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5日 · 目前台灣的減進程依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而訂,目標是2050年要比基準年2005年減50%,但還遠遠不及2050年達到中和的減幅度。 檢視迄今的減成果,從今年底即將到期的「第一期(2016~2020)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績效來看,顯然未達 ...

  2. 2021年8月4日 · 根據國際貨幣組織於2017年的報告 〈氣候變遷的大自然解方〉 ,海中不論大型的哺乳類生物或小型的魚,都能夠吸收二氧化碳,而鯨魚、尤其是體型大的鯨魚捕捉潛力尤其驚人,一隻大鯨魚更可抵數千棵樹,因為牠們終其一生會不斷地在體內累積 ...

  3. 2021年8月12日 · 近日已經有許多評論指出,台灣排大戶高度集中,前十大工業用戶就佔了工業碳排的70%,在這背景下,比較難形成活絡的市場;另外一個重點在於碳交易制度的學習曲線比較困難,需要從無到有建立新的人為的市場,過程中容易出現漏洞,造成市場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1月18日 · 台灣減碳的重要挑戰之一,乃為有高比例的排碳量來自於高減碳難度部門(Harder-to-Abate Sectors)。 鋼鐵、水泥、石化、貨運、海運、航空等六大部門,因減碳成本高、技術尚未成熟、過往減碳管制強度低等因素,國際上將其歸為高減碳難度部門,而這六 ...

  6. 2021年2月24日 · 美國是台灣的 第三大出口市場 ,台美貿易關係緊密,台灣卻也是少數尚未宣誓以2050中和為目標的國家,目前仍在評估可行性的階段。 對於「拜登氣候計畫」,台灣是否有任何因應的準備? 民意後盾:年輕與中間選民重視氣候變遷. 「你去看了去年Pew Research(皮尤研究中心)的 民調 ,就會知道拜登為什麼想這樣做,」嫻熟美國政治的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俞振華指出,從2016到2020年,對於是否相信氣候變遷由人類行為造成? 民主黨人大多相信,共和黨人則大多不信 ,所以川普針對他的共和黨支持者,做出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一點都不令人意外,但是對於中間選民,拜登主打氣候變遷對他們來說是有感的,中間選民還是認同氣候變遷是人為造成。

  7. 報告中,選定五大項目:運輸、建築、工業、電力以及「負碳技術」,分列減目標,牽涉之廣將會全方位地、把每個人捲入台灣未來30年的轉型工程。. 4月20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地球公民 ...

  8. 根據國際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World Wildlife Fund) 《Climate Solutions》的研究報告,在二十多種減的策略清單中,節能與提升能源效率在減效益中奪得冠軍,地熱、太陽光電等綠能發展也名列前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