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0月12日 · 從《九降風》和年少純然的愛情與夢想告別,至《星空》與青春的惆悵告別,到了《百日告別》(Zinnia Flower),最艱難的一場與摯愛告別儀式,都是他回頭意欲好好說一聲再見的溫柔。

  2. 2015年12月4日 · 百日告別影評:無法告別,直到再次聽到你的聲音. A A A 分享. 《百日告別》選擇一男一女兩線並行,一樣的開始,一樣的結束。 「一樣的開始」是說,他們在同一場車禍,失去了各自的愛人。 如果不是那一場車禍,男女主角本來都將迎來人生新的起點,男主角育偉(石錦航飾)將爲人父,他的老婆有了身孕;而女主角心敏(林嘉欣飾)則與未婚夫正在張羅婚禮,不久之後將成爲人妻。 然而一場車禍同時摧毀了這兩個人的人生。 我認同這樣的設定,命運跟兩個人開了一個同樣的「玩笑」,他們會怎樣去面對? 你會期望從兩種不同的人身上,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然而,這兩條線卻是不平衡的,男主角那條線甚至可以說並不完整。

  3. 2015年10月9日 · 百日告別影評. 電影評論. 電影工作者,他們將所聽所聞紀錄於影像與聲音中,使觀眾好奇故事的面貌乃聚焦於人生中哪一個部分? 有的歡笑、有的浩大、有的沉重、有的真實、有的虛幻、有的死別。 而《百日告別》便是一部探討死別的故事,一部來自於生活的故事。 雖然架構不龐大,不在於死亡與人生的哲學,而是對於死亡的痛苦,以及我們面對死者的不甘。 在百日之後,我們與死者殊途,不應再留戀死者,百日之後應該繼續向人生目標前進。 百日之內我們為死者做七,緬懷祂們,誦經、弔唁,幫助祂們,我們從中慢慢釋懷永別的事實,看著遠離漸漸,悲傷也漸漸揚去,留下的,乃孤獨行走足跡。 《百日告別》似乎是一部相當、非常、極度傷痛的作品,足以影響我們的一整天的心情,觀影情緒覆蓋了所有歡樂,必須沉浸在《百日告別》的哀慟中。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5年9月15日 · 百日告別》出自林書宇導演意外喪妻的親身經歷,結婚十二年, 從大學就一起做電影,因為妻子當年一句「你會一直做下去吧? 」 而振作起來,在107天寫下百日告別。 做七、法會、告別、百日,每週上山做七遇到另一位女性, 代表她與你都在同一天失去摯愛; 女主角獨自去沖繩完成跟未婚夫的蜜月旅行, 導演與妻子則是北海道,遇到爬階梯婆婆也是導演的親身經歷改拍。 我從未見過一部如此深刻的電影, 每個故事細節都是導演對亡妻的傾訴,早就超脫了電影本身。 我從電影裡找到了自己對死去親人的感悟。 大家總說, 時間會治癒一切,百日像是一個旅程,與其被動地讓情緒消失, 不如用自己的方式好好說再見。 【百日告別】Zinnia Flower 正式預告_10月8日上映. Watch on.

  6. 2015年10月14日 · 百日告別》是一部對白極簡的電影. 男女主角的台詞全片可能不到30句. 甚至可以說配角的台詞可能還比較多. 全片幾乎是看演員的表情與情緒上的呈現. 只要演員稍有不慎,演技未到位. 整部片可能就毀了. 《百日告別b》其實是一部很悲的電影. 映後給人的那種巨大情緒令人喘不過氣來. 尤其是有歷經親人去世之痛的人,更能感同深受. 石頭呈現的是憤怒、放縱 、面對. 林嘉欣呈現的是逃避、墮落、壓抑. 男女主角面對悲傷的不同處理方式. 沒有誰對誰錯、沒有一定的道德標準.

    • 百日告別 影評1
    • 百日告別 影評2
    • 百日告別 影評3
    • 百日告別 影評4
    • 百日告別 影評5
  7. 2015年9月18日 · 電影《百日告別》是林書宇悼念亡妻的作品,以死亡、離別、思念來描述生命的甜美與殘酷,感動安慰了許多曾有共同經驗的影迷,也為「留下來的人該怎麼辦」提出問題的討論,18日晚上在魏德聖導演自家的咖啡廳「特有種商店」舉辦神秘場放映,觀眾 ...

  8. 2015年10月2日 · 讓劇本安靜地說話. 細膩安靜的影像語言為《百日告別》簡約的對白設計做了最多的劇情補充,電影循序漸進地、工整地端出頭七、五七、七七乃到百日的人物心境轉化進程,於是本該難以言詮的、無法被任何人理解的那份傷痛,偶爾竟能稍稍寄託在同樣死了摯愛的仇人母親身上、先行潰堤大哭的准小叔肩上、以及毫無關係的男主角與女主角淡淡的對話之上。 這種劇本的產生並不容易、演員演起來不容易、拍起來更是不容易。 極簡量的對白設計,不但考驗著編劇、攝影、美術等環節需善用環境敘事、同時也測探了演員表演能耐的極限。 《百日告別》本身可以視作一場在開放空間中實施的心理療程,治方是「時間」,唯一的醫師是「亡者」。 因為生死相隔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所以除了時間以外,沒有任何其他方法能讓亡人對未亡人做出更快的交流與診治。

  1. 相關搜尋

    百日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