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7月27日 · 1929年6月5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正式遷入北平北海靜心齋,時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的陳寅恪,被委任為第一組主任。. 1929年10月,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傅斯年 的斡旋下,陳寅恪正式成為 中國國民黨 黨員。. 1930年以後,開「 佛經 ...

  2. 陳寅恪 (读作 陈 寅 yín 恪 què [ 1] ,也有读作 陈 寅 yín 恪 kè [ 2] )(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字 鶴壽 , 江西省 南昌府 義寧州 (今 江西省 修水縣 )人,生於 湖南 長沙 , 中國 現代 歷史學家 、 古典文學 研究家、 东方史学 家 [ 3] ,曾獲選 ...

  3. 陳寅恪1890年7月3—1969年10月7日),字鶴壽,一説字彥恭(均未用),江西省義寧縣(今九江市修水縣)人。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陳寶箴之孫、陳三立三子。陳寅恪自少受家學薰陶,廣泛閲讀經史。

  4.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一说字彦恭(均未用),江西省义宁县(今九江市修水县)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陈宝箴之孙、陈三立三子。陈寅恪自少受家学熏陶,广泛阅读经史。

  5. 陳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鶴壽, 江西 修水 人。. 中國現代集 歷史學家 、古典文學研究家、 語言學家 、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 葉企孫 、 潘光旦 、 梅貽琦 一起被列為 清華大學 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 呂思勉 、 陳垣 、 錢穆 並稱 ...

  6. 2017年2月21日 · 陳寅恪將書分為三類:最低限度的讀物、進一步學習的讀物、深入研究的讀物。. 三類書中他尤其強調第一類。. 陳寅恪認為第一類是必讀書,從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識。. 譬如,他認為,無論一個人的愛憎好惡如何,《詩經》、《尚書》乃人人必讀 ...

  7. www.wikiwand.com › zh › 陈寅恪寅恪 - Wikiwand

    寅 恪 ( 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 字 鶴壽 , 江西省 南昌府 義寧州 (今 江西省 修水縣 )人,生於 湖南 長沙 , 中國 現代 歷史學家 、 古典文學 研究家、 东方史学 家 ,曾獲選為 中央研究院 院士,亦為 民初時期 清華大學 國學院 四大導師之一(其 ...

  8. 歷任清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香港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以史學湛深,為世所稱。 著有《元白詩箋證稿》、《論再生緣》、《秦婦吟校箋》等。

  9. 陳寅恪,字鶴壽,江西省義寧縣(今修水縣)人,陳寶箴之孫,陳三立次子。 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硏究家、語言學家、詩人。 姊妹計劃 : 百科 · 大典 · 吳典 · 粵典 · 圖冊分類 · 語錄 · 數據項

  10. 1979年12月25日 · 印陳寅恪先生論文集緣起. 寅恪先生文史學術論著,淹貫中西,當代一人。. 民十五年春夏間,先生應聘返國,都講於南北各大學。. 四十年來,齊州之亂不止,先生震盪播越,訖無寧處。. 所作詩文,例不留藁,承學之士,亦鮮錄存。. 民五十八年冬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