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加薪對一個人幸福感的影響,更像是種百分比的變化,而不是金額的變化。根據Killingsworth等人的研究,如果你的薪水從5萬美元翻倍到10萬美元,那麽通常需要再翻倍到20萬美元才能產生同等的幸福感提升。Amy Grable曾經為銀行卡上的錢能否夠生活而感到

  2. 2023年1月18日 · 1. 聊天溝通 直面問題. 直面問題反而更有效,潛意識不要總是覺得情侶間很難談及金錢話題,敢於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對方,才能加深對彼此瞭解。 例如可以討論自己有多少存款,目前有無投資計劃,之前做什麽工作等等。 不過很多人會覺得不願意如此分享自己的私事,無法通過聊天來獲取這些信息,那麽可以嘗試以下兩種簡單的觀察。 2. 觀察飲食消費習慣. 吃飯是日常必須的開銷,可以嘗試觀察對方的飲食消費習慣是否與自己相近,例如,對方經常去餐廳吃大餐,而自己偶爾才去次,平日三餐都比較節省,那麽這就要考慮如果跟他一起,飲食消費就會增加,是否能接受這種變化? 正如上面所述,一個人的金錢觀念是很難輕易改變的,就算改變,可能也需要較長時間。 自己是否能配合到這些習慣? 3. 喜歡買資產還是負債.

  3. 2024年5月19日 · 我們談錢,大都帶著種羞恥心。 我們確實需要財富來提高生活質素,但「追求財富」,又像句上不了台面的話,始終是難以啓齒。 台灣理財作家郝旭烈表示︰ 只有你喜歡錢,錢才會喜歡你。 羞於談錢,可能是推著你離財富愈來愈遠的重要原因。 君子愛財 理所當然. 台灣理財作家郝旭烈曾經分享自己的經歷︰自己家中的位長輩曾分享過給他一個重要的金錢觀—— 不要「仇富」,不要把有錢人當作是敵人,也不要對富裕生活抱有成見。 東亞人受農耕文化的影響,對商業的偏見由來以久。 古代人講究「士農工商」,商業始終排在最後位。 古典文學詩句中對於清貧的歌頌不在少數,卻鮮有人為商人著書立説,或贊揚財富。 這種文化進一步內化為對財富的偏見。

  4. 2024年4月15日 · 1、目標和意義. 2、基本需求和安全感. 3、負面情緒和社交壓力. 4、積極的人際關係. 睡眠以及休息之類的基本需求對Z世代的幸福感有著極大影響。 此外,Z世代在被與他人比較時同樣覺得不開心。 點擊圖片放大. 部分身陷「垃圾社交」 線下互動有利身心. 調查的另一個發現是,幸福感最高的Z世代「聲稱自己常常感覺被身邊的人愛、支持或聯繫的概率至少是其他人的2倍。 但依然有3分之1的Z世代表示他們很少感到被支持或被愛。 「有種看法認為,Z世代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但這些關係就是高質量的嗎? 他們是否給予了你愛或你真正需要的支持?

  5. 2021年7月21日 · 1. 投資意見是否一致? 兩人成為夫妻未來的計劃都需要有對方所以彼此的投資意向亦要作出協調例如丈夫喜歡買期貨或股票妻子傾向投資外幣基金等。 丈夫或會認為妻子太保守,妻子又可能會認為丈夫太進取等,容易造成矛盾。 其實任何投資都有賺有蝕,不妨先理解另一半對報酬、風險是否有足夠認知及做好心理準備,賺錢時能夠共同分享,蝕錢時亦不得埋怨,當兩個人協調後,作出風險管理才是明智之道。 2. 置業與否? 在香港,很多夫妻都會考慮置業,但亦有人認為樓價太不合理,故希望一直以租住的形式。 故此,夫妻二人需要就此作出理性討論,不要在婚後才為居住的問題有過多的爭執。 許多女性都會希望婚後能夠置業,建立安定感,男性卻認為供樓會犧牲生活品質,二人若觀念差異大而又沒有達成共識,容易吵架,最終影響婚姻生活。 3.

  6. 2023年12月17日 · 自己喜歡的事情到底是簡單而言二人認為應該 先確認自己喜歡做什麼再來談需要多少存款 ,這或者較為合理的次序。 要是一味地追求高額的存款數字,卻沒有任何令你興奮的目標作推動力,生活仍會毫無樂趣。 很多興趣嗜好隨時少少錢、甚至不用錢便已足夠讓你盡情發展。 她們舉例,好像執拾整理物品,看着喜歡的東西更能深入理解自己。 此外,跟着YouTube影片學習健身、演奏樂器或練瑜珈,也能因着自己每日在身體上、技術上的進步而感到滿意,這些都是不用任何花費的興趣。 相關文章: 【優雅地老去】95歲退休醫生的8個不妥協原則 每天做Gym玩IG 飲食絕不戒口. 第2步:細想「到底要有幾多錢先叫有錢? 布蘭達&維尼提到,人們念茲在茲的「等有錢之後」,代表人們都假設未來有某個時間會變成「有錢狀態」。

  7. 2023年7月3日 · Ramit Sethi指,「在生活中,有沒有什麼要付錢的事情是總是會令你說好? 如果是這樣,就要確保自己能夠負擔得起。 」因為金錢不僅僅是購買物品更重要的是能創造意義是生活富有的核心他舉例喜歡購買書籍可以無限增加在這個領域的支出一個人為了觀看最喜歡的作者演講買更多的書籍獲得前排座位亦是無愧疚的消費之一但變相亦要就在其他領域中削減開支。 理財概念延伸至人生決策. Sethi 建議這些理財概念應該超越財務範疇,延伸到人生決策中,這些決策可能不直接與金錢有關,但對生活質量和財務狀況有著巨大的影響。 例如,決定與正確的人結婚是一個重要的財務決策,因為投資時間在關係中同樣重要。 堅守一些理財策略和建議,是旨在實現財務自由的同時,享受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