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7日 · 2010年,是全球電源供應大廠台達的「品牌元年」,象徵台達從代工生產,走向建立自己的品牌,提供顧客一站式的能源管理方案。 現在,台達也觀察到,未來動能會來自銷售解決方案,在2023年,台達成立全球事業營運部門,負責在全球、超過150個據點,建立解決方案的團隊。 過去,台達的經營大本營在台灣與中國,擁有研發、製造、銷售的完整團隊。 在歐洲與美洲,主要負責銷售,缺乏最終產品製造、產品開發與研發等功能,而在東南亞與印度,雖然擁有工廠,但需要建立研發與銷售能力。 現在,台達要深入各地,培育開發、製造與銷售人才,才能即時回應顧客需求。 而尹鏇博要做的,就是讓各區域都有完整的團隊。 延伸閱讀: 願意求助,才能打造高績效團隊! Google 台灣總經理林雅芳揭露 2 大心法.

  2. 2024年3月14日 · 〈未來工作 2023〉報告書中,發表了「提升未來競爭力的十大技能」,其中排行前十名的能力如下:分析思維;創意思維;韌性、柔軟性與敏捷性;內在動機賦予與自我認知能力;好奇心與終身學習;領導力與社會影響力;信賴度與著重細節;同理心與積極聆聽;技術素養;品質管理等。 延伸閱讀: 黃仁勳高喊未來十年 AI 算力將暴增百萬倍,這幾家廠商跟著發達了! 提升未來競爭力的十大技能. 分析思維(Analytical thinking) 創意思維(Creative thinking) 韌性、柔軟性與敏捷性(Resilience, flexibility and agility) 內在動機賦予與自我認知能力(Motivation and self-awareness)

    • 聯電換了一個腦袋,王石公開 400 天密謀計畫
    • 追求投資報酬率,不一定要是市場老大
    • 瞄準先進製程,爭取具戰略價值客戶為目標

    「聯電的客戶群縮小,但先進製程每個世代,產能的投資成本愈來愈高。」他分析。如果把聯電和台積電比喻成戰艦。在先進製程的戰爭中,聯電這條戰艦愈來愈小,台積電愈來愈大。過去 18 年,每當台積電這條大船換上口徑更大的大炮,聯電也努力要做同樣的事,期待靠技術領先,擴大規模;但 18 年過去了,這件事卻一直沒有發生。 追趕策略讓聯電長期處於劣勢。「一旦客戶群變小,技術和資源就變少,你持續投入,但是推出的時間會比人家晚。」經常出現的狀況是,聯電趕上台積電最新製程時,這項新製程也過了價格最高的黃金時期,開始降價;同樣投入先進製程,聯電就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把投資在研發和建置產能的錢收回來。 就以 28 奈米為例,曾是晶圓代工產業最賺錢的服務,聯電是少數緊追在台積電之後開發出28奈米製程的公司;但只要聯電一追...

    如果現金流改善,聯電會再投入 7 奈米技術嗎?接受《財訊》採訪時王石堅定地表示,「不做!」因為他算過,聯電的規模,做 7 奈米沒有效益,中芯、格羅方德,背後有中國政府和阿布達比的資金支持,聯電沒有富爸爸,繼續追先進製程並不理性。 但是,不參與先進製程競爭,未來聯電該如何成長?王石的選擇,是回過頭來,把資源投在聯電擅長的市場上,把規模比他更小的公司擠出去! 王石分析,現在全球晶圓代工的市場規模約為 600 到 700 億美元,最先進的製程佔去其中 100 多億美元市場,像 FINFET 的市場年成長率達 29%。但較為成熟的製程,市場規模也有 500 億美元,這 500 億美元市場,每年仍在緩慢成長,「未來也會到 600 億美元。」 他發現,在這個市場裡,聯電的優勢就很明顯了,「聯電的研發資金...

    「聯電要在成熟製程做出影響力。」這是洪嘉聰的盤算,例如,聯電宣布併購日本三重縣富士通的 12 吋廠,併購之後,全世界 90、65 和 40 奈米的產能,聯電擁有 22%。買下這個廠後,聯電在12奈米以上製程的全球市占率就會突破 10%。 換句話說,未來全世界電子公司需要這些半導體技術,就必須把聯電當成重要的合作夥伴,聯電因此可以擁有更穩定的客戶關係,改善投資回報率。 根據《財訊》報導,當別人只看到傳統製程微縮的商機時,王石卻認為,下一步,還可以在現有的邏輯製程上,加上耐高電壓的製程、加上嵌入式記憶體的技術,就像堆積木一樣,每增加一項新技術,產品的價值就會提高。近期8吋晶圓廠的產能供不應求,就是因為有很多成熟製程的新應用出現。 「這個領域不缺成長題材。」王石說明,「嵌入式記憶體,RF-SOI ...

  3. 2020年11月27日 · 2020年100MVP經理人出爐!. 帶領企業在疫情中茁壯,唐鳳、潘孟安、戴雲錦皆入榜.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2020 年台灣百大最有價值 MVP 經理人今(27)日揭曉!. 百大經理人齊聚會場受獎,歷屆 MVP 經理人踴躍出席共襄盛舉,交流經營管理心得 ...

  4. 2024年1月29日 · 本書 《逆境領導》 個案的主角薛克頓其實非常了解箇中道理,或許這也是他撐得起「逆境領導者」這個稱號的原因:他每每在危難時,總是會讓團隊成員「看」到他的出現。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薛克頓很會刷「存在感」。 領導者,一定要會刷存在感! 尤其是團隊遇到逆境時. 薛克頓刷「存在感」的事蹟,散落在這趟 700 多天旅程的各個時刻。 例如:在「堅忍號」將沉之際,薛克頓最後一個離開船隻,並在眾人的目光中,揮舞軍旗,高聲大喊,意圖激勵人心,展現意志力。 又例如,棄船後,人員和物資緊急撤到冰上的第一個早上,薛克頓冒險跑回「堅忍號」,硬是把沉重的油桶從冰水中撈上來,為的就是可以生火煮出熱牛奶,將熱牛奶送到每個帳篷、每個人手上。 除了遞送溫暖,也希望他的出現讓成員有安定感。

  5. 2021年10月25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今年公布亞太高成長企業 500 強名單,伊雲谷以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219.2%的成績,名列亞洲第 12 名,連 2 年蟬聯台灣第一。 攤開近幾年財報,他們從 2014 年起,營收連年成長,2020 年達到 70 億;截至今年 8 月,營收幾乎就達到去年的總營收。 伊雲谷成立於 2013 年,主要產品為雲端託管、雲端資訊應用服務,也是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AWS,Amazon Web Services)在台灣唯一認證的技術諮詢與雲端教育訓練夥伴,從傳產、製造業、零售電商、金融、航空到公部門,都是他們的守備範圍。

  6. 2020年11月30日 · 「機器應該工作,人類應該思考。 」IBM的這句廣告詞,顯示了美國式商業文明的雄心。 但是,進入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之後,IBM 突然陷入增長乏力的泥潭。 在電腦產業由大型主機向相容型電腦轉型的過程中,「藍色巨人」成了進步的絆腳石,康柏(Compaq)、蘋果等公司迅速崛起,取代了 IBM 的領跑者角色。 報告不是說故事! 最後才講簡報結論...這都是被主管、客戶打「 」的原因【簡報溝通實戰】優惠只到6/11. IBM 的狀況變得慘不忍睹。 從 1990 年到 1993 年,公司連續虧損額達到 168 億美元,創下美國企業史上第二高的紀錄。 很多人都在掐指計算 IBM 倒閉的日子,商學院的教授們開始著手撰寫 IBM 失敗的教案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