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增加資本支出緊抓訂單。台積電贏的祕密,藏在張忠謀用六百天對台積電的大改造策略裡。故事,要從張忠謀回任前一個月開始說起。二〇〇九年五月,張忠謀在台積電總部和友人會晤時,擔憂的說,「公司需要 deepthinking(深思考),」張忠謀友人回憶,當時張忠謀剛從世界經濟論壇等國際會議回國,他發現,一股新的勢力正在成形。
    • 增加產品多達七個領域。在接任前,張忠謀曾在內部會議裡痛罵台積電只投資高階製程的做法,「如果繼續這樣做,以後台積電市場就只有芝麻那麼大。」二〇一〇年初, 第一場法說會上, 張忠謀再次出招。
    • 活化舊廠布局車用市場。這一步是一石三鳥,張忠謀的策略是,讓製程較為成熟的六吋廠和八吋廠,製造不需要最先進機台的產品,活化資產。目前(編按:2018 年)十二吋占台積電全部產能約二二%,六吋占九%,八吋占六九%左右的產能,但六五奈米以上成熟製程,對獲利的貢獻度約為一半。
  1. 2021年4月23日 · 張忠謀表示半導體晶圓製造是第一個台灣在世界競爭裡得到相當優勢的產業優勢得來不易守住亦不易他呼籲政府社會及台積電本身要努力守住張忠謀 2018 年 6 月自台積電裸退至今已近 3 今天公開大聲疾呼希望政府與社會能夠繼續支持珍惜台灣半導體晶圓製造的優勢他對台積電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關心表露無遺。 【護國神山太強大,各國好焦慮? 】台積電:產能短缺有 3 大原因,但其實都跟在台灣生產無關. 社評:全台有超過三兆新台幣的超額儲蓄,應該積極投資下一個台積電. 【Crystal Fire,晶片的力量! 】作為台灣的矽中心,小小竹科全方位影響新竹的生命.

    • 張忠謀:美國製造半導體成本高,難在世界競爭
    • 張忠謀早年工作經歷
    • 推薦閱讀

    張忠謀日前參加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 podcast 節目,除回顧他從事半導體產業及創辦台積電的過程,並針對美國積極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提出他的看法。 張忠謀認為,在 50、60 年代及 70 年代初期,美國製造業確實很強盛,因為有製造人才,但是之後美國轉向高獲利的設計業及金融業。 台積電 1997 年於美國奧勒岡州設廠,張忠謀以該廠為例,奧勒岡廠經過營運效能改善可以獲利,但同樣的產品,奧勒岡廠的成本比起台灣廠高出 50%,因此並沒有擴大規模。 張忠謀強調,美國擁有最佳的設計能力,但在製造方面,單位成本高,恐難以在世界市場競爭。 對於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 5 奈米晶圓廠,張忠謀說,這是在美國政府敦促下所做的,他已經退休,亞利桑那州建廠是台積電...

    不僅談及美國製造,張忠謀也暢談自己早年工作經歷,1955 年加入希凡尼亞,開啟他超過 60 年的半導體生涯,1958 年轉任德州儀器,1961 年獲德州儀器栽培,進入史丹佛大學攻讀博士,1964 年獲頒電機工程博士學位。 張忠謀在德州儀器服務 25 年,最高職務為總公司集團副總裁,主掌全球半導體事業。1984 年任職美國通用器材總裁。他在 1985 年離開通用器材後,應當時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邀請,來台接掌工研院院長。1987 年創辦台積電,開創晶圓代工經營模式。

    華府智庫認證「台積電地位難取代!」台灣學者點出:工程師拿什麼來換 當「台灣國安」與「護國神山業績」相衝突,你會選哪個?台積電董事長向政府喊話了 台積電搶得到美國的 520 億補貼嗎?專家警告:不要拿不到又幫敵手訓練人才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張忠謀:美國半導體製造成本高 難與世界競爭〉。首圖來源:總統府)

  2. 2020年9月29日 ·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本書張忠謀是近代影響科技經濟政治最多的企業家之一。 從 1987 年成立台積電、2010 年帶領台積電超越東芝成為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公司、 2016 年打敗 IBM 成為世界第一… 台積電不只世界第一還是唯一要是台灣地震或斷電國際通訊社第一通電話不是打給總統府而是台積電本文是商業周刊從旁側寫張忠謀的精華並集結成一書《 器識:張忠謀打造台積電攀登世界級企業的經營之道 》。 從創業、拓展、交棒,張忠謀如何把台灣推向世界屋頂? 我們該如何解讀「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的策略性思考、經營之道? 這篇文章僅用短短 4500 字,忠實紀錄了台積電的 30 年歷程。 (責任編輯:鍾佳瑀) 二 一七年十月二日,台積電宣布董事長張忠謀將在二 一八年六月正式退休。

  3. 2023年3月1日 · 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為晶片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縱深這段比電影更驚心動魄的真實歷史台灣是故事的核心角色。 文 / 克里斯.米勒,譯者 / 洪慧芳. 早在 1970 年代中期張忠謀還在德儀工作時就思索過一個概念創立一家半導體公司生產客戶設計的晶片當時,像德儀、英特爾、摩托羅拉等晶片公司大多生產自己設計的晶片。 1976 年 3 月,張忠謀向德儀的其他高層建議這種新的商業模式。 他向德儀的同仁解釋,「低成本的運算力,將打開許多新應用,是目前的半導體所無法支援的」,為晶片創造出新的需求來源。 晶片很快就會運用到所有領域,從手機到汽車再到洗碗機,無一不包。 他認為,生產這些產品的公司缺乏生產半導體的專業知識,所以他們比較希望把晶片製造外包給專業廠商。

  4. 2020年9月15日 · 投稿張忠謀 56 歲才創立台積電,為什麼現在年齡會成為台灣創業環境阻力? 黃柏堯. 2020-09-15. 分享本文. (圖片來源: Akson on Unsplash )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近年來創業潮流非常盛行,也成為年輕一代出社會就業的熱門選擇之一。 不過,台灣的創業環境夠完善嗎? 本文依據作者黃柏堯現為大千實體搜尋引擎的創辦人,他以自己投入創業的親身經歷,點出了國內創業環境與政策的問題,也提出解決問題的見解與對策,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為台灣創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指引道路。 (責任編輯:呂威逸) 作者:黃柏堯.

  5. 2019年11月4日 · 2019-11-04.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市場上一直有摩爾定律已死的聲音,但台積電對摩爾定律的未來持樂觀態度。 創辦人張忠謀表示沒人知道摩爾定律何時終結而且現在有 5G、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等 3 項技術正在發展,摩爾定律還有發揮空間。 或許,討論摩爾定律是否可延續的意義不大,製程技術升級才是我們該關注的目標! (責任編輯:郭家宏) 摩爾定律是否走到盡頭,台積電身為晶圓代工龍頭,最常被問此問題,創辦人張忠謀認為,摩爾定律何時終結沒人知道,他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來比喻;董事長劉德音則指出,半導體進展將不再是製程微縮,而是以邏輯密度或運算能力作為進步指標,且在人工智慧時代,運算能力永遠不夠,將持續成為驅動製程技術推進的動能。 摩爾定律何時到終點,沒人知道答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