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6日 · 漢昭烈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幽州 涿郡 涿縣(今河北省 涿州市)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後裔,亦稱蜀先主,是三國時代 蜀漢的開國皇帝,在位三年。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 劉備與同宗劉德然、遼西人公孫瓚一起拜盧植為師

  2. 劉備聽聞消息,放下曹操,親自率五萬大軍到公安,同時下令關羽進軍益陽,與孫權軍對峙。 之後,曹操破張魯,嚴重威脅到蜀地門戶。劉備派使者與孫權議和,孫權派諸葛瑾答覆劉備,雙方最終決定和好。

  3.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大樹樓桑村)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221年5月15日~223年6月10日在位)、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主要成就
    • 历史评价
    • 轶事典故
    • 亲属成员
    • 后世纪念
    • 史料记载
    • 艺术形象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展开81个同名词条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大树楼桑村) [130]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221年5月15日 ~223年6月10日 在位)、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东汉末年诸侯混战的过程中创业屡遭失败 ,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四方名士的尊敬,陶谦、刘表表态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安葬于惠陵。 [134]蜀汉未给刘备奉上庙号,汉国皇帝刘渊称其庙号为烈祖。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称赞为“古今之盛轨” ,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汉昭烈庙为之纪念。

    早年经历

    刘备是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155](《典略》称刘备原本是东汉临邑侯国的枝属 )。 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余,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刘备叔父刘子敬说:“你不要乱说话,让我们一家遭灭门之罪。” 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将他和刘德然同等对待。此举招致刘元起妻子的不满,刘元起说:“我们宗族中有这样一个孩子,不是个平常人。”公孙瓒与刘备结交为好友,公孙瓒比刘备年长,刘备将公孙瓒视作兄长。刘备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不爱说话,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刘备。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于是给其资助,刘备得以用来集结到很多人。

    征战立功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二十四岁的刘备在镇压起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而后又于中平五年(188年)参与镇压张纯叛乱的战斗,以前后军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后来,朝廷有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选淘汰,该郡督邮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刘备怀恨在心,将督邮捆绑起来鞭打两百下后,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盗贼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辞官。后来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职。不久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于是往奔公孙瓒。 《英雄记》声称刘备在董卓之乱时曾“起军从讨董卓” [120],但有观点认为这则记载不可信,或者刘备只是随公孙瓒进行了一些策应性的行动。 初平二年(191年)十月,刘备被公孙瓒表为别部司马。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刘备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守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刘备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刘备当平原相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 初平三年(192年),公孙瓒让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以威胁袁绍响应袁术,被袁绍联合曹操击败。

    入主徐州

    黄巾余党管亥率众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军所围,情势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惊讶地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刘备!”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闻知援军至,都四散而逃,孔融得以解围。后袁绍攻公孙瓒,刘备与田楷东屯齐。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与刘备一起前往救援,刘备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到徐州后,陶谦又给刘备增丹杨兵四千,刘备于是又归属陶谦。而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攻打曹操,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安排他驻军在小沛。 刘备在豫州时,辟陈群为别驾,举袁涣为茂才。 同年,陶谦病重,对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谦死后,麋竺率徐州人民迎接刘备,刘备不敢接受。陈登对刘备说:“如今汉室四分五裂,海内倾覆,要建功立业,机会就在今日。徐州富裕,有户口百万,想委屈使君管理本州。”刘备说:“袁公路近在寿春,他四代人里有五位做到三公,为海内所归,您可以把徐州交给他。”陈登说:“公路骄纵而奢侈,不是治理乱世的人。现在我们愿意为使君提供步骑十万,上可以匡君济民,建立五霸之业,下可以割据守境,在竹帛上留下功名。如果使君不愿听从,那陈登也不敢听从使君说的。”北海相孔融对刘备说:“袁公路岂是担忧国家到能忘记自家的人?墓中的枯骨,又何足介意呢!今日的事,是百姓希望能托付于一个有能力的人,上天赐予而不收下,将来会追悔莫及。”刘备遂领徐州牧。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留张飞守下邳,自己率军迎击袁术,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一个多月,各有胜负。这时,张飞欲杀陶谦旧将曹豹,曹豹率众自守,并引吕布偷袭下邳,击破张飞,俘虏了刘备的妻小。刘备得知后引军退还,到下邳时,军队溃散,乃收余军东取广陵,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吏士大小相食。东海麋竺以家财相助,军士才得以脱困。刘备打算回到小沛,于是向吕布求和,吕布以刘备为豫州刺史,让他回到豫州,与自己并力攻击袁术,又将刘备的妻小以及部曲家属归还,在泗水上为刘备送行,刘备回到小沛。 袁术又命纪灵率三万人攻打小沛,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屯在小沛外,派人招刘备、纪灵前来,以“辕门射戟”化解此事。 不久后,刘备再度召募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手下的程昱、郭嘉皆称刘备有雄才,向曹操建议趁早对刘备动手,曹操不从,给与刘备兵马粮草,让刘备做豫州牧。其后,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建安三年(198年)春,吕布派人带着黄金到河内买马,被刘备的兵士钞掠。于是,吕布派遣中郎将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进攻刘备,曹操虽派夏侯惇援救,但被击败。九月,沛城被攻破,刘备妻小再次被掳,刘备单身逃走。十月,刘备在梁国国界中与曹操相遇,于是与曹操联合进攻吕布,吕布投降后,刘备力劝曹操杀死吕布。其后刘备与曹操回到许都,被封为左将军。曹操厚待刘备,与他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建安四年(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受衣带诏,与刘备及偏将军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谋诛曹操。尚未行动,曹操对刘备说:“当今天下可称英雄的,只有你和我。袁本初那些人,不足挂齿。”刘备正在吃饭,听到这话暗吃一惊,不觉将筷子掉在地上。恰巧天上打了个响雷,刘备借机对曹操说:“圣人说,迅雷风烈必变。这话真不错,一个响雷,竟使我惊成这样!” [108] 袁术欲从下邳北上投靠袁绍,曹操令刘备督朱灵、路招出征,前往下邳截击袁术。夜间,刘备立即东行,程昱、郭嘉再次劝曹操,曹操于是派人去追刘备,但已追不上。袁术无法通过下邳,很快就病死了。 [118] [162] 刘备到下邳,朱灵等人返回。刘备于是杀死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自己回到小沛。昌豨起兵反曹操,徐州众多郡县也响应刘备,刘备的军队到达数万人,又派孙乾北上联合袁绍,袁绍派遣骑兵佐助刘备。曹操令刘岱、王忠率军攻击刘备,但不能取胜。刘备对刘岱等人说:“让你们前来,奈何不了我,若曹公亲自来,结果尚未可知。” [118] [161] [175] [177]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衣带诏事发,董承等人被杀。于是,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战败,夏侯博、关羽被擒。刘备逃往青州,曾被刘备举荐为茂才的青州刺史袁谭率领军队迎接刘备。刘备随袁谭到平原,派人告诉袁绍,袁绍离开邺城二百里来迎接刘备,停留了一个多月,刘备被打散的士卒也慢慢地集结于此。

    邮驿建设

    刘备在四川建立了蜀汉政权。当时四川的交通比较落后,山路居多。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在开辟四川邮驿事业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 ,为了对付北方的曹魏,在汉中地区建立了北伐的军事基地。为打通军输要道,在汉中与关中之间开通了四条主要道路,这就是著名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金牛道。蜀汉还在汉中设置了重要军事关隘白水关。白水关周围的山上布满了烽火楼。从白水关到国都成都400里间设置了一系列的亭障馆舍,以保障邮驿的正常运行。在与东吴交界的荆州地区,大将关羽也在沿江设立了军用通信的“斥堠”,烽火台从后方一直通达襄樊前线。 蜀汉与北方的魏和东边的吴之间,皆有通信往来。史书记载:名士许靖在蜀汉任太傅后,和他过去在北方的好友魏国大臣华歆、王朗等都不断有书信往来,“申陈旧好”。《三国志》引《魏略》有一封王朗写给许靖的信,称“前夏有书而未达,今重有书,而并致前问”。魏国其他大臣和蜀汉一些大臣也常互有通信。魏国官至尚书仆射的陈群,就曾有书信给诸葛亮,打听蜀汉尚书刘巴的消息。蜀汉与吴国的友好书信往来更多,陈震在出使吴国的时候就曾与吴国关将说道此事。 而诸葛亮与兄诸葛瑾、大将陆逊都常有书信上的往来。 蜀汉邮驿的特点是几乎没有车传,邮递大部用驿马传送,从事此项工作的人称为“驿人”。这大概是因为蜀国地处西南,大部为僻远山区,道路不整的缘故。

    制定蜀科

    蜀科是蜀汉的法律,刘备初入蜀时,百废待兴,乃命当时对典制、旧法熟悉者许慈、胡潜、孟光、来敏典掌旧文、草创制度。在平定益州之后,便着手制定典律,据《三国志》记载,参与蜀科的制定一共有五人,分别是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 蜀科的具体内容已经丢失,但是据《三国志·诸葛亮传 》记载,蜀汉虽然执法严峻,但公正公平,百姓无怨。 刘备对刘表、刘璋的大赦制度作了批判,而诸葛亮也指出了刘璋治理益州弊政的原因。他认为,刘璋实施的所谓德政,是以小恩小惠拉拢人,用美好高位尊宠臣下,僭越法度,积重难返,而树立法律的威严,法律施行则会感恩,并以爵位管辖百姓,爵位增加则知道荣耀,荣誉和恩典共同施用,上下便进退有度,这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不但包含了法家认为法治优于德治的观念,也体现了法家理论建立的基础——性恶论。 刘备诸葛亮治国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亦即以法为体,着重公平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以商鞅之法,却不迷信其权威主义,取其理法,结合儒家教化,把行法与教化合而为一。经过这样的“法治革新”运动,蜀汉政权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吏治也逐渐清明。而蜀汉后期,执政者费祎多次施行大赦,大司农孟光引诸葛亮、刘备故事对费祎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汉末三国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刘子平:备有武勇。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陶谦: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袁术: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 太史慈: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讬于君,惟君所以存之。 吕布:是儿最叵信者。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①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当时有袁绍、袁术、孙策、刘表、刘璋、马腾等大军阀) ②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③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法正:①先主有雄略。 ②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陈群: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 华覈:蜀为西藩,土地险固,加承先主统御之术,谓其守御足以长久。不图一朝,奄至倾覆。 曹丕:①刘备既孤老智穷,势极正使欲与死争,则诸将军便当就穴中,持取之尔 ;②非贤兄之贡,则执事之贻也; ③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曹奂:于时乃考因群杰虎争,九服不静,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自是以来,干戈不戢,元元之民,不得保安其性,几将五纪。 裴潜: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刘琮:吾不若也。 张悌:玄德与操,智力多少,士众众寡,用兵行军之道,不可同年而语,犹能暂以取胜,是时又无大吴掎角之势也。 贾诩:刘备有雄才。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孔融:今日之事,百姓与能。 司马懿: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 诸葛亮:①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②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彭羕:①老革荒悖,可复道邪!②仆昔有事于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 蒯越、傅巽:以刘备而敌曹公,不当也。 傅巽:以刘备而敌曹公,又弗当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鲁肃: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黄权: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 陆逊:①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②备是猾虏,更尝事多。③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 张辅:世人见魏武皇帝处有中土,莫不谓胜刘玄德也,余以玄德为胜。夫拨乱之主,先以能收相获将为本,一身善战,不足恃也,世人以玄德为吕布所袭,为武帝所走,举军东下,而为陆逊所覆。虽曰为吕布所袭,未若武帝为徐荣所败、失马被创之危也;玄德还据徐州,形势未合,在荆州,景叔父子不能用其计,举州降魏,手下步骑,不满数千,为武帝大众所走,未若武帝为吕布北骑所禽、突火之急也;为陆逊所覆,未若武帝为张绣所困,挺身逃遁,以丧二子也。然其忌克,安忍无亲,董公仁、贾文和恒以佯愚自免,荀文若、杨德祖之徒多见贼害,行兵三十余年,无不亲征,功臣谋士,曾无列土之封,仁爱不加亲戚,惠泽不流百姓,岂若玄德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弘而大略乎?诸葛孔明,达治知变,殆王佐之才,玄德无强盛之势,而令委质,张飞、关羽皆人杰也,服而使之,夫明闇不相为用,能否不相为使,武帝虽处安强,不为之用也,况在危急之间,势弱之地乎?若令玄德据有中州,将与周室比隆,岂徒三杰而已哉? 王朗:刘将军之与大魏,兼而两之,总此二义。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①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②自我中汉之末,王纲弃柄,雄豪并起,役殷难结,生人涂地。于是世主感而虑之,初自燕、代则仁声洽著,行自齐、鲁则英风播流,寄业荆、郢则臣主归心,顾援吴、越则贤愚赖风,奋威巴、蜀则万里肃震,厉师庸、汉则元寇敛迹,故能承高祖之始兆,复皇汉之宗祀也。然而奸凶怼险,天征未加,犹孟津之翔师,复须战于鸣条也。天禄有终,奄忽不豫。虽摄归一统,万国合从者,当时俊乂扶携翼戴,明德之所怀致也,盖济济有可观焉。遂乃并述休风,动于后听。 韦昭:汉王据蜀郡,崇好结和亲。乖微中情疑,谗夫乱其间。

    两晋南北朝

    陈寿: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裴松之:臣松之以为汉武用虚罔之言,灭李陵之家,刘主拒宪司所执,宥黄权之室,二主得失县邈远矣。诗云“乐只君子,保艾尔后”,其刘主之谓也。 陆机:刘公因险饰智,功已薄矣,其俗陋矣。 常璩:汉末大乱,雄桀并起。若董卓、吕布、二袁、韩、马、张杨、刘表之徒,兼州连郡,众逾万计,叱吒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而魏武神武干略,戡屠荡尽。于时先主名微人鲜,而能龙兴凤举,伯豫君徐,假翼荆楚,翻飞梁、益之地,克胤汉祚,而吴、魏与之鼎峙。非英才命世,孰克如之!然必以曹氏替汉,宜扶信顺,以明至公;还乎名号,为义士所非。及其寄死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陈子以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刘渊:故孝愍委弃万国,昭烈播越岷蜀,冀否终有泰,旋轸旧京。 孙盛:①备之命亮,乱孰甚焉!世或有谓备欲以固委付之诚,且以一蜀人之志。君子曰:“不然。”苟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诲;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是以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讬孤之谓。幸值刘禅闇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衅。谓之为权,不亦惑哉! [112]②刘备雄才,处必亡之地,告急於吴,而获奔助,无缘复顾望江渚而怀后计。江表传之言,当是吴人欲专美之辞。 习凿齿: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隋唐

    虞世南:刘公待刘璋以宾礼,委诸葛而不疑,人君之德,于斯为美。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臣主同心,鱼水为譬。但以国小兵弱,斗绝一隅,支对二方,抗衡上国。若使与曹公易地而处,骋其长算,肆关、张之武,尽诸葛之文,则霸王之业成矣! 王勃: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朱敬则:蜀先主抱英济之器,无角逐之材。远窜荆蛮,畏曹公之神武;奄有庸蜀,乘刘璋之政衰。国小人夷,风颓俗陋。 李德裕:蜀主之任孔明,苻坚之用景略,虽关羽不能移,樊世不能惑,蜀与秦皆君安国理,非专任之效欤?

    名字由来

    刘备字玄德,清桂馥在《札朴•蜀先主名字》中认为:“备谓五色备。《考工记》:‘画缋之事五色备谓之绣。’馥案:五色至黑乃备,故字玄德。”《三国志•蜀志•杜琼传》也说:“先主讳备,其训具也。”青、黄、赤、白、黑,至黑乃全具。玄即黑色,故曰玄德。又《书•舜典》有“玄德升闻”之言。

    以德服人

    刘备临死之前教育自己的儿子刘禅,告诉他“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使君失箸

    刘备因兵败依附曹操,有一次,曹操与刘备共论天下英雄,曹操神色从容地对刘备说:“今日天下英雄,只有使君与我曹操了。袁绍等人,算不得英雄之数。”刘备正在进食,听了曹操的话暗自一惊,不自觉将筷子掉到地上。恰巧当时天上正打雷,刘备趁机说:“圣人说,迅雷风烈必然生变。一个惊雷的威力,竟然让我受惊成这样。”

    先世长辈

    •祖父:刘雄,被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父亲:刘弘,东汉末年官吏。 •叔父:刘子敬(字子敬,名不详)。 •叔父:刘元起(字元起,名不详)。

    后妃

    •某氏,妻,吕布袭击下邳时虏获,同年求和后吕布归还。 •吴皇后,妻,吴懿之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后为汉中王后、皇后 [143]。刘禅即位后 [157],尊为皇太后 [157],住长乐宫。史料并无生子记载。延熙八年(245年)去世,谥号穆皇后 [153],与刘备合葬惠陵 [202]。 •甘夫人,妾,刘备驻扎小沛时纳为妾,死后被追谥皇思夫人,后再追谥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惠陵 [203]。 •麋夫人,妾,麋竺之妹,刘备驻扎海西时,麋竺将她嫁给刘备。生卒年不详。 •孙夫人,不详,孙权之妹,赤壁之战后嫁刘备,刘备入蜀后孙权接她回到东吴。生卒年不详。

    子女

    •刘封,刘备养子。本姓寇。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关羽被吕蒙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 •刘禅(shàn),刘备之子,即蜀汉后主,甘夫人所生。刘备称帝时最年长的庶子,后登上皇位,蜀汉灭亡后 [154],被封为安乐公。 •刘永,刘备庶子,生母不详。初封鲁王 [144],后改封甘陵王 [225]。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咸熙元年(264年 [204])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刘理,刘备庶子,和刘永异母,生母不详。初封梁王 [144],后改封安平王 [225]。延熙七年(244年 [146])去世 [146],谥号悼王 [146]。

    惠陵

    主词条:惠陵 惠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西侧。史载,章武三年(223年 [145])四月,刘备病死于白帝城永安宫 [145](在今重庆奉节县城),五月梓宫还成都,八月葬惠陵。后主从诸葛亮之意,先后将甘、吴两位夫人合葬于此。 墓拔地而起,呈圆堆形,高12米,周长180米,占地3亩,形若小丘。茔上树木参差,墓边古柏森森。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照壁长10米,高5米,正中镶嵌菱形石雕。

    三义宫

    主词条:三义宫 三义宫俗称楼桑庙,位于河北省涿州市松林店镇楼桑庙村建筑东北隅,据记载重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年),金、元、明皆有重修。占地总面积2.7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原有山门、马神殿、正殿、后殿等。其大部分建筑均在“文革”时拆毁,仅存山门一座及明正德碑一通。山门是砖石结构,单檐歇山三间,进深一间,东西长12.8米,南北宽10.07米,高6.7米。券门三洞。主券门顶部嵌石匾额,额题“敕建三义宫”。

    汉昭烈庙

    汉昭烈庙又称刘备殿,位于四川成都武侯祠正门之后,正殿中有刘备全身贴金泥塑坐像,高3米;左侧陪祀刘备之孙北地王刘谌塑像。刘备像侧原有其子刘禅像,因刘禅投降辱国,后被撒除。东西两侧的偏殿,分别配祀关羽、张飞塑像。此外,西面的偏殿回廊东西两侧,分别有“文臣廊”和“武将廊”,配祀有蜀汉一朝十四尊文臣塑像和十四尊武将塑像,塑于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四文臣塑像排名依次为: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十四武将塑像排名依次为:赵云、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冯习 [228]。

    西晋·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东晋·常璩 [160]《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 [160]》

    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六十《汉纪五十二》 至卷七十《魏纪二》

    文学形象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将刘备视为汉室正统,在史书记载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个宽厚仁德,几乎在道德上没有瑕疵的君主形象。刘备少年孤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 [206]。黄巾起义时,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 [207],成为异姓兄弟,一同剿除黄巾,有功,任安喜县尉,不久辞官 [207]。董卓乱政之际,刘备随公孙瓒讨伐董卓,三人在虎牢关战败吕布 [208]。后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 [209],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 [211]。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在荆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 [210]。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212]。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占领荆州,不久又进兵益州,夺取汉中,建立了横跨荆益两州的政权 [213]。后关羽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大怒,于称帝后伐吴 [214],在夷陵之战中为陆逊用火攻打得大败,不久病逝于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 [215]。 刘备接纳兵败前来投奔的吕布,是其宽宏大度 [221];刘备接受汉献帝“衣带诏”,与董承等人谋诛曹操,是其为臣尽忠 [222];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其礼贤下士 [210];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 [206],又在长坂坡时摔子抚慰赵云 [223],是其对下属仁义 [223];刘备兵败逃走时不忍舍弃荆襄百姓 [224],是其对百姓仁德 [224];刘备任用益州旧臣 [213],是其知人善任、贤明有方 [213]。《三国演义》中刘备初次觐见汉献帝,汉献帝取宗族世谱查看,按照世谱排辈,刘备是汉献帝之叔,因此被时人称为“刘皇叔” [222],但史书并无刘备被称为“刘皇叔”的记载 ;演义中刘备时常哭泣 [210],而《三国志·先主传》中称他“喜怒不形于色” 。当代学者毕研文、王居宸分析演义中刘备的形象认为 [215],演义中的刘备小到为人处世宽以待人,大到治理一方施行仁政,他都是一个从儒家角度来说兼具“忠义礼智信”,而且深入人心的君主形象 [215]。

  4. 2020年11月22日 · 劉備作為先發,從《三國演義》第一回開始便被形塑成胸懷遠大志向、仁民愛物的皇族後裔。 隨著故事進展,劉備憑藉著血統與人格魅力,吸引各路英雄好漢前來投效,書中為了強化「仁君」的形象,劉備便成了眼淚專業戶,從頭到尾哭不停。 義弟張飛因酒醉誤事欲拔劍自刎,劉備哭(順便說出「女人如衣服」的沙豬宣言);多年沒上戰場導致大腿長了肥肉,劉備再哭;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劉備又哭;得知趙雲在長坂坡上單騎救幼主,劉備繼續哭(加上虐待幼童,摔自己的親兒子)。 綜觀整本《三國演義》,劉備哭了不下三十次,悲天憫人過了頭,不禁讓人覺得虛偽。 不僅民間有歇後語流傳:「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更甚者將劉備視為「臉要厚而無形,心要黑而無色」的《厚黑學》代表人物。

  5. 2019年5月17日 · 在荊州一待就好多年,對於胸懷大志的劉備來說,這段清閒的日子無疑是煎熬的。. 直到西元207年,他已經46歲了,卻始終輾轉於他人麾下,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不見成功。. 幸好,劉備的人生很快有了轉折。. 他去請教一個叫司馬徽的高人,對方向他推薦 ...

  6. 此條目介紹的是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役。. 關於歷史上曾發生過的漢中之戰,請見「 漢中之戰 (消歧義) 」。. 劉 勝利,穩固對西南之控制,進位為 漢中王 。. 漢中之戰 是 東漢末年 群雄 劉備 與 曹操 爭奪 漢中郡 的 戰爭 。. 由於漢中是 益州 北方的一個 ...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