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如台大去年醫學系的分數是541.7分,藥學系的分數是595.55分,乍看之下會覺得奇怪,明明考的科目完全相同,怎麼會藥學系的成績會比醫學系高,原因是因為藥學系的數甲和化學都加權1.5倍,而醫學系並未加權。

  2. 2024年3月18日 · 五個步驟,幫助你科學選系. 個人申請選填志願的時間近了,幾乎所有人都在問:「什麼科系比較好?. 」;顯然,光看分數是不行的,因為最高分的科系,未必是最適合你的科系。. 因此,本篇文章將從五個切入點,幫助你判斷科系是否適合你,同時也 ...

  3. 2020年3月3日 · 在父母方面,不認同孩子喜歡的校系,原因不出這幾種:未來出路不佳面對外界壓力認為自己有決定權……等,林煜智老師說,「許多擔心其實都源自於不了解」,對於孩子喜歡的校系沒有充份認識,抱持特定成見及刻板印象,或以為孩子只是一時 ...

  4. 基本的轉移目標法. 第一項、也是最基本的,自然是耳熟能詳的轉移目標法。 林煜智老師說,由於大多數人在採行這個方式後,心情就能獲得調適效果,因此十分建議同學可以先試試看,若無效的話,再使用接下來的其他辦法。 以學測失利的考生而言,最常見的轉移目標即是指考,將全付時間、心力轉而投注至指考準備後,久而久之,便能較少想起學測失利的痛苦。 拼盡全力不留遺憾. 由於學測後填寫志願及繳交備審、筆面試的時間是有限的,林煜智老師建議,即便考得不盡理想,同學仍可努力準備,在這段拼盡全力的時間裡,除了讓自己不留遺憾之外,更能好好正視這次的結果,認清自己的極限,在逐漸放下以後,甚至開始進行反省,透過了解失敗的原因,一次比一次更進步。 多聽過往成功案例.

  5. 對此,聲學輔導專家劉駿豪建議考生,在開學前仍有幾天時間,考生與其擔心學測成績,不如先做一些準備工作,也就是思考一下怎麼選填校系,可以先列出自己想讀的10到20個校系,等到接到成績單時,再根據成績縮小範圍,依來可以有充分時間思考,二來之後

  6. 「爸媽太堅持,孩子大學後常過得不好。 」親職教育專家楊俐蓉說,她定期舉辦工作坊輔導選填志願,歸納親子衝突有三大原因,第一是父母有名校情結,孩子若不跟從,他們拉不下面子。 第二關乎「裡子」,也就是父母為孩子「錢途」著想,認為孩子不懂事才選「念了會沒飯吃的系」。 第三是基於情感,例如台北爸媽內心捨不得,拒讓孩子選讀外縣市大學,但孩子渴望獨立。 楊俐容說,相信多數父母仍認為「孩子平安快樂最重要」,那就練習放手和祝福吧。 好的溝通也能化解衝突,像是問孩子「有沒有考量出路」,取代「念這系一定餓死」。 她也建議高中生同理爸媽成長於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價值觀和考量,「如果爸媽不吭聲,但讓你自由選擇,表示他們已經很努力在愛你。 就算親子站在同一條船,選志願前仍要做足功課。

  7. 大考中心今年1月開放民眾對今年學測考題提出疑義,共收到108封來函。. 五科共65題有疑義,只有自然科第32題改答案。. 該題考物理的螺線管,多名教師質疑,題幹中的「管內磁場」,若包含管外磁鐵棒的磁場,則無法判斷管內總磁場是增強、變弱或不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