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防治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本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事件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 ...

  2. 依刑法第305條,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百元以下罰金。 依刑法第346條,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恐嚇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6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千元以下罰金。 其獲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未遂犯亦處罰之。 侮辱.

  3. 霸凌行為依欺凌手段、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區分為下列六種形式: 1. 肢體霸凌: 是最容易辨認的一種,約佔三成七,包括踢、打弱勢同儕、搶奪財物等。 2. 言語霸凌:是校園中出現最為頻繁的霸凌行為,約佔五成五, 包括取綽號、用言語刺傷、嘲笑弱勢同儕、恐嚇威脅等,造成他人心理受到傷害。 3. 關係霸凌:約佔二成七, 包括排擠弱勢同儕、散播不實謠言中傷某人等。 4. 性霸凌 :以身體、性別、性取向、性徵作取笑或評論的行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體上的侵犯。 5. 反擊型霸凌 :是指受凌學生長期遭受霸壓之後的反擊行為。 包括生理上會自然的回擊或去霸凌比自己更弱勢的人。 6. 網路霸凌 :包括使用網路散佈謠言、留下辱罵或嘲笑的字眼等。 這是近年來新興的霸凌型態,其速度快、管道多、殺傷力也大。

  4. 2020年3月29日 · 近期教育部接獲通報,發現某單位使用Google表單進行資料調查時,因不熟悉操作設定,發生權限設定錯誤或開啟不當設定選項功能,導致個人資料外洩的情形。 若需使用Google表單時,應加強並留意表單設計所開啟的功能是否會造成機敏資料或個人資料外洩情事發生,並請於上線使用前,預先進行完整的測試,以確認沒有任何個資外洩疑慮。 TeaBot金融木馬溜進Google Play 假冒為條碼掃描器. 駭客將良性程式QR Code & Barcode Scanner上架到Google Play後,再要求完成下載的用戶立即更新程式並提供無障礙服務權限,以於裝置上植入金融木馬TeaBot竊取超過400種程式的登入憑證。 Apple 的 App Store 似乎也有同名的程式,有使用者反應下載後帳號被盜⋯. 重整.

  5. 2024年2月29日 · 一、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 二、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 參、實施原則: 一、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 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 推動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八) 其他關於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二、學習環境與資源部分.

  6. 嘗試和對方溝通,明白表達自己不舒服、受侵犯或被侮辱的感受。 請對方停止霸凌行為並刪除網路上相關的負面內容。 萬一對方置之不理或持續霸凌行為,您可以這樣做: 保留證據. 將霸凌的圖文影像等內容,進行保留存證 (可利用鍵盤右上角「 Print Screen 」或「 Prt Scrn / Sys Rq 」按鍵儲存畫面),做為後續措施的佐證。 阻斷霸凌管道. 透過社群網站的「 解除 朋友關係」或「 封鎖 」功能,阻斷霸凌者與您的聯繫管道,避免他們持續和您對話,或看到您所更新的訊息。 向網管部門檢舉. 利用社群網站「 檢舉 」功能或透過影音網站的「安全中心」向網站管理部門舉報;他們會根據網站使用規則,是否移除霸凌內容,或停用霸凌者的帳號。 尋求專業協助.

  7. (一)暢通行政聯繫管道: 1.中央、地方跨部會(局處)校園安全聯繫會報. 2.學校、派出所:校園安全支援協定書 (二)暢通申訴反映管道: 1.教育部0800-200885. 2.縣市反霸凌投訴電話( 彰化縣反霸凌投訴電話:04-7241183) 3.學校霸凌投訴信箱+導師聯絡電話與E-mail信箱. 4.校園生活問卷調查表. 三三三三、、、介入輔導 介入輔導介入輔導介入輔導( (輔導處遇輔導處遇輔導處遇輔導處遇) (一)霸凌評估會議確認→學校擬定輔導計畫(case by case逐案評估審酌) (二)通報聯繫社政、警政單位協助 (三)徵求家長同意、轉介專案諮商輔導 (四)縣市設立法律諮詢專線 (五)如果經諮詢討論,外界普遍認為台灣需要有類似「暫時性限制或禁止接觸」的處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