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12日 · 9月20日高等法院傳喚多次到看守所對龔重安進行心理輔導的兩位證人出庭,提及被告從國小開始便懷疑同學的母親要害他,出社會後更覺得所有人都在監控他,累積到臨界點,只能以自殺或殺人解決,沒有自殺成功,便選擇殺人。 雖然覺得被害者很無辜、倒霉,但被害者之所以被害,因屬於「社會」的一份子,所以對他下手合理,沒有想要道歉,和王景玉案一樣,是必然發生的。 他對判刑沒有任何意見,死刑或無期徒刑都能接受。 「我問龔重安進來感覺怎麼樣? 他說現在平靜多了,吃好睡好,比在外面還要有安全感。

  2. 2024年3月14日 · Podcast製作與聲音處理|詹婉如. 工程|李法賢. 編輯|張詩芸、黃鈺婷. 社群企劃|陳思樺、汪彥成. 10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不但點燃無數年輕人的理想與熱情,從兩岸關係到台灣社會更留下深遠影響。 當年全台各地被捲動的青年,現在過得好嗎? 10年來成長的「後318世代」,當前關心什麼?

  3. 2017年11月26日 · 廖家敏/7.1億的代價:RCA工殤覺知的血淚歷程. 2017年10月27日,RCA污染侵權一案由高等法院二審宣判,判決被告公司賠償勞工追加至7.1億。. 這場將近長達19年的跨世紀訴訟,涉及職災、公衛、環境等重要議題,訴訟案的勝利為台灣寫下重要的歷史。. 本文作者曾 ...

    • 「讓身體在嘴巴前面」
    • 在彼此辯論中,讓學生思考
    • 「這堂課不是洗腦,而是讓我們思考」
    • 「國小階段,反而對議題的理解最純然」

    為什麼選擇手段最激烈的擬真體驗?劉政暉回憶,擬真體驗教育的發想始於一位阿美族耆老的話:「請讓你的身體在嘴巴前面。」先行動,有感受後,再表達。劉政暉認為,台灣人不太願意談那段歷史,教育體制亦然。「我就說,那我們來試試看,如果大家想挑戰,就會跟上。」於是,劉政暉打頭陣,跨科串聯校內老師,在2017年開始共同籌備「白色恐怖擬真體驗」活動,每學年舉辦一次。 對劉政暉來說,無論是讀書會還是擬真體驗,都是實踐「讓身體在嘴巴前面」最好的方法,因為只有當老師願意行動,學生才會跟著一起學習。 扮演「學生」的均一實驗中學高一學生姜羽庭在活動結束後如此分享。這是一個16歲的青年,重返白色恐怖時代後得到的省悟。 翻開最新版的高中歷史課本,檢視台灣戒嚴至解嚴前那段國民黨威權統治史,雖然每家出版社著墨程度不一,但相關圖...

    第一次開設「人權行動方案」課程,林怡君坦承自己會擔心學生無法吸收文本;黃惠貞則表示,備課最大的問題即永遠在跟時間賽跑,除了準備閱讀資料耗時耗力,討論執行細節也需要時間,每週的課程幾乎都是課前一天才大致底定。對兩位老師來說,最困難的是要怎麼給學生合適的引導,比起直接給予答案,她們更在乎學生的思辨過程。因此,趁著空檔,黃惠貞和林怡君便會抓緊時間檢討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或需要修正。 課程後半段,林怡君在喧鬧的教室中呼喊,請各組統整意見、找到共識,黃惠貞則說明,共識並非投票表決,而是找出每個人都接受的觀點。最後各組一一上台發表結論、提出疑問。 提到政治,身為體制內教師,在課程中談敏感議題,確實曾受挑戰,但面對外界質疑,黃惠貞早已做好準備。「課綱裡確實有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於理有據。再來,歷史老師就是講實...

    黃惠貞進一步解釋,「人權行動方案」的內容之所以聚焦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某種程度也算是跟過去的自己和解。橫跨台灣威權與民主時期,回憶那段動盪的年代,黃惠貞感觸良多。而1987年台灣解嚴與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這兩件史事,更讓黃惠貞開始反思國家權力的本質。 黃惠貞仍記得當年西洋史教授在課堂上說的這番話,有如醍醐灌頂。從此,她視人權教育為此生志業,認為台灣社會有必要回顧那段黯淡的歷史。可惜的是,當代社會鮮少反思,更遑論泛政治化的轉型正義導致學生容易從眾,立場飄浮不定,甚至覺得怎麼做都無所謂。 「所以我們很堅持這門課必須讓學生討論,透過文本和對話,他們可以理解這些問題,」黃惠貞心有戚戚焉地說,若不理解問題,同樣的歷史爭論在未來還是會繼續發生。但她也深知,老師能做的事情並沒有那麼偉大,比起孩子們長期...

    「教小學生人權、轉型正義,他們聽得懂嗎?」這是翁麗淑最常遭受的質疑,深耕人權教育近10年的她得出一套心得:「很多議題要談,絕不能只談他聽得懂的,國小階段不會去想升學、政治,所以對議題的理解是最純然的,你會發現不用談太深他自己就會去連結。」 讓翁麗淑驚訝的是,學生們對細節的記憶甚深,並能夠自己找到連結,「像我之前從《無法送達的遺書》這本書裡挑兩封遺書,讓學生找出受難者、關係人和批公文者是誰。統整的時候學生就問:『老師,公文上寫此人死刑可也,那個批公文的人就是硬幣上的那個人嗎?為什麼我們還在用這個硬幣?』」她接著說,「所以不要輕忽小孩,他們的能力其實超乎你想像。」 談起轉型正義的教育推廣,翁麗淑本來幾乎處於單打獨鬥,兩年前,同為高年級導師的劉芳君誤打誤撞加入實踐行列,與她並肩奮戰。劉芳君擅長將視...

  4. 2019年6月20日 · 桃空職工祕書長鄭雅菱舉例當空服員因身體不適請假甚至請生理假必須提出醫師證明而且曾限定醫師要內診確定流血才能算數這些都是當勞動強度增加後卻更不易請假的案子。 廖以勤指出,當同仁向公司反映,這樣的服務對空服員負擔太大時,得到的回應是:「新加坡航空做得到,為什麼你們做不到? 」但討論到薪資與津貼時,卻又要看齊華航,而不是比照待遇更優的新航──新航空服員平均月薪是4,500新加坡幣、換算新台幣約10萬元,但長榮含飛行加給與外站津貼每月約6萬元,「這是我們不能理解的。 」而且航班愈來愈密,每月總飛時愈來愈高,服務要求不打折,累積對公司的怨言是參與工會的催化劑。 長榮航空成立今年邁入第30年,空服員全數都是女性,是現今國際主要航空公司罕見的現象。

  5. 【精選書摘】 本文為《不只是厭女: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 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部分書摘,經麥田出版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文內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本書為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 一槌定音之作,原書出版於2017年。 許多人以為,「厭女」情結(misogyny)應該已經是過去的事了。 然而在書中,曼恩以希拉蕊・柯林頓為例,分析政治場域中的女性參政者。 她發覺,人們對女性政治人物的批評,很多時候仍是將自身對性別議題的隱藏偏見,投射成她個人的缺陷。 當厭女結合了社會慣習,往往讓社會難以察覺或對抗。 女性主義的茁壯,催生厭女情結反挫力道.

  6. 2022年2月22日 · 「主要是,整台戲裡,沒有我這個角兒,我也沒有半句詞兒,你懂嗎?」他說,「關了將近30年,回到社會上來,我想起那一台戲。真像呢。這個社會,早已沒有我們這個角色,沒有我們的台詞,叫我說些什麼哩?」 節錄自陳映真小說〈南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