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道綽. 臺灣正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道綽 (562年—645年)法師,俗姓 衛 , 并州 文水( 山西省 文水 、交城之間)人,遙承 曇鸞 大師,日本 淨土宗 推崇其為淨土宗二祖 [1] 。.

    • 概觀
    • 道綽生平
    • 道綽圓寂
    • 道綽著作
    • 重視經證
    • 教法主張
    • 道綽師承
    • 《安樂集》摘要

    道綽,隋唐時佛教淨土宗高僧。俗姓衛,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生於北齊河清元年(562年),卒於唐貞觀十九年(645年)。他繼承和發展了北魏曇鸞的淨土思想,大力提倡稱名念佛,取得了千百萬信眾的支持和回響,使淨土宗真正成為一個擁有廣泛民眾基礎的佛教新宗派。就實質而論,他是我國淨土宗的實際創始人,但在淨土宗史上,曇鸞被追尊為初祖,他被定為二祖。

    道綽從小以尊敬長者、和順鄰友而知名閭里,14歲出家為僧,初習《涅盤經》,後師從道瓚禪師。道瓚清約雅素,慧悟佛理,在當時頗負盛名。道綽對他非常崇拜,跟他習學淨土宗等經法數年。其間,他還蒐集整理佛教經典,並廣為傳播,以推進佛教事業的發展。

    後來,道綽想尋找一方幽靜清明去處修行,於是往居於汶水石壁玄中寺(今屬山西交城)。該寺所處風景優美,為北齊高僧曇鸞法師建立,當時寺中存有曇鸞和尚碑,記載曇鸞一生事跡。道綽習讀多遍,對此非常珍視,決心要繼承曇鸞開創的事業。

    道綽身材魁偉,儀表堂堂,他初到玄中寺時,有一次在山道中行走,被一僧人望見,認為是活佛降臨,其以珠數相量,如七寶大小,這時,西方又靈象繁呈,難以言述。之後,這個僧人到處傳揚,道綽德望日增,聲名遠播,僧俗男女赴山朝拜者,絡繹不絕。道綽經常出來當眾講道,屆時,朝拜的人各掐念珠,口呼佛號,聲振林谷。也有不信佛者雜於其中想乘機作亂,但當見到道綽時,往往為他的風姿所折服,改念而歸。

    唐貞觀二年(628年)四月八日,道綽認為自己命將終,特告知當時宰相。訊息傳出,趕來觀望者布滿于山寺之中,當時人們只見道綽似在空幻之中的七寶船上,與曇鸞法師敘談。之後,乘雲往空而去,天花下散,前來山寺中的男女以衣裙承接,其花薄滑可愛,七日方才枯萎。道綽此類的神行異事很多。

    道綽70歲時、牙齒新生,容顏煥發,身體更加健壯,講述的淨土佛理也更加奧妙,並殷勤勸人念阿彌陀佛名,並用麻豆等物統計數量;即每念一聲阿彌陀佛名,便放一粒麻豆,在他的倡導下,俗民百姓念佛成俗,積豆至百萬斛,道綽相類的作法也很多。

    道綽平日常坐於西方,早晚都吃鮮潔的食物,看到風生,即很恭敬的起來迎接,似乎是在迎接佛的來臨,一有閒空,即口誦佛經,一聲接著一聲,聲聲響亮,每日要念到七萬聲。他的舉止在佛教界贏得了讚譽,並且名聲遠揚,很多名僧不遠千里慕名而至,使淨土宗日益興盛,道綽也成為淨土宗的一代著名宗師。

    唐太宗貞觀二年(六二八年)四月八日,他曾大集道俗於玄中寺,祝佛陀降誕,將欲捨命而未遂。其後太宗因文德皇后有病,曾驅車到玄中寺訪道綽,供養祈願。顯見道綽當時德望很高(見“金石萃編”卷八十四林諤撰“石壁寺鐵彌勒像頌碑”)。他七十歲時,忽然齔齒新生,一如童年,加以神氣清健,容光煥發,弘講淨業,滔滔不絕。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與道俗告別,二十七日於玄中寺入寂,時年八十四。

    道綽的著作,現存的有“安樂集”上下二卷(道宣“續高僧傳”的“道綽傳”中誤作為“淨土論”)。此外日本的“東域傳燈目錄”,別出他的“觀經玄義”一卷,現已不傳。

    道綽淨土學的特色,是他重視經證。他在“安樂集”的卷首就說∶“此所引用的經律論釋,多至四十餘部。其中常引用的除‘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所謂淨土三經外,還引用有‘大集’、‘涅盤’、‘華嚴’、‘維摩’、‘法華’、‘般若’、‘大悲’、‘增一阿含’、‘十地’、‘觀佛三昧’、‘十方隨願往生’、‘法句’、‘大乘同性’等經;‘大智度’、‘大乘起信’、‘俱舍’、‘往生’等論;以及此土曇鸞‘贊阿彌陀佛偈’等。”由此可以窺見他的博學。但他志在闡揚淨土教義,並不講求著述形式,文字不免有堆砌之嫌。因而迦才曾批評“安樂集”說∶“近代有綽禪師,撰‘安樂集’,廣引眾經,略申道理。其文義參雜,章品混淆,後之讀之者,亦躊躇未決。”(見迦才“淨土論”序)

    道綽主張教法應該和時機相應。他在“安樂集”卷上即根據“大集月藏經”所說∶佛滅度後有五個五百年末法開始時期,主張應該修福懺除罪障,並認為念佛一門最為應機。他把佛的教法分為聖道、淨土二門。聖道門非末法鈍根眾生所能悟證;只有淨土門簡要易行,乘佛的本願力即能往生淨土。所以他一生宣揚淨土法門。

    關於淨土生因的問題,道綽主張以菩提心為其根本,以念佛三昧為其要行。並引天親“淨土論”中之“發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的說法以為證明。他更廣引諸經證明念佛三昧的不可思議功德,修此三昧必能見佛,命終之後即生佛前;又念佛三昧具足一切四攝六度。能消滅過去、未來及現在一切諸障。從他所引“般舟經”的“常念我名”及“觀佛三昧經”的“觀佛相好”文字看來,道綽的念佛三昧包含著稱名和觀念兩種念佛的意味。這和曇鸞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關於道綽的師承,他因見曇鸞碑文而歸向淨土,並非直接的傳承。他自己在“安樂集”卷下提到中國淨土的師承,曾舉了菩提留支、慧寵、道場、曇鸞、大海、齊朝上統(法上)六人,也沒有直接傳授的跡象。因此迦才“淨土論”稱道綽為大鸞法師三世之下玄孫弟子,是從曇鸞之法上的隔世關係而推想的。

    受了道綽感化歸向淨土法門的有道擾、僧衍、善導、尼大明月等,而以善導為最傑出。道擾是長安洪福寺的名僧,特地到玄中寺訪問道綽,和他共修淨土行業,對於淨土教義的弘揚起了不少作用。他每和道綽相見,必指淨土為會。道綽死後三日,道擾聞訊嘆說∶“吾常期先行,今乃在後;吾加一息之功,見佛可追矣。”即在像前叩頭懺悔,退就其坐而寂。僧衍(西元五九七~六四二年),并州汶水人。初念慈氏菩薩名,期生兜率內院。年九十以後遇道綽講“觀無量壽佛經”,始歸心淨土。每日早晨禮佛千拜,念佛萬聲。尼大明月,介州平遙人,也是在晚年六十歲時(貞觀初)遇著玄中寺道綽講“無量壽經”,教念阿彌陀佛。她從此在淨室念誦,同時傳教其妹少明月,亦同念佛。

    本書義理有四個要點:一、時教相應說,二、聖淨二門判,三、稱名本願說,四、凡入報土論。

    一、時教相應說:對一個志在今生速出生死,速得菩提的行者來講,在他選擇修行的「教法」時,必定會站在當今「時代」和自己「根機」的立場上來考慮。而道綽禪師誕生之時,正是所謂初入「末法時期」。本書主張適合「末法」之「根機」的「教法」即是「稱名念佛,往生安樂」。本書於第一大門第一章〈教相章〉即開門見山的說:「約時蒙機,勸歸淨土。」認為「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所以修道必先觀察機宜,並引用《正法念處經》及《大集月藏經》為聖言量以證誠此說。其根據《大集月藏經》之意而言:「計今時眾生,即當佛去世後第四五百年,正是懺悔修福,應稱佛名號時者。」就「時」就「機」而選擇「教法」,依聖言量明確地指出「今時眾生,應稱名念佛」。又說:「若欲於斯進趣,勝果難階;唯有淨土一門,可以情悕趣入。」扼要地指出在五濁之世,末法無佛之時,三學六度之教法漸次難行難證;唯有仰蒙彌陀之救度而往生安樂之淨土教法,方能趣入菩提。亦即淨土法門才是五濁惡世之時,一生造惡之機的成佛之道,故是「時、機相應」之「法」。

    二、聖淨二門判:就「時」之利不利與「機」之堪不堪而思惟相應的「教法」,將一代佛教分判為聖道門與淨土門兩種。「聖道門」是依自己的力量,在此娑婆修六度萬行,以斷惑證真,入聖得果。「淨土門」是乘彌陀本願,往生淨土,在淨土斷惑證真,趣入菩提。

    此聖道淨土二門說是遠承龍樹菩薩之難行易行二道判及近繼曇鸞祖師之自力他力二力論而來。龍樹菩薩將釋尊所說一切教法分析歸納成為難行與易行二道,並說明難行道是全靠自力修行,猶如步行,是苦,其內容是「諸、久、墮」;而易行道是全靠彌陀救度,猶如乘船,是樂,其內容是「一、速、必」。曇鸞祖師闡明之所以難之所以易在於是全自力或全他力。而如今道綽禪師繼承此二位祖師之鴻判,更就時代性、根機性,廣引眾多經論之文,使一代教法之難易二道、自他二力成為有邏輯性、系統性的聖淨二門判。

    道綽禪師建立此聖淨二門,有明確地勸導舍聖道門之修行入淨土門之救度的目的。本書之核心在第三大門之第三章的「聖淨二門判」之文,此文說:「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是故《大經》雲……」在此簡要地舉出「二由一證」(兩個理由,一個經證)作為「聖道門」之閉塞不可行、不可通入的事證與理證,同時作出結論申明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此「唯」與「一」有「簡持」與「顯勝」之義,亦即此一法總持所有一切法,此一法超勝所有一切法,唯此一法,不假方便,不藉余緣。其背後有強烈地決判出「舍聖歸淨」之意。

  2. 文: 編輯部 出處: 高僧傳略記 期數: 246期 2010年4月刊. 道綽562-645),唐代幷州汶水山西太原一說幷州晉陽人俗姓衛。. 上承北魏曇鸞的淨土思想,為唐代初期淨土法門的開拓者。. 十四歲出家,廣習經論,尤精於《涅槃經》,曾說《涅槃經》共 ...

  3. 道綽562年645年法師俗姓衛并州文水山西省 文水、交城之間)人,遙承曇鸞大師,日本淨土宗推崇其為淨土宗二祖 [1]。 生平 [ 编辑 ] 道綽法師十四歲出家,學習《 大涅盤經 》,宣講二十四遍。

  4. 2019年4月5日 · 隋代高僧道綽大師. 宏海法師 2019/04/05. 今天我們講的這位祖師叫道綽大師。. 道綽大師呢跟曇鸞法師屬於一脈相承。. 那麼他對於淨土思想的陳述,我們大概可以從三個方面做一個了解。. 第一個,眾所周知,淨土不是叫「橫超生死」麼,是相對我們 ...

  5. 道綽大師俗姓衛。. 并州(今山西太原)文水人(迦才“淨土論”卷下作并州晉陽人),是繼承北魏曇鸞一系淨土思想的大師。. 他十四歲時出家,對“大涅盤經”特別有所研究,曾開講二十四遍。. 後於太原蒙山開化寺從慧瓚禪師(西元五三六~六 七年 ...

  6. 2020年5月17日 · 道綽大師在玄中寺住持約三十餘年專弘淨土勸化淨業影響深遠名聲很大尤其是在北方吸引了眾多的信眾。 大師所著述的《安樂集》,詳述了淨土法門的教義和教理,也是淨土法門的一部重要經典。

  1. 相關搜尋

    道綽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