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4日 · 今天參加的是台南一日遊,全程13個小時才599元/人,台灣俗諺常說:「俗物無好貨」,其實這句話不是正確的,我們卻覺得玩的很盡興,我說「俗物買好貨。

  2. 2022年7月21日 · 現代仁醫 寫: ↑ 週四 7月 21, 2022 1:08 pm 小學的時候都在台南市的中山公園灌肚猴,

  3. 2022年6月24日 · 回憶兒時旅遊很稀罕. 由 大雅老仙ㄟ » 週五 6月 24, 2022 12:39 am. 《回憶兒時旅遊很稀罕. 臺灣人在農業社會時代很少出遠門,大多數在自家2-30公里內活動,因為古早人,結親都是找附近的對象,不是鄰鄉就是其他附近的外鄉,早期只有親戚間互訪,很少有人沒事出去旅遊。 通常到附近訪問親友叫佚逃(thit4 tho5),例如:來阮兜佚逃,到臺北、高雄…等遠地方去叫做旅行,很少有人到外國去,大約在民國80年代之後,大家才把旅遊叫觀光。 早期的人,有事情才會出遠門,沒事出門遛躂的幾乎沒有。 儘管早期也有很多人出國讀書,但他們多數出國就不再回來,純粹出國旅遊再回來的是很稀罕的事,除非是高官顯要或其子女。

  4. 2022年10月24日 · 遊樂園不僅有動物看,還可以看許多表演節目,尤其在近萬聖節期間,更有化粧遊行,看得不亦樂乎,老婆說,這都是給小孩子們看的呀,我說;快九十歲了,就是小孩子呀,「老大儂囡仔性」不就是這個樣嗎? 遊行節目中,因為是萬聖節,有許多與死亡相關節目,例如;佝僂尸骨、RIP墳墓、死亡儀式…等等,我告訴老婆說;「我越看越怕怕」,老婆問我什麼? 我說,你不知道我快九十歲嗎? 她罵我胡說八道。 說真的,我們老人很愛遠足,我告訴老婆說,如果我當理事長,我肯定一個月要辦一次這種遠足,老婆說,這是你老人的想法,你今天有看到幾個年輕醫師來參加嗎? 我說;對喔! 今天來的真的幾乎都是「老仙ㄟ」,原來我真的是老硞硞了(lau5 khok4 khok4)。

  5. 2022年3月13日 · 大人之後,雖然忙事業,但遇到有學問的人,我也會問起這種疑問,大約30年前,我問過一位在臺中某國小的校長,也是我們家鄉的人,他說:他不是專家,但他認為起碼千年以上古物。

  6. 台南已故名醫韓石泉育有六子五個兒子都是醫師唯一不當醫師的兒子娶女醫師為妻郭綜合醫院總裁郭國銓一門八位博士其中七人是醫學博士第三代孫子也多半念醫學系懸壺世家綿延不絕台灣早期醫師均屬社會菁英不少政商豪門爭相與醫師聯姻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的家族除父親吳鴻麟是醫師另有三位叔伯也是醫師大姊夫是台灣肝炎之父宋瑞樓堂兄是前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吳運東。 前衛生署長張博雅和詹啟賢家族成員,也不乏由醫轉政的例子。 醫界「近親繁殖」特別嚴重? 家族中有十多人從醫的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認為,醫師大半時間都待在象牙塔內,環境極為封閉,「怎麼挑還是挑上同業」。

  7. 2022年6月28日 · 我小時候,馬路上的私人交通工具是自行車或步行,其實那時候的人,活動範圍多數在1-20公里以內,自行車或步行已經足夠。 我讀國小時,必須步行2公里半才到學校,到學校是走省道。 那時候的省道大約只有17-8公尺寬,中間約12-3公尺才是鋪小石頭,兩旁路邊是泥土路,古早很多牛車,牛車是走兩旁泥土的地方,所以泥土的地方形成兩條牛車輪溝,下雨天,車輪溝往往二、三寸深,騎自行車會摔倒,連步行也很難走。 路中間12-3公尺是小石頭路,車輛錯車很不方便,好在那時候的汽車很少,偶爾才遇到來車,不致有難錯車的問題。 行人或自行車都是走兩邊的泥土路,泥土路都長滿了野草,那時候的人,家家戶戶都有養雞鴨鵝等,這些家禽都在草上討吃,也因此常會被車壓死。 過去的駕駛人都會有心理準備,萬一壓死人家的家禽就要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