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11日 · 人們猜測唐代著名史學家吳兢所著的武則天實錄一書乾陵地宮中應該也會有這本書從較全面的角度真實記錄武則天的生平如果它能被發掘完整保存下來必然能讓世人更加了解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使武則天統治的大周王朝和它

  2. 2017年2月8日 · 1662 年 2 當尼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荷語縮寫 VOC下稱東印度公司」)在福爾摩沙的末任總督柯雅特的船隻駛出已被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鄭森即鄭成功)(編按1佔領的台窩灣港習慣了近 38 年尼德蘭文化(註1)的原住民,還不知道他們即將

    • 平埔原住民:鄭成功非民族英雄
    • 歷史不應單方面呈現史觀
    • 鄭成功的歷史定位,中部原住民青年怎麼看?

    鄭成功在史實上對待底層漢人民和原住民族十分殘酷無情,今日卻因殖民者的意識形態而被過度神化…… 從平埔原住民的角度來看,鄭成功是劊子手,不是民族英雄。 他趕走荷蘭人,延續荷蘭人的殖民壓迫,甚至更加殘暴。他一路從台南西拉雅族殺到中部的巴布拉族、道卡斯族,太多原、漢人民遭其毒手,然而這樣的史實,歷史課本只是一筆帶過。 鄭成功在史實上對待底層漢人民和原住民族十分殘酷無情,今日卻因殖民者的意識形態而被過度神化,長年來一直被我們的歷史教育譽為民族英雄。今日在台灣各地都還矗立著鄭成功的廟宇、雕像,倍受歌功頌德;卻鮮少人注意到當年被壓迫、屠殺的原住民族心中的怨恨不平。

    歷史,不應只是單方面詮釋歷史人物的殖民目的性表象,應該客觀地從不同族群的角度去審視,客觀定義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究竟對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帶來了什麼,也就是他真實地對台灣島嶼造成什麼影響。 歷史尤其應該讓我們學習更真實宏觀的視野,借鏡前人的錯誤而避免重蹈覆轍,不應在歷史長河裡一再重犯前人的謬誤。 台灣 400 年殖民政權一再壓迫平埔原住民族,即使到了今天,我們期許、信賴應會保護我們的政府,竟從未思考為我們平反;已被迫害 400 年的平埔原住民族,至今仍在殖民政權操弄的國家暴力下,嘶聲吶喊要求政府歸還原住民身份。 面對漢人史觀的歷史撰述及瀕臨滅族的困境,當「轉型正義」變成台灣社會的流行語時,平埔原住民族群不禁要問:過去 400 年來,不斷遭受殖民迫害的平埔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在哪裡?國家暴力為什麼對...

    (本文經合作夥伴Mata Taiwan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4/30鄭成功登台,中部某部落被屠殺僅剩6人!族人:期待臺灣人用不同角度看400年歷史〉。) — 延伸閱讀: 用一句話形容偉大航海家哥倫布,美原住民:他不是發現新大陸,是來消滅我們的惡魔 【國慶你個頭】從鄭成功到中華民國,怎麼台灣人都在慶祝別人的生日? 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出爐啦!你知道鄭成功每天都是被自己帥醒的嗎?

  3. 2016年9月23日 · 你以為劉邦是本名? 錯了。 原名有兩說:一說是原名季,一說是原名失傳,本字季,後人誤會。 但季是什麼意思? 古人排行,伯仲叔季,意思就是老四,本名劉老四。 不然就是本名根本亂取,後來取得國家之後才要改一個邦 。 《說文》:「邦,國也。 」大曰邦、小曰國。 意思是大國。

  4. 2017年2月9日 · 多數台灣人有原住民血統? 1684年施琅滅台灣鄭氏王朝後,正式進入臺灣清治時期。台灣入清版圖後,漢人與番女通婚(本文稱番女、平埔熟番等皆是歷史用詞,無任何現代意義),見於史書記載。 例如1764年出版的重修鳳山縣志提到「漢人牽番女,儀節較繁。

  5. 2017年8月10日 · 荷蘭與西班牙爭奪台灣的秘密. 翻開臺灣史課本,很多人都背過這一串: 1624年 — 1662年荷蘭殖民台灣南部、1626 — 1642年西班牙殖民台灣北部。 除了年份有點有趣外,很少有人發現荷蘭與西班牙當時在幹麻, 為何荷蘭佔領台灣後西班牙要趕來,而荷蘭為何又要趕走西班牙? 如果只從臺灣島視角出發,完全看不出為什麼。 荷蘭當年在東亞要找一個據點,很多人不知道為何荷蘭要在東亞要找據點,許多人或許會回答貿易,這算是一個不完整的答案,當時荷蘭在印尼雅加達(巴達維亞)早已建立東方總部,且歐洲人為了香料東來,盛產香料被稱為香料群島的摩鹿加群島也在印尼,那為何還要找其他據點? 其實是為了「獨立」。

  6. 2021年2月22日 · 所謂的《懲治叛亂條例》第 2 條第 1 項,即俗稱的「二條一」:唯一死刑,最常見罪名是「意圖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 至於《懲治叛亂條例》第 5 條則是「參加叛亂之組織或集會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促轉會以呂敏遜案為例指出,1954 年 12 月,呂敏遜因為涉及基地組織,「擔任燒飯、搭蓋草寮及開墾山地等工作,並閱讀匪共黨員手冊。 承審的軍法官范明、殷敬文、王名馴原本認定呂敏遜違反第 5 條,判處有期徒刑 12 年,可是蔣中正不同意,批示「應發還嚴為復審」;因此三名軍法官改以二條一,將負責燒飯種植的呂敏遜判處死刑。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 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