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1日 · 「注意力不足過症」的孩子,有些表現以注意力集中為主,有些則以過及衝動為主,有些則同時合併以上兩種狀況。 注意力不足的症狀包括容易因外界聲音或刺激分心、粗心、對於寫作業常常會逃避或找藉口、常常忘東忘西、丟三落四、會整理書包、座位常常亂糟糟,嚴重的甚至連每天常規的事也會忘記,需要家人不斷提醒。 過的症狀包括無法好好坐在椅子上、常常扭動身體、跑來跑去、靜不下來、話量多、愛插嘴、搶答、沒耐心無法等待,甚至出現衝動的行為如不顧危險,想做就做等。 她說,要診斷是否為「注意力不足過症」(ADHD),須觀察小孩是否有這些症狀,且維持六個月以上、在兩個以上不同場所(如家裡、學校)出現,並造成社交、學業、職業功能上的損害,且須排除其他精神疾患,才能稱之為注意力不足過症。

  2. 2022年2月16日 · 9歲男童超商偷零食被抓 就醫發現患有過動症. 2022/02/16 10:41. 長安醫院小兒科主任陳震南(右)和心理師徐開慧(左),提醒家長切務輕忽ADHD,若無接受穩定治療,成年後甚至會有很多偏差行為。 (長安醫院) 〔記者何宗翰/台中報導〕台中一名9歲男童上課經常不專心、坐不住,會走來走去、傳紙條等干擾行為,並對同學摔東西、時常弄傷他人,甚至還到超商偷東西,家長帶至小兒科就醫,經智力測驗和電腦化注意力測試,診斷出男童患有混合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給予藥物治療外,並協同心理師規劃行為治療。 目前狀況有改善,比較不會衝動且行為有開始受到規範了。

  3. 2009年9月25日 ·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不是只有兒童才會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成人也會。 醫師提醒,過動症的遺傳率為78%,因此若家有過動兒,或許家長應評估自己是否有過動症狀,並且就醫,如果家長與孩子能同時治療,效果才顯著。 6成患者 症狀會持續到成年. 過去認為,ADHD是兒童才有的病症,到了成年就會自然好轉,但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葉啟斌表示,研究顯示,有6成兒童的症狀會持續到成年,而成人過動盛行率為4.4%,但許多卻未被診斷出來。 葉啟斌表示,成人ADHD會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衝動控制不佳、面對問題時沒耐心、提前放棄;如果沒有治療,生活功能受到影響,包括社經地位較低落、工作及學業表現不好,出現酗酒、藥物濫用行為。 也因為很衝動,離婚比率也較高。 合併憂鬱症狀 易被誤診.

  4. 2024年3月14日 · 網友回應. 22歲的孫同學是1位體育健將且成績優異,不過近兩年開始出現精神恍惚、成績下滑,甚至偶爾會出現短暫失憶的情況。 起初不以為意但問題越來越嚴重才在家人陪同下就醫經詳細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癲癇症」,1種常見但又不易被發現的神經系統疾病所幸經服藥治療後狀況逐漸穩定常見神經退化疾病 不易發覺長.

  5. 2023年12月5日 · 2023/12/05 05:30. 醫師提醒,青少年過度使用手機,可能會出現專注力下降、睡眠紊亂,影響日常等情形;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陳長聖. 家長帶著就讀國中的男孩來到診間,家長提到,自從孩子上國中,家長嘗試把手機給他全日自主管理,沒想到是家庭紛爭的開始。 「從回到家就在用手機,半夜不肯睡、床上滑『抖音』,搞到不知道幾點,隔天起不來,居然就不肯上學! 」父親嘗試威嚇他要沒收手機,孩子大發脾氣、在家摔東西,家長在萬般無奈下,經學校老師建議來看身心科。 出現類似妥瑞症功能性抽搐. TikTok(抖音)具有強大的過濾和編譯能力,用戶只能看到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連續轟炸的短片會越來越吸引用戶的注意力,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刺激(大腦獎賞來源)。

  6. 2019年6月29日 · 高雄一名22歲年輕人沉迷網路線上遊戲到網咖連打24小時不吃不喝長時間坐著不動被發現時趴在桌上不省人事送醫因左大腦阻塞性中風造成右手腳癱瘓及失語症後來到聖功醫院接受急性後期照護復健後手腳可靠輔具行動但說話仍結巴。 聖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冼鴻曦表示,患者去年連續待在網咖24小時打線上.

  7. 2021年12月5日 · 根據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指出6-18歲兒童及青少年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盛行率為7.5%約每一個班級至少會有一名注意力缺失或過動的孩子醫師表示這些問題並非出於小孩的本意因此治療效益是需要建立在雙方的彼此信任以及家長與小孩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