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5日 · 蕭慕琦醫師表示,目前最新的「改良式微創痔瘡手術」結合大腸直腸外專科以及整形外科專業技術,並採用安全舒眠麻醉,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且手術傷口小,過程不會大幅度破壞組織、出血量少。

  2. 2021年12月3日 · 醫師指出,前一胎有痔瘡困擾的媽媽,第二胎確實有機會再度發作,因此,有些媽媽會選擇在懷第二胎前先處理痔瘡問題,不過她建議,還是要看每個人的狀況,若想做手術,都可以先尋求專業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幫忙評估後再決定。

  3. 2021年8月30日 · 究竟該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痔瘡?痔瘡會自己好嗎?要怎麼改善痔瘡呢?就讓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蕭慕琦來替大家一一解惑。 痔瘡症狀只有疼痛流血?小心這些症狀也可能是痔瘡

  4. 2021年3月24日 · 醫師分享乳癌治療策略. 照護線上 更新於 2021-03-24. 看留言討論.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提到癌症的時候,大家經常會以「癌症第幾期」來思考嚴重程度,但是隨著醫學進步,我們對於癌症特性已有更新的認識。 澄清醫院乳房醫學中心葉大成醫療長指出,根據現在較新的觀念,我們不該把「乳癌」一概而論,需要進一步深入到分子醫學的層級,找出讓乳癌快速生長的關鍵,再依據癌細胞不同的受體、特性,做出適當的分類。 精準治療,對抗乳癌. 乳癌患者接受切片檢查後,醫師可從病理報告中了解患者乳癌細胞的重要特性,包括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癌症生長指數(Ki-67)等,並根據這些特性來區分乳癌的亞型。 不同乳癌亞型的惡性度不同,治療策略也不同。

  5. 2021年3月23日 · 【媽媽經編按: 台灣知名主播彤雯,昨日(3/22)在 臉書分享 ,自己3/16經歷了一場人生中的大手術,手術原因為「肺腺癌0期」。 彤雯說,自己在1月23日至醫院做健康檢查,原本擔心的腸胃與乳房皆沒有發現問題,反倒是在左肺葉發現了一個約0.9公分的陰影,初步判斷為惡性腫瘤的機率非常高,因此立刻轉進了台北榮總,由這方面的權威許瀚水醫師診斷,最後診斷為「肺腺癌0期」,彤雯立刻就約了手術的時間,而在3/16成功完成手術。 在確診到手術的一段時間裡,彤雯分享自己雖並沒有太過擔憂與悲傷,照常錄影、主持、拍攝,但仍不免對於空汙、油煙、香菸煙霧感到稍稍恐懼,在廚房裡一定開啟空氣清淨機,下廚也盡量以蒸煮為主,並戴口罩做菜,也時常詢問身邊曾經經歷過的女性朋友,在術前術後的注意事項。

  6. 2022年2月7日 · 神經鞘磷脂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這個看似很艱澀難懂的營養素,劉醫師打了一個巧妙的比方來介紹神經鞘磷脂的好處,劉醫生說:「以前要獲取資訊必須翻閱書本慢慢尋找,現在只要透過網路(internet)隨點隨看,立即就能和想做的事互相連接; 而神經鞘磷脂能做到類似幫助腦神經網路化的效果,讓腦內的資訊更加流通、互通有無 。 至於為何神經鞘磷脂能有這樣的效果呢? 劉醫師進一步解釋:「神經鞘磷脂能幫助髓鞘的發育,在神經網絡包覆一層絕緣層,確保腦神經的訊息傳導更加快速、不短路。 好比一般道路與高速公路,一個可能走走停停,一個可以一路暢通,而神經鞘磷脂就是在寶寶的腦中開闢了一條資訊的高速公路。 延伸閱讀: 神經鞘磷脂—幫助寶寶大腦發展的基石. 什麼食物或方法可以補充神經鞘磷脂?

  7. 2019年8月13日 · 35歲的郁婷是名家庭主婦,兩年前經痛就醫檢查,確診為子宮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即所謂的「子宮肌腺症」。 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在服藥8個月後,症狀大為改善便擅自停藥,也不回診追蹤。 沒想到3個月前出現經血爆量,除了每天用掉10多片夜用衛生棉外,還伴隨嚴重經痛,甚至無法走路。 有次,在廚房煮飯時因難耐經痛蹲下時,不慎打翻油鍋,差點把房子燒了,嚇得她趕緊回診就醫治療。 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婦女泌尿主治醫師洪煥程表示,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女性常見的良性疾病 ,一般婦女的發生率約為1%~5%,具有難以根治、容易復發且轉移侵犯等特性。 其成因 是經血逆流至卵巢、輸卵管或骨盆腔等部位導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