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青山公路 (英語: Castle Peak Road )是 香港 新界 地區第二條落成的公路,全長51.4公里,並分為22段,乃全港最長的行車 道路 [1] 。. 青山公路於1911年動工興建,並在1920年全線建成 [2] ,起點為 九龍半島 西部 的 深水埗區 ,繞經整個 新界西部 ,途經 葵涌 ...

    • 九龙西
    • 新界西
    • 新界东

    深水埗区

    青山道原址由深水埗区大埔道近桂林街路口向西北起,邻近嘉顿面包总办事处及烘焙中心大楼,至蝴蝶谷道路口止,门牌单数为3至505、双数为58至800。双数门牌2至56号被深水埗区议会后来设立的钟楼及三角安全岛花园取代,现时最小的双数门牌是青山道58号嘉顿中心,而单数门牌最小是3号、邻近桂林街的建新大厦。 青山道途经九龙西旧区。除通州西街至甘泉街之间一小段为双向行车及甘泉街至呈祥道之间一段为单向西行外,多数路段为单向东行。在广成街和青山道交界有明显的弯位。在深水埗区的青山道与元州街平行,青山道作单向东行,而元州街则为单向西行,两路为区内仅次于长沙湾道、荔枝角道和西九龙走廊外的主要干道。至蝴蝶谷道时向西伸展与青山公路-葵涌段连接,后来随着荔枝角的道路发展,该段被蝴蝶谷道、长沙湾道等道路隔开。 青山道一带是深水埗及长沙湾主要的住宅旧区,因此青山道几成长沙湾旧区的代名词,前往该区的红色小巴也多以“青山道”为目的地。 1. 深水埗青山道近嘉顿烘焙中心大楼 2. 青山道301及303号为香港仅存的战前弧形转角唐楼之一

    葵青区

    由九龙荔枝角蝴蝶谷道起,经过下葵涌山腰、下达石篱区至荃湾德士古道交界为止,门牌单数为99-753, 双数为382-704。在1968年10月28日,荔枝角大桥及葵涌道正式落成通车之前,该段青山公路是唯一连接发展中的荃湾新市镇以至新界西其他地区和九龙西的主要道路。由于对比起建于平地的葵涌道,该路段是沿山腰走过,所以一般驾驶人士亦将该路段称作“青山上路”;而西行线现时更连接尖山和沙田岭隧道。此段大部分为双线行车,近大窝口至葵涌公立学校一段为三线行车,限速介乎50-70公里。值得注意的是,路政署曾长期在路牌显示此段为“青山公路”,并无标示分段名称。路政署已于2016年4月26日指令承建商安排更新路牌以表明分段,目前已经完成安装。

    荃湾区

    由荃湾德士古道交界处起,至油柑头翠景台私家路为止。此段经过荃湾市中心,是最繁忙路段之一,其中荃景围至沙咀道之间有一段支路连接象鼻山路至屯门公路,属9号干线的一部分,但该段不是快速公路。另外介乎油柑头翠景台连接汀九段和宝丰路回旋处的一段荃湾段,由于过度狭窄关系,在改善青山公路-汀九段的同时,亦改为单程往荃湾方向;往屯门方向以海安路代替。当中江南工业大厦至海兴路一小段阔度仅约4至5米(单线行车),应为目前整条青山公路最狭窄路段。 1. 青山公路-荃湾段近众安街 2. 青山公路-荃湾段近荃湾多层停车场大厦 3. 青山公路-荃湾段近中染大厦 4. 青山公路-荃湾段近中染大厦(2022年12月) 5. 青山公路-荃湾段近大河道(2023年11月) 6. 青山公路-荃湾段近大涌道 7. 青山公路-荃湾段近福来邨 8. 青山公路-荃湾段近荃锦中心 9. 青山公路-荃湾段近南丰中心 由汀九双仙湾机场核心计划展览中心连接至油柑头近翠景台的一段荃湾段,包括由汀九段转入荃湾段往丽城花园的路口回旋处。此回旋处以西开始亦是新界的士指定可经营范围。旧有路段限速为50公里;扩阔后的四线双程路段则为70公里。...

    屯门区

    这段路开始便是屯门区的范围,由嘉龙村西面的大榄涌至扫管笏青龙路止。当中由屯门公路巴士转乘站至小榄桥一段路,通车至今并没有任何重大扩阔工程,只作重铺路面及在小榄交汇处附近加设交通管制灯号。此路段除大榄角至嘉龙村一段时速限制为70公里外,其余均为50公里。 香港政府在大榄段及屯门公路兴建屯门公路巴士转乘站。工程包括在大榄角回旋处附近兴建往屯门方向巴士转乘站,小榄交汇处附近则兴建往九龙方向巴士转乘站。工程已于2010年7月15日动工,并在2013年7月27日完成。 连接大榄角至惩教署宿舍的一段青山公路大榄段,取代大榄段提供较直接及宽阔的双线双程路面直达屯门公路、黄金海岸和青山湾,以大桥横跨大榄涌河口,是根据香港政府将青山公路由丙级郊区道路提升至甲级道路的工程中第二个新增道段,另一段为新汀九段。大部分路段时速限制为70公里。 青山公路最短的一段,此段是因经过扫管笏而命名,由扫管笏管青路至青龙路。初时此段设计限速为每小时70公里,至后期下调为50公里。 由扫管笏管青路至杯渡路,途经新、旧咖啡湾而到达青山湾,轻铁三圣总站在恒福花园旁,主要建筑有置乐花园及华都花园。近香港黄金海岸至三圣墟一段于...

    北区

    唯一的一段整段位于新界北区范围,由白石凹向东经过古洞、燕岗及行政长官别墅等地,止于粉锦公路路口近大头岭交汇处。 在粉岭/上水新市镇发展前,青山公路的终点位于与大埔公路粉岭段、粉锦公路及原新丰路交界的十字路口,即现粉岭公路上水回旋处,现时右图于上水回旋处至现青山公路一段被标示为“消失路段”的青山公路之路面尚存,但已被封闭禁止车辆通行。 随着新市镇的发展,政府于原十字路口兴建上水回旋处,由于该处道路系统分别指向5个不同方向,为避免造成交通混乱,政府将青山公路的新界终点南移改为接驳至粉锦公路,任何进出青山公路古洞段的车辆都必须经过粉锦公路,上水回旋处则保留十字路口结构。而有关青山公路古洞段命名的决定于1968年得到有关乡事委员会及政府同意,由是政府于同年宣布更名。 1. 青山公路-古洞段 2. 青山公路及大埔公路新界终点(1945年)

  2. 2024年5月13日 · 古洞南近白石凹最早于1995年建成小型别墅项目 欧意花园2009年由发展商利用青山公路以南至麒麟山的整片古洞南区域建成大型豪宅项目 天峦 。 2010年代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发展 古洞北新市镇 ,相关工程在2019年展开。 名称来源 [ 编辑] 史籍记载曰:古越蛮居处多以洞或峒为地名,《集韵》载云:蛮人所居曰峒,使古洞被相信曾有古越蛮人居住。 [4] 地理 [ 编辑] 在2004年被杀校的古洞公立爱华学校,现为临时救护站. 古洞水塘. 古洞南北两边各有一座山,分别是 麒麟山 与 大石磨 。

  3. 古洞 (英語: Kwu Tung ,舊稱: Dill's Corner [1] ), 戰前 曾有別稱 七鄉 (英語: Seven Villages [2] ),地處 香港 新界 北區 上水 西部, 落馬洲 之東南,爲 雙魚河 流經的一處地方具體位置爲雙魚河的西岸由於該段 青山公路 以「古洞段」命名,故部分 ...

  4. 古洞南近白石凹最早於1995年建成小型別墅項目 歐意花園2009年由發展商利用青山公路以南至麒麟山的整片古洞南區域建成大型豪宅項目 天巒 。 2010年代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發展 古洞北新市鎮 ,相關工程在2019年展開。 名稱來源 [ 编辑] 史籍記載曰古越蠻居處多以洞或峒為地名,《集韻載云蠻人所居曰峒使古洞被相信曾有古越蠻人居住。 [4] 地理 [ 编辑] 在2004年被殺校的古洞公立愛華學校,現為臨時救護站. 古洞水塘. 古洞南北兩邊各有一座山,分別是 麒麟山 與 大石磨 。

  5.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英語: Castle Peak Road - Castle Peak Bay ),是 青山公路 其中一段,路段南接 掃管笏 管青路,北達 杯渡路 。 九巴 對整條青山公路的分站代號前綴均為CA07。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的南面為 掃管笏段 ,北面則為 新墟段 。 歷史.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是 屯門區 主要幹道之一,是早期接駁市區的主要道路,此路段改動不大,但在三聖邨至置樂花園一帶路段因 屯門公路 的興建而有所修改。 屯門公路 通車後,青山公路使用量明顯減少,但因這是前往青山灣沿岸地區的必經之路,除了中密度住宅外,青山灣沿岸海灘則是市民遊玩的好去處,除了部份泳灘可供市民暢泳外,也有燒烤場分佈在各政府泳灘旁,沿途仍有一定流量。

  6. 青山公路葵涌段 (英語: Castle Peak Road - Kwai Chung ),是 青山公路 的其中一段,路段由 荔枝角 蝴蝶谷交匯處 ( 呈祥道 )開始,北達荃灣 德士古交匯處 ( 德士古道 )。 葵涌段南面連接為 青山道 ,北面則與 荃灣段 相連,當中介乎 昌榮路 至 德士古道 之間的一段是 葵青區 與 荃灣區 的分界線,北面地方屬於 荃灣區 ,南面地方(如 大窩口邨 )則屬於 葵青區 ;其餘路段歸入葵青區。 葵涌段呈V字形,在 葵涌道 交界處以西呈東西行,以東則呈南北行。 政府曾長期在路牌顯示此段為「青山公路」,並無標示分段名稱,後於2016年5月起更換路牌,補上分段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