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31日 · 總之有太多原因可能會引發譫妄症歸納來說就是當內在或者外在的壓力源對神智造成的傷害超過患者腦部能夠承受的程度時就有可能會形成譫妄症。 為什麼譫妄多半都出現在老人家身上呢? 因為年輕人的腦袋在面對同樣的壓力源時,承受的能力較強,但老人家就不同了,他們各項功能都比較退化,不像年輕人對內外在變化的調節性這麼好,又經常有各種共病,任何一項多出來的壓力,都可能會成為壓死駱駝(造成急性精神混亂)的最後一根稻草。 譫妄的部分症狀,跟失智有一點類似,比如說,同樣都可能會很「番」,或是說話顛三倒四,但失智是持續性的腦功能退化,通常不可逆;而譫妄則是一種急性認知功能障礙,是比較可逆的。 失智跟譫妄是可能並存的, 若本身已經是失智長輩,又突然陷入譫妄,患者的認知功能會惡化得更快 。 恢復時間及程度因人而異

  2. 2022年7月22日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蔡睿蘋醫師解釋,腦霧其實並非新冠肺炎專屬症狀,而是許多腦部相關疾病的早期症狀之一,提醒民眾若有以上症狀,可以積極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如不及早就醫改善,放任腦霧發展可能會間接造成焦慮、憂鬱、失症、甚至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進而損傷腦部健康。 腦霧有哪些症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盧韻如指出,要先澄清的是,「腦霧」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許多神經症狀和現象的總稱,主要包括: 記憶力出問題. 專注力下降. 頭痛、頭暈. 無法靜下來思考. 憂鬱、焦慮. 理解力下降. 為什麼新冠病毒會導致腦霧? 國外學者推測造成腦霧的可能原因有二個,第一是新冠病毒可能感染腦部,使腦部發炎,造成各種功能失調。

  3. 2022年12月7日 · 想到隔天要上班就很擔心煩惱專案進度停滯⋯⋯你在生活中也常有焦慮的感覺嗎每個人面對壓力源都會有害怕擔心及煩惱的情緒出現但若達到疾病的狀態代表症狀過於嚴重已與壓力源所帶來的壓力不成比例

  4. 2022年7月20日 · 其實相關的研究結果非常類似,我特別找了一篇比較完整的追蹤研究,尤其關切的是 1. 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即所謂「腦霧」2. 有關精神疾病的共病性與影響。 在西班牙一個長達1年的追蹤研究中,發現179個23-82歲的COVID確診病人,在一年之後有: .快一半(48.5%)依然會容易疲倦. .快1/3有記憶力的問題(32.2%) .26.9%的人有肌肉關節疼痛. .25.7%呼吸有困難. .15.8%會頭痛. .7%左右的胸痛、感覺異常、咳嗽有痰 (7%) 對於生病住過院,尤其年齡偏長的人來說,容易疲倦是很可能的;尤其肺炎比較嚴重的痊癒者,呼吸有點困難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大家,尤其是較年輕的上班族,最擔心的是「腦霧」。 甚麼是「腦霧」

  5. 2023年5月29日 · 譫妄症是一種突發性的一種腦當機大部分多好發於年長者身上突然性情大變且到了夜晚加劇是譫妄症的典型症狀。 但 譫妄症並非是老年人的專利 ,青中壯年也會有,例如酒精重度使用者、藥物成癮、電解質失衡、癌症或重症者、臨終病人等,也都常發生譫妄症。 67歲的黃太太,前幾天有感冒症狀,吃了幾天藥後,變成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也不太理人,家人趕緊帶她送醫檢查後,發現有發燒、肺炎症狀而住院治療。 黃太太住院後,多數時間還是處於昏睡狀態,偶爾醒來卻躁動不安,無法認出家人,時間地點也分不清楚。 經過5天治療後,嗜睡、混亂的情況才逐漸改善,出院時已改善許多,這其實也是譫妄症的一種表現。 譫妄症是什麼?

  6. 2016年12月12日 · 第一名神經外科醫師告白:「冷血」是為救更多人命. 25科良醫的診間故事 撰文者: 陳稚華 2016-12-12. 在《良醫健康網》25個科別中,網友評價最高的各科醫師,這些醫師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在4千多位醫師中脫穎而出?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他們的故事。 攝影:張家毓. 「妹妹5月給許醫生開腦膜瘤,這是一個高難度的手術,因她的腦膜瘤包住頸動脈,原以為術後要在醫院住上2~3星期,沒想到不到一個星期就出院! 感激許醫師...」網友李明芳感謝地留言。 「許醫師開刀技術極佳且視病患為至親,不分平假日早晚探視病人,是位醫術高明及深具醫德的好醫師! 」一名台北榮總神經外科的護士給了這樣的評價。

  7. 2023年5月23日 · 根據《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指出,庫賈氏症最初在1920年代被發現,為罕見神經性退化性疾病,全球年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0.5-1,由一種具感染性的變性蛋白質(普利昂蛋白,prion)快速增加,會造成神經元細胞壞死及減少,使大腦皮質產生空洞狀退化,大腦組織呈現海綿樣。 目前台灣將庫賈氏症列為第四類傳染病 ,庫賈氏症依發生病因分為四種: 散發型. 遺傳型. 醫型. 新型庫賈氏病. 新型庫賈氏病與牛海綿樣腦症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即俗稱狂牛症)相關。 散發型庫賈氏病好發中老年人. 新型庫賈氏病與散發型庫賈氏病有什麼不同? 散發型庫賈氏病通常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平均發病年齡為65歲以上,平均病程約4個月,青春期及年青人的病例極為少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