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27日 · 台灣貓爸狗媽求診暴增. 2020-10-27. 陳 鈞凱.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喪寵之痛 寵物. 字級. 對於寵物的離世,如何調適情緒也是現代人很重要的課題。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人類爸媽送別「毛小孩」也得注意心理調適! 一名35歲已婚膝下無子的女性,日前帶著愛犬到溪邊遊玩,狗狗不慎落水,儘管立即冒險下水救援,仍來不及挽救,女子事發後不斷回想自己瀕臨溺水的恐懼,以及目睹狗狗溺斃的過程,出現不停哭泣、憂傷、愧疚,甚至整天關在房裡,家人帶著就醫,診斷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傷慟反應。

  2. 2023年9月9日 · 2023-09-09. 邱 璽臣. 奶貓 愛媽 飼育.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每年春秋二季是貓咪繁殖季節根據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統計這二季皆有約50起奶貓相關的通報案件多是離開母體不到1個月小奶貓這些剛來到這世界的新生命一旦失去母貓悉心的照顧在野外存活的機率幾乎是零只能仰賴人工介入。 新北一位動科系愛媽,活用過去養肉雞經驗,成功飼育3隻奶貓。 本來存活率不高的小奶貓,所幸遇到一群熱心的志工愛媽、愛爸,不捨奶貓的生命就此消逝,毅然決然投入餵養奶貓的行列。 鄭佩儀第一次加入代養志工,靠著本身動科系專長,看書上網學習飼養,將不易存活的奶貓養大,並幫忙找到幸福的家認養。 動保處呼籲,若有見到奶貓請不要急著打擾介入,留給母貓照顧為宜。

  3. 2023年2月7日 · 2023-02-07. 王 佐銘. 字級. 分享.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由於疫情衝擊全球,人們因隔離、防疫,在家時間變長,使得全球網路上購買與認養寵物的搜尋數量暴增,顯見現代人想透過毛孩的陪伴來舒緩孤單感。 在台灣,喜歡養養狗的現象更是明顯,農委會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站上,狗、登記數量逐年上升,光是單年登記數量,在2021年更是超越了新生兒人數,讓不少大廠嗅到了一波寵物商機,紛紛加入戰局。 根據統計,台灣寵物登記數量,光是2021年新登記的數量,即高達22.9萬隻,超越新生兒15萬3820人,創歷史新高。 目前全台灣的寵物總數更多達200多萬隻毛小孩,對比國內家戶數約900萬戶,也就是說,幾乎每4個家庭就有1家養寵物,相當驚人。

  4. 2023年8月11日 · 國健署強調,準爸媽在寶寶出生前,就要幫寶寶準備適齡的汽車安全座椅,並牢記以下四字訣: 「後」:只安裝於「後」座,並選用「後」向式安全座椅。 「安」:請依循各廠牌說明書「安」裝安全座椅。 「固」:安裝完成後,必須確認安全座椅穩「固」不搖晃。 「指」:確認寶寶繫緊安全帶,並保留一「指」寬的空隙。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張上淳出馬解新北「食腦蟲」危機 注意! 這20天去過親水館642人全追蹤. 台灣每10人1失眠 醫師「五原則」教你吃安眠藥不會上癮!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嬰兒乘車安全. 新生兒. 汽車安全座椅.

  5. 2023年5月4日 · 2023-05-04. 編輯群. 巧虎夢想樂園 生日 親子. 字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葉倩如 / 桃園報導. 5月5日是小朋友最愛的巧虎生日今年巧虎邀請爸媽帶著小朋友在巧虎夢想樂園互動劇場一同慶生現場有大型蛋糕小朋友不只是近距離與巧虎互動隨著巧虎主題曲唱唱跳跳實現自我還可以獲得水果蛋糕感受難得與巧虎慶生的歡樂虎夢想樂園位在桃園高鐵站旁置地廣場內,是全台首家以探索海洋為主題的教育樂園,標榜台灣唯一的親子互動劇場,重視小孩的品格生活教育。

  6. 2024年4月3日 · 花蓮近海今3日上午7點58分發生規模7.2地震是921大地震之後最大的地震規模一上午迄今餘震不斷也震出不少民眾心底的害怕恐慌心理師提醒震災後容易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驚嚇驚恐或惡夢不斷建議民眾除了獲取必要資訊之外暫時遠離電視手機避免受不斷重複播放的災害畫面影響情緒另外也可以利用安心三招度過這一段時間。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媒體公關委員會委員陳劭旻指出,面對大地震,容易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般而言,有些人會呈現出比較驚嚇、驚恐的狀況,或者相反的,有些人則是意外的反應麻木,還有人會不斷的做惡夢、閃現可怕的記憶。 陳劭旻說,正常來說,大部分的人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恢復,要注意的是,當下的這幾天短時間內,不要過度接觸資訊!

  7. 2020年6月10日 · 2020-06-10. 陳 鈞凱. 國健署 腦部發育 親子共讀. 字級. (照/翻攝自國健署影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孩子的大腦在3歲前會完成80%的發展,國健署提醒,「親子共讀」越早開始對孩子腦部發育越好,而親子共讀也有小技巧,因為年齡較小的寶寶雖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但聽覺卻特別靈敏,因此,這個時候說故事的重點不在於故事本身的內容,而是讓寶寶透過爸媽說故事的聲音及語調,感受關懷並穩定情緒。 為了讓孩童家長與照顧者更能了解親子共讀如何刺激孩子腦部,推廣親子共讀對孩子腦部發展的重要性,國健署今(10)日推出一部親子共讀科普影片,將艱澀的腦部科學知識化作圖像動畫。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TyvYVBux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