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基本上,地雷管可說是以功能性訓練的模式下去設計,360度無死角提供肩關節不同運動方向,亦能迫使身體在訓練過程中學習穩定,訓練可謂相當全面! [divide] 單手划船. 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軀幹盡量平行地面,維持背部平坦,並放置槓鈴在你腳邊。 接著拿起槓鈴,右手輕鬆垂於下方。 利用背部肌肉收縮、肩胛活動做划船動作。 當槓鈴向身體靠攏,感覺肩胛收緊;回到起始位置時,盡量放鬆背部,感受肩胛被往下帶,不刻意鎖住。 Single Arm Barbell Row Routine Demo. 單手平行划船. 站在槓鈴前端,腳尖對齊槓鈴,身體勿過度前傾,建議屁股多往後蹲,使肩部與腳尖能盡量在同一個平面上。 仔細觀察影片,你可以看到示範者的肩胛是整個被往下帶,希望能強化肩關節的活動。

  2. 如果你已經開始意識到各平面訓練的重要性,想嘗試加入相關的訓練,可以透過下面動作感受一下! 站姿旋轉. 建議1組10~12下,3組。 1.拉出滑輪,雙手伸直但不鎖死肘關節,將把手置於胸前,兩腳與肩同寬,身體呈現穩定。 2.接著向外旋轉,想像身體為一圓柱體向外側轉(類似揮棒或揮杆動作),同時不聳肩、軀幹保持直挺。 3.回復到起始動作時,應控制速度,避免滑輪拉回身體來不及反應造成傷害。 單腳跪姿旋轉. 建議1組10~12下,3組。 1.這時你會需要一組滑輪,也就是兩個把手。 先跪右腳,左手伸直準備「拉」,右手則是抓住握把,拉至身體旁,準備「推」。 2.動作開始,右手向前推、左手向軀幹拉,動作有點像在打拳。 3.這一前一後需要穩定的核心協助,盡量不要讓身體隨著繩索前後轉動。 做完記得換邊、換腳跪。

  3. 標籤: BBetterJOE JOE 核心摧毀者 核心訓練 燃燒脂肪 練出六塊肌. 上一篇: 跟JOE做「跑步機110胸背訓練」,鍛煉胸肌、背肌,五種不同的伏地挺身!. 下一篇: 跟JOE在二十分鐘內訓練全身,高強度訓練讓你增加肌肉的同時燃燒脂肪!.

  4. 看電視轉播比賽時,我們經常可以在球打出去後,迅速的判斷野手接不接的到,然後在心中幻想自己是球員,決定要不要向前跑,事後再來數落一下跑者。(哎呀!怎麼這麼笨?我來跑都行!) 但這畢竟是從上帝視角來思考,真實的棒球比賽中,從跑者的角度要能瞬間看出球的落點其實並不容易。

    • 訓練方法
    • 關鍵
    • 課表菜單

    起源於1970年代,由德國國家舉重代表隊教練Rolf Feser提倡,將「德國壯漢訓練法」(German Volume Training,簡稱GVT)用於非賽季期間。在12週後,普遍提升選手肌肥大及肌力發展。 後來經過Vince Gironda在美國大力推展,加上1984年洛杉磯奧運、加拿大選手Jacques Demers在獲舉重銀牌的賽後也表示,他之所以有如此好的表現,GVT功不可沒! 後來GVT被Charles Poliquin收錄在名為「肌肉媒體2000」(Muscle Media 2000)的雜誌裡。就此讓德國壯漢訓練法大力流傳,成為現今重量訓練的經典訓練方法之一。

    德國壯漢訓練法的內容並不複雜,主要是同一動作、同一重量做10下,共10組;也就是10*10。不過這10下的重量可不是隔空抓藥,多數人在使用這種訓練方法時,會將重量安排在1RM的60%,或是20RM的重量。 舉個例子,司博特臥推1RM是100公斤,那麼在執行10*10的臥推課表,就會用60公斤做滿10下、10組。當然,你也可以找出你做滿20下、產生力竭時的重量來完成課表。 決定好重量,德國壯漢訓練法還有一關鍵要注意,那就是:動作的完成時間,以及組間休息時間。原則上,每組的訓練時間應在60秒內完成,組間休息則是60-90秒為佳。 光看文字好像沒什麼感覺,但看下面這位老兄實際操作,就可以知道有多可怕...

    那麼,我又該如何安排德國壯漢訓練法的課表呢? 司博特參考Bodybuilding.com所列的課表,簡單整理給大家。此訓練法是以5天為一週期,分別為: 第一日 胸、背 槓鈴臥推10*10、組間休息90秒 屈體划船10*10、組間休息90秒 Cable夾胸10*3、組間休息60秒 滑輪下拉(窄)10*3、組間休息60秒 第二日 腿、腹 槓鈴深蹲10*10、組間休息90秒 後腿彎舉(機械式)10*10、組間休息90秒 坐姿提踵10*3、組間休息60秒 懸吊提腿10*3、組間休息60秒 第三日 休息 第四日 手、肩 窄握臥推10*6、組間休息90秒 槓鈴彎舉10*6、組間休息90秒 啞鈴側平舉6*3、組間休息60秒 俯身側平舉6*3、組間休息60秒 第五日 休息 註1:10*10前一單位為「反覆次...

  5. 05-25 全身燃脂有捷徑 高強度運動的啟示. 07-12 建構下肢運動能力的5個基本動作. 04-01 一天15分鐘,在家練核心. 02-21 強化肌肉、戰勝脂肪的波浪製造機. 02-14 運用跳箱激發下肢力量及髖部靈活性. 11-28 6個增強式訓練介紹. 11-01 藥球!. 提升你的爆發力. 10-31 加強天然 ...

  6. 「 超負荷 」(Overloading)是一種「當下的強度必須要高於原始水準」的訓練概念。 也就是訓練時要用最大能力,對抗比平常訓練量更高的負荷,當身體為了抵抗「危機」產生適應後,成績就會進步。 當然,這些負荷必須循序漸進、按照你的能力來增加,畢竟我們不可能短時間內就舉起超大重量。 只有利用「逐漸遞增強度」的方式,一點一滴累積實力,才能迫使自己超越現有水準,提升運動表現。 超負荷. 不過要注意! 並不是猛用超負荷訓練,身體就能持續得到進步。 因為若要使超負荷原理在長期訓練中完全發揮效用,則必須再配合另一個訓練概念-「 超補償 」才有用。 「 超補償 」是指當身體歷經超負荷的訓練後,在恢復的過程中,讓身體產生超越性恢復(恢復到超越原本能力)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