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3日 · 在黨人事方面,副總裁麻生太郎、幹事長茂木充、政調會長萩生田光一及國會對策委員長高木毅均留任;選舉對策委員長由眾議員小淵優子出任,原選對委員長森山裕轉總務會長。 相對於黨人事幾乎維持現狀,內閣人事則有大幅調整,從目前出爐的內定名單來看,十九名閣員中有十三人異動,其中十一人為首次入閣,五名女性入閣也追平二 一年小泉純一郎內閣及一四年安倍晉三內閣所創的女性閣員紀錄。 五名女性閣員中,除了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留任外,內定新任外相上川陽子為前法相,初次入閣的兒童相加藤鮎子為前自民黨幹事長加藤紘一的女兒,另外還有地方創生大臣自見英子、復興大臣土屋品子。 準防相木原稔 主張反擊對抗共軍侵台. 這次內閣改組最受矚目的是首次入閣的內定防相木原稔。

  2. 2024年5月24日 · 〔記者劉宛琳、李文馨/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今天續審國會擴權法案,藍綠一早7時衝進議場張貼文宣,期間爆發推擠衝突,民眾黨立委麥玉珍指控遭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揮拳爆哭,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走到麥座位旁探視,指示民眾黨立委陳昭姿陪麥玉珍去台大,麥稍早在陳昭姿和立委高金素梅陪同下赴台大醫院驗傷。 藍綠在張貼文宣時爆發搶位衝突,麥玉珍稱林淑芬推了她三下把她推下樓梯,她回頭看是誰推她,用手用力撥開,遭林淑芬用右鉤拳還擊,藍綠白吵成一團。 林淑芬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是麥玉珍先出手,又出手又出腳,打人喊救人。 林說,當時她要從衝突現場離開,麥玉珍擋在那裡,不讓人離開,「你對我揮拳 ,我也揮你一拳,自我防衛」。

  3. 2024年1月29日 · 彰化縣警局今天舉辦督察長5名分局長交接布達儀式縣長王惠美主持警察局長陳明君監交分局長換超過一半堪稱大換血特別的是新任和美分局長洪再德1月26日仍任南投縣警局竹山分局長時正好遇上鹿谷郵局清水支局遭縱火搶劫在他指揮下 ...

  4. 2024年4月12日 · 出身台南的鄭銘謙畢業於中興大學法律系司法官學院26期結業在檢察廉政體系的歷練完整於台南地檢署檢察長任內辦過光電廢土弊案擔任廉政署長期間偵辦桃園市前副市長葉世文索賄案新北市前副市長許志堅收賄案宜蘭縣長林姿妙貪污案去年接任北檢檢察長將涉嫌於立委任內詐領公費助理費的新竹市長高虹安起訴堪稱肅貪大將。 鄭英耀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從國小老師到大學教授,從教育局長到國立中山大學院長、學務長、校長,並曾任教育部顧問兼創造力教育領域召集人,2016年接任中山大學校長迄今,從基層而起資經歷完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5. 2024年4月23日 · 賴清德日前召開首場人事發佈記者會,宣布由民進黨前主席卓榮泰、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出任行政院正副院長,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轉行政院秘書長,賴清德2024總統競選總部發言人陳世凱出任行政院發言人。 後續卓榮泰公布數波準內閣,包含準內政部長劉世芳、準交通部長李孟諺、準法務部長鄭銘謙、準教育部長鄭英耀、準文化部長李遠(小野)、準經濟部長郭智輝、準環境部長彭啟明、準衛福部長邱泰源、準勞動部長何佩珊、準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準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準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準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準工程會主委陳金德、準客委會主委古秀妃、準原民會主委曾智勇。 陳駿季出身農業部前身農委會,並在農業試驗所擔任所長9年,自2019年接任農委會副主委,並在升格農業部後擔任政務次長。

  6. 2024年5月1日 · 2024/05/01 18:59. 〔記者詹湘淇台北報導柯市府任內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地上權案爆爭議市府與元大人壽訪談紀錄遭質疑偽造文書民進黨議員許淑華今指出訪談紀錄與簽到簿中有五大疑點國民黨議員游淑慧則當場詢問會議出席人員發現當事人說詞與元壽聲明完全不符元壽日前聲明否認與柯市府討論過北士科案,也未參與投標。 當日出席的元大人壽資深經理林立人、副理王柏騰發布聲明指出,2020年11月16日曾應產發局邀請,於下午4點至市政府大樓討論「內湖數位內容創新中心BOT案」,參與會議當時應有簽到,但並未留意簽到簿表頭記載,事後也未曾收到任何會議紀錄。

  7. 2024年4月16日 ·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花蓮0403強震造成市區多處建物受損,截至今天一共有37件建物列入黃單,受影響戶數919戶、紅單43件、戶數792戶,縣府針對大型的集合式住宅進行說明會,縣府秘書長饒忠在會議中說:「誰叫你們在臉書上帶風向說0206善款有問題,所以這次善款很少啊」,讓現場住戶爆氣反彈。 饒忠也在臉書上澄清說,這訊息是錯誤的,沒有說不能用善款幫助災民,「我當晚說的是公部門預算不能用在私人建物上,要用要由善款支付。 」建設處長鄧子榆說,近日邀請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與受災戶開說明會,提供住戶更多政府補助、協助等相關資訊,以及後續申請需要繳交的資料等,沒有要求受災戶一定要走補強這條路,只是提供更多相關資訊讓大家知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