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9月4日 · 會想談論自己的事常出自於自我中心,自憐或是懊悔更是要不得,我很喜歡《挪威的森林》中永澤兄說的一句話:「同情自己是下等人做的事。 」因為無法完全為自己負責,才會自憐或懊悔,我不喜歡被認為是不成熟的人,也盡力去避免自我中心的想法。

  2. 2011年8月8日 · 這是上一次壯遊的意義─做「大家」,雖然大家並不代表整體。. 也許環過一次台灣就真的走路比較有風,感覺比別人還要認識這塊島嶼,這還是錯了,套句陳志信教授說過的話:「你以為你是誰?. XX寫的東西並不是寫給你看的!. 」憑什麼兩個禮拜(或更多)的 ...

    • Samota
  3. 2013年1月26日 · 這五天基本上每天都重覆同樣的例行公事。上詩選課 (《葉嘉瑩說詩講稿》)、放縱情慾的思緒 (《迷樓 詩與慾望的迷宮》) 和睡前念會《老殘遊記》放鬆心情。 關於放縱情慾的思緒,這是我第一次做的嘗試罷。上詩選課不外乎就是吟詠、寫書摘、沉澱,一直都有在做的事情。

  4. 2015年11月24日 · 「西紅柿」是電影中非常重要的物件,它象徵「母親的愛」,從這裡,我們大概可以看出母親有點偏心,但還要注意一件事,母親不是不想給方登吃,而是因為她不知道弟弟下午吃過了,這件事說明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母親才會選擇給弟弟。 接著,另一個「迫不得已」的場景出現了,這次不是吃西紅柿這麼簡單,而是攸關兩人性命,地震發生後,一塊大石板同時壓著姊弟倆,村民說,「撬姊姊那邊就壓弟弟,撬弟弟那邊就壓姊姊」,不可能同時救出兩人,一定有一個人得犧牲,媽媽哭嚎,「兩個都得救! 兩個都得救! 眼看村民一個一個走掉去救其他人,媽媽終於做出決定── 「救弟弟。 此時,壓在石板下的方登掉了眼淚,也開啟母女倆長達三十年的心結,太難過了,這就是災難,它對待心靈和肉體一樣殘酷。 我們該如何理解媽媽那時的決定?

  5. 2012年7月9日 · 營期十二天,有大半時間我和杭霞形影不離,不知是第幾天起,一種莫名的情愫在我們心底悄悄蔓生,我時時揣度著,這是哪裡來的女孩、哪裡來的溫柔,杭霞和我的相處方式就像是青澀國中生罷,表面上都在

  6. 2011年12月13日 · 綠綠,一起回家(下) 老高約十點從台大偷偷把 ROSE 載到北一,在我還沒到達前在操場看完了樂儀隊表演,接到我的電話,兩人就等著要取笑我的男扮女裝,沒有料到我才戴不到五分鐘就趕緊收進袋子裡了。

  7. 2011年8月31日 · 這幾日《那些年》真是火紅到一個極致,天天都有人在臉發放相關訊息,讓原本不太看國片的我也動了心,碰巧高中摯友 KG 在約,決定一起去了。 那些年之所以會這麼紅其來有自呀!它是這個世代年輕男女共同的青澀回憶,絕大部分的人都有經歷過高中三年,高中三年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