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影響每一個人的台灣農業與農地公平正義一書4月9日出版就大賣登上博客來暢銷書排行榜22日馬上出版第二刷讀者反應熱烈讓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和出版社都感到興奮又意外彭作奎說,「這反映民眾對農地種滿違法工廠及豪華農舍現況的不滿農地 ...

  2. facebook. line. twitter. 水試所建立「精進藍帶荷包魚量產技術」,已達商業量產模式,希望以人工繁養殖的藍帶荷包魚供應觀賞魚市場需求,別再捕撈野生藍帶荷包魚。 (圖片提供/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藍帶荷包魚是高價的海水觀賞魚,來源為野地採捕,臺灣的主要產地在澎湖海域,但因棲地破壞及過度採捕,天然資源量已大幅減少,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6年前開始進行野生藍帶荷包魚種魚養殖試驗,今年以餌料序列及管理技術,將育苗成功率穩定維持2%至5%,已達建立商業量產模式目標,下一步技轉給廠商,以人工繁殖藍帶荷包魚供應觀賞魚市場需求,避免人為捕撈。

  3. 20190429. 斑爛的色彩、炫麗的姿態, 悠遊於水底的魚群,格外療癒,也讓觀賞水族產業已經成為宅經濟、身心紓壓等風潮下的明星產業;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FAO)統計,全球觀賞水族及周邊產業年產值高達150億美元,是國際矚目的明星產業,然而在全球龐大的需求下,天然資源卻日漸枯竭。 瞄準這股商機,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水產科技研究所研發高經濟觀賞水族物種量產模式並透過基因體應用平台來協助特殊花紋觀賞魚的分子育種,增加人工繁物種市場流通數量的同時,也為台灣海水觀賞水族產業挹注活水。

  4. 道納(右)和夏提耶(左)是基因編輯技術的重要奠基者,兩人因此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圖片來源/ Commons CC BY-SA 4.0 ) 各位可能會覺得納悶:何必麻煩搞什麼植物的基因編輯呢?

  5. 玉花的先生顏明德,會根據經驗「就地取材」來照顧雞群:「天氣熱時雞容易便祕,讓牠們吃咸豐草可以幫助排便。」他也會放置朽木吸引獨角仙等甲蟲產卵,讓雞隻有雞母蟲可吃。等出貨前須要育肥時,再增加向飼料廠訂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空白飼料。

  6. 縱谷養生新三寶:當歸、丹參、紅糯米. 無論飲食風潮如何改變,養生飲食永遠不退燒。. 過往臺灣使用的中藥材如當歸、丹參多以進口為主,有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量疑慮,近年在花改場與農民的努力下,宜蘭、花蓮也加入了生產行列,除了燉湯還能入菜,做成 ...

  7. 20231014. 文/吳秉容 攝影/林韋言. 亞蔬– 世界蔬菜中心(簡稱亞蔬)坐落於臺南善化的廣袤農田中,其使命在培育優良的蔬菜品種,提升蔬菜的生產和採收後技術,以協助開發中國家,今年正式營運50週年。 由於協助範圍並不局限亞洲,原名「亞洲蔬菜研究與發展中心」的亞蔬2008年正式改名「世界蔬菜中心」,自2017年始,亞蔬與亞太種子協會(The Asia and Pacific Seed Association, APSA)重啟合作,共組蔬菜育種聯盟,為國內外育種研發導入更多資源。 巧的是,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今年也成立30週年,在臺灣的兩大種原庫以不同的角色為臺灣農業留下種子、播下種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