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4日 · 停止“手工补息”难免对个别配置该类存款比例较高产品产生一定扰动,但理财资产端前期积累了一定安全垫,有助于通过“以丰补歉”,提升估值韧性;同时,拉长核算确认期也有助于避免瞬时冲击。 二季度以来,理财产品仍主要定位于低波动、收益稳健特征,债券配置以1Y 及以内期限为主;理财资金“冗余”,净融入规模收窄至低位. 理财产品增量仍主要定位于低波动、收益稳健特征。 截至5 月19 日,5 月理财规模增量主要来自日开型(占比43%,主要为市值法类现金产品贡献)及最小持有期型(占比47%)产品线,封闭式产品规模稳中略降,增量占比-7%。 风险评级主要集中于PR1(低风险)、PR2(中低风险),二者增量占比分别为83.9%、18.4%,风险等级PR3-PR5 负向拖累规模增量比重约2.4%。

  2. 6 天前 · 政策面看,当前政策重心已转向稳地产、稳需求、促改革,短期紧盯两点:1)出口链走势,出口好转预期也可能被修正;2)地产组合拳的落地效果,包括地产销售和房价走势、各地收储进展等。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宏观点评:如何看待5月PMI“意外”回落?

  3. 2024年5月21日 · 核心观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矛盾有所加大,主因财政支出力度较往年更强,而剔除基数扰动后,财政收入较为平稳。 支出结构上,更多向民生事项倾斜,基建的资金到位情况亦有所好转。 政府性基金收入与支出同比增速均转弱,与房地产市场表现偏弱有关,以及受到地方专项债发行节奏较慢的拖累。 后续来看,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能进一步对冲土地市场收缩的压力,对财政收入构成补充,并支撑一定强度的财政支出力度。 此外,4 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边际好转,后续关注PPI 上行推动企业盈利好转带来的潜在税收贡献。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财政收入继续同比下降,但税收收入同比跌幅收窄。 1-4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下跌2.7%,跌幅较上月扩大0.4 个百分点。

  4. 行业近况. 据上海证券报,近期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禁止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并于2024 年4 月底前完成整改。 考虑到银行理财配置了约7 万亿元的存款,资本市场普遍较为担心理财产品资产欠配与业绩达标压力、以及潜在的负反馈可能性。 我们认为,理财与存款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共生关系。 从竞争的维度来看,定期存款利率历经几轮下调,已大幅降低了居民投资的机会成本,年初以来理财市场规模增长力度超出往年季节性表现,理财与定存的跷跷板效应延续;目前理财规模已接近29 万亿元。

  5. 6 天前 · 核心观点: 5 月制造业PMI 为49.5%,较上月回落0.9 个百分点,明显低于wind 的预期数值50.1%,从驱动因素看,主要由于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较大,两者分别拖累制造业PMI 下行0.53 个百分点和0.45 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行且落入收缩区间,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生产指数环比回落一方面由于4 月基数较高,4 月生产指数为近1 年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需求偏弱运行、企业盈利空间存压,企业生产意愿边际放缓。 尽管制造业总体生产经营有所放缓,但结构上仍然存在一定亮点。

  6. 2024年5月4日 · 核心观点. 4 月市场情绪先降后升,16 日市场情绪遭遇重挫险些跌入恐慌区。 26 日开始情绪指数明显上升并发出了买入信号,提示A 股做多机会。 短期来看市场前期利空已经基本消化,做多热情正在上升。 虽然情绪指数上升速度最快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5 月市场情绪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长期来看今年春节之后市场情绪明显改善,本轮情绪高点和低点均高于以往,反映出微观流动性改善背景下市场预期正在改善。 4 月情绪指数先降回升,近期明显回暖,具体来看: 换手率:4 月换手率并未出现趋势下跌或上涨,基本围绕在1.25%窄幅震荡。 从长期来看A 股换手率目前处于偏高位置,但从近期情况看可能难以出现明显缩量。

  7. 2024年5月16日 · 整体看,我们认为在供需结构相对有力的情况下,信用债利差或仍将维持低位,非金融类信用债利差的确定性高于金融类。 风险. 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动,理财规模大幅波动,理财统计口径发生变更。 简评:如何看待信用债市场供需新变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