些訊息小泡的運輸。 細胞就好比是物流中心,而外泌體是要運送貨物的載具,控制著貨物在正確的時間送到正確的位置,包括送到隔壁或遠端的細胞或組織內。

  3. 2023年11月28日 · 台灣的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 )是師承日本京都大學暨國際頂尖的醫療權威小野公二的教導,使台日成為全世界唯二擁有使用硼中子捕獲技術治療癌症能力的單位,擅長難纏的復發型腦癌和神經膠質母細胞瘤。 就連澳洲總理陸克文透過外交管道為癌友寫信求治,而瑞士知名作家拉爾斯 ‧ 耶格(Lars Jaeger)因惡性腦瘤開腦 5 次再度復發,千里迢迢來台灣接受治療,這項 BNCT 技術是集結眾人苦心與醞釀 20 年的成果。 陳一瑋說,當年多虧與亞太放射腫瘤協會永田教授的牽線,讓他在 2010 年動身前往日本京都大學向小野公二教授取經,憑藉肯學肯吃苦的態度及台日友好情誼,才得以在短短幾年促成台灣 BNCT 治療的誕生。 瑞士作家耶格接受中子束治療時,妻女透過麥克風對話為他打氣。

  4. 2023年8月17日 · 清華大學擁有全台唯一的研究用原子反應爐,轉型作為醫療用途後,開發出全球頂尖的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技術,自 2017 年開始進行緊急醫療救治,是許多罹患惡性膠質母細胞癌患者的最後一線希望。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瑞士作家腦癌復發跨海求治. 著有《第二次量子革命》(The Second Quantum Revolution)等多本結合科學、歷史與哲學著作的瑞士知名作家耶格也因腦癌復發,上個月底在妻女的陪伴下,到清華大學接受硼中子捕獲治療。 耶格 4 年前發現罹患惡性腦瘤——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經歷 5 次開腦手術及加馬刀、甚至重粒子治療,仍然復發,歐洲醫生們都束手無策。

  5. 2023年8月25日 · 台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康鈞尉指出,很少有一般民眾因運動造成尺側副韌帶撕裂而就醫,一般民眾最常遇到的肘關節問題是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tennis elbow)與肱骨內上髁炎—高爾夫球肘(golfer’s elbow),也就是手肘部外側或內側的肌腱炎。 康鈞尉特別說明這些問題不一定要運動才會發生,他說:「除了喜歡打網球、高爾夫、羽毛球、桌球容易發生外,不運動但常坐在辦公室使用電腦、滑鼠的人也會遇到。 而且,這些問題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長期慢性的,視乎發炎的程度和持續時間而定」。 除了關節囊外的肌腱炎,還有一些其他肘關節問題會發生在關節囊內,例如扭傷、拉傷造成滑囊炎或是肘關節炎,比例較肌腱炎少。

  6. 2023年9月21日 · 一、抗氧化作用. PQQ 是強大的抗氧化劑,還原型的 PQQ 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比維生素C還高出 7.4 倍。 在動物實驗中,已經證實 PQQ 可發揮抗氧化劑的作用,在心血管或腦缺血的實驗設計下,保護粒線體免受氧化壓力引起的損傷。 二、保護神經作用. 神經細胞很容易受氧化壓力影響造成致命損傷,而 PQQ 能夠藉由清除自由基讓細胞免受傷害。 一項針對記憶力的臨床小型研究也指出,每天補充 20 毫克 PQQ 有助優化認知功能的測試表現;而在接受PQQ (20 mg) 加上輔酶 Q10 (300 mg) 的組別中,結果更為顯著,不過還需要更多證據證實 PQQ 和認知功能的關聯性。 三、改善睡眠品質. 在一項以 17 名女性為研究對象的小型臨床實驗中,評估了PQQ 對壓力、疲勞、生活品質和睡眠的效果。

  7. 2021年11月12日 · 一、頭痛. 症狀一: 如果感覺到血管一脹一縮,或是長期放射性的疼痛,以及頭痛伴隨單側肢體活動不力,不能言語,可能是急性腦梗塞或栓塞,應該看神經內科。 症狀二: 如果是頭痛伴隨嘔吐、肢體無力,可能是因為腦出血,或是頭部撞擊外傷所造成,應該看神經外科。 症狀三: 如果是頭痛伴隨血壓升高、面色潮紅、胸悶、肢體無力等症狀,可能是 高血壓 ,應該去看心臟內科。 二、胸痛. 症狀一: 胸口疼痛,且有壓迫感與心慌的症狀,伴隨向左肩放射性疼痛,甚至可以擴大到左側肘關節,可能是與心臟疾病有關,應該看心臟內科。 症狀二: 如果是因為骨折等外傷導致,但進行轉腰或轉身時疼痛會加劇的話,就要看胸腔外科或骨科。 症狀三: 如果是有持續性的胸痛,而且是呈現如針刺般的劇痛狀態,可能是感染 帶狀皰疹 ,要去看皮膚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