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4月10日 · 接下來我在旁邊看了許久有關毓老生前的紀錄影片,他「今之古人」的形象深植人心,黑白相間的長鬚、小瓜皮帽和暗色的長袍馬褂,一般人不知,在路上看到了恐以為他是搭乘時光機來到現代的清朝人,卻實他真的是清朝人,還是皇族子弟,他和溥儀同歲

  2. 2013年4月29日 · 這是我近日在思索的問題。 兩周前的星期四,我旁聽了一節劉少雄老師的東坡詞,想見識一下台大赫赫有名的課究竟有什麽本事。小傑說我那天運氣好,剛好聽到劉老師講東坡最有名的幾闕詞:江城子、水調歌頭……。

  3. 2016年2月5日 · (更正:便利讀者吸收情節,更改為連續一週,每日刊出兩天份。)

    • Samota
  4. 2011年4月4日 · 方瑜老師在課堂上曾推薦我們去讀納蘭性德《飲水詞》,據說是他為了悼念亡妻而寫,意境深遠、情感豐沛,我在講義上看到幾闕甚是喜歡,後來發現其實鍾曉陽也喜讀納蘭詞,至於她怎麼將納蘭詞中意境和自己生活片段熔鑄在一塊兒,就不得而知了,鍾

  5. 我拿著退伍令離開營辦室,在離開二營前,我試著在腦海中回想這個營上是否有我深深懷念的人,有兩個,劉愉貞士官長和阿邦,當班的安官是一個我沒見過的學弟,跟他要一份營上的操課報告單,很不巧地,士官長今天排休,阿邦出樹枝公差,我心想,天阿!

  6. 2011年11月11日 · 這學期修了中國哲學史,到期中考課程走過了中國古代 (孔子前) 思想、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對我而還算有興趣部份,雖然國高中一路都是讀論孟而來,一些句子已能倒背如流,但我們何曾深究過它們意義,關於儒學真實內在核心? 我想,就連一般高中國文老師都不算是「真正」懂儒學 ...

  7. 2013年2月26日 · 最近,他的臉書底圖改成了烏坵島上的一處風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九評》是大紀元出版批評中共的社論集結,當然是一面倒的負面書寫,對於這些人物我無法給予最公允的評價,主因還是我瞭解太少,所以每次面對小皮球的提問,傾向就事論事,人物方面的評價就含糊帶過。 「唯有歷史的評價才是真的,再有權力的人都無法操縱歷史。 」我是這麼跟小皮球說的。 我建議再過不到一年就要考基測的小皮球還是少碰這些洗腦性很強的書為妙。 聲音鐘這課對讀者的年紀真的是挺有鑑別力。 果然,課文中聲音鐘對人情和土地的連繫就沒法進入小皮球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