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傅斯年逝世後,葬於台灣大學校園,校內設有希臘式紀念亭傅園及「傅鐘」;其中,傅鐘啟用後成為台灣大學的象徵,原本為敲五十五下,因其於虛歲55歲去世,敲鐘電子化後每節上下課會鐘響二十一聲,因傅斯年曾說過:「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 ...

  2.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20),字孟真,山東 聊城人。 祖籍 江西 永豐 ,先祖 傅以漸 生於山東聊城,是 清兵入關 以後的首位 狀元 。 [1] [2] 歷史學家、學術領導人、 五四運動 學生領袖之一、 國立中山大學 文科學長、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

  3. 傅斯年 (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 孟真 , 山东 聊城 人。 祖籍 江西 永丰 ,先祖 傅以渐 生于山东聊城,是 清兵入关 以后的首位 状元 。 [1] [2] 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 五四运动 学生领袖之一、 国立中山大学 文科学长、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 所长、 国语日报社 董事长。 曾任 国立北京大学 代理校长、 国立台湾大学 校长 。 他提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之原则影响深远 [3] [4] 。

  4. 2017年5月16日 · 傅斯年. 他叫傅斯年,是胡适最得意的弟子。 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是个有名的刺头,曾担任过五四爱国运动的总指挥。 在毛泽东担任北大图书管理员时,因为毛泽东工作不认真,他还打过毛泽东一个耳光。 这次回来担任校长,他得罪了不少人,鲁迅的胞弟周作人就是其中之一,周作人恨了他半辈子。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像周作人这样的北大知名学者留在了日伪统治下的北京大学,抗战结束后,如何处理这些伪教职员成了一个大问题,谁也不愿意得罪这么多人把他们通通开除。 偏偏有一个人敢这样干,那就是傅斯年。 傅斯年雷厉风行,宣布把所有出任伪职的教授一律开除出北大,他告诉上门说情的人:「如果这些人受不到谴责,那么久太对不起那些跋山涉水到了重庆和昆明的教授和学生了,他们为了民族大义而抛家别子去了大后方,吃不上喝不上的,容易吗?

  5.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 聊城 人。. [1]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 五四运动 学生领袖之一、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的创办者。. [30] 傅斯年曾任 中山大学 、 北京大学 等校教授 ...

  6. 版權所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 網站與資料庫服務信箱:fsndb@asihp.net 本站適用瀏覽器為Chrome、Firefox、Eage、Brave 網站參觀人數(自20161月1日起): 4811384

  7. 傅斯年 (字孟真,1896—1950)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也是民国时期一位极有个性的文化名人。 傅斯年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他是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主持了安阳殷墟遗址发掘;他是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他是惟一一个敢在蒋介石面前跷起二郎腿说话的知识分子,曾将两任行政院长孔祥熙和宋子文赶下台……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性格。 傅斯年天性热情直率、敢言好斗,因此获得“傅老虎”、“傅大炮”的外号,甚至有人管他叫“蟋蟀”,因为他“被人一引就鼓动起翅膀来” (罗家伦语)。 但本文标题中“北大的功狗”这样的称谓,恐怕比较少见。 “功狗”一词源自汉高祖刘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