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報導指出,蔡英文任內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建立緊密的台美關係,使台灣成為民主核心夥伴與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要角。 蔡英文其他顯著成績還包括大力推動國防改革、推動 同性婚姻 合法等。

  2. 2024年4月17日 · 外媒羅列的這些 台灣 真相,見證台灣最真實的一面。 生活在台灣的你我,也許偶爾都會充滿對自己家園的不滿和怨懟,無論是物價太高、經濟壓力過大、對工作充滿茫然或看不見未來的希望,這些諸多挑戰都成了生活上難以承受的重擔。 在這樣的條件下,成家立業成了難以想像的天方夜譚,結婚生子可能伴隨的各種考驗,更讓不婚不生成了普世的常態。 根據美國(USA)中央情報局(CIA)的 《世界概況》 (The World Factbook)統計,台灣的生育率狀況目前是全球最慘,寫下了全球生育率最低的紀錄。 箇中原因除了大家都很熟悉的薪水凍漲、房價高漲、經濟壓力極大、育兒成本過高、生活負擔龐大等因素,這些影響更牽涉到成家的種種考驗。 然而,你喜歡台灣嗎? 你熱愛這個自己土生土長的國家嗎?

  3. 2023年4月15日 · 台海議題、裴洛西訪台、地緣政治、COVID-19、同性婚姻⋯⋯等議題,在近年來,讓台灣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尤其當前緊張的情勢,讓台灣的關注度 ...

  4. 2023年12月15日 · 外媒關注點1:中國是第一重點,聚焦台海和平. 德國之聲(DW)台北辦事處主任鄒宗翰表示,外媒最主要的切入點是 選舉對兩岸及台海局勢 的影響, 國際社會最關心哪一組候選人「最能確保台海和平 」,許多外媒都加派人力,預計會待到選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夏日訂閱3折起★數位訂閱年訂$3850,再送限量節能電扇! 你,還要在這裡停多久?商周陪你突破「不上不下」的轉型困境! 鄒宗翰說,國民黨、民進黨的兩岸立場眾所皆知,外媒關注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的政策,但尚未看到他有清楚表態, 柯對北京的立場讓人「霧裡看花」 。 台灣外國記者會(TFCC)會長周浩霖(Thompson Chau)說,台灣是亞洲重要民主政體、全球的晶片製造中心,處於中國侵略擴張的前線。

  5. 2023年4月12日 · 外媒近期臺灣報導誇大了緊張情勢. 到了 2021 年下半年,非亞洲媒體的報導臺灣的題材開始變得單一,而這些關於臺海危機的報導甚至開始有些「危言聳聽」。 「過去一年,臺灣海峽提供了大量刺激的故事,」過去曾為在臺外媒、現任美國智庫國際共和研究所(IRI)駐臺資深顧問寇謐將(J Michael Cole)表示,「國外對台灣的報導口吻變得更加危言聳聽(alarmist)。 他提到,從裴洛西來臺、中國不斷地發動軍事干擾、再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國外媒體和那些追求 KPI 的編輯和投資者總是為高潮迭起的故事著迷。 」而美國國防官員預測中國入侵臺灣的日期,更助長了戲劇效果。 Amy(化名)指出,「從 2019 年開始,感覺外媒來採訪都像是把劇本寫好了、然後來這裡拍劇情片。

  6. 2019年5月18日 · 2019/05/18, 性別. 亞洲第一,通過同婚法案的那刻:外媒眼中的台灣是何模樣? Photo credit: 截圖自 衛報. 李修慧. 畢業於大中文系,曾任關鍵評論網記者,專長原住民、性別議題,目前就讀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班。 曾獲鍾肇政文學獎小說獎、新北市文學獎、後山文學獎新詩獎。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TIME》如此形容台灣:「雖然中國聲稱台灣是自己的領土,但台灣致力於促進少數民族、LGBT、女性和身心障礙者的權利。 相較之下,中國仍然保守得多。 《衛報》原本將台灣稱為國家(country),但後來修改標題。 Photo credit: 截圖自. 英國媒體《BBC》將台灣通過同性婚姻的消息,放在網頁版面最大的區域。 Photo credit: 截圖自.

  7. 2023年4月15日 · 世界對台灣的關心,不是只有在媒體. 以下為 沈伯洋 完整觀點. 〈READr 讀+〉做了一篇精彩報導:「臺灣如何成為外媒焦點」(連結如下),裡面提到外媒對台灣的誇大報導,作為一個一天到晚接待外賓和外媒,以及只要是紀錄片就會被叫過去採訪的小弟我,對於這件事情實在頗有感觸。 信箱裡現在也還躺著至少十封以上採訪要求沒回,但真的心力憔悴。 首先,世界對台灣的關心不是只有在媒體,光是在智庫圈,台灣完全變成政治焦點。 我前陣子有算過,如果我答應所有智庫和NGO的邀約,那我今年人應該都不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