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2月22日 · 常在電影裡看到穿著學校帽 T 的大學生背著後背包走在陽光和煦、綠草如茵的草地上,這些帽 T 上的英文字往往給我陽光和草地的聯想,幸好,台大不是沒有陽光和草地,只是雨水多了些,草地沒國外學校那般壯闊。 對於印著中文校名的帽 T,我還是抱有期待的。

  2. 2015年11月24日 · 《唐山大地震》,講的是母女冰釋前嫌的故事,在這之前,認識一下心結是怎麼開啟的。 電影一開始方登 (姊)和方達 (弟)興沖沖跑進家裡,弟拿了水盆裡一顆西紅柿 (為貼切劇中說法,我不叫番茄,叫西紅柿)就啃,這鏡頭持續不到一秒,到了晚上,家人團聚,母親要給姊弟倆吃水果,但發現水盆裡只剩一顆西紅柿,她不知道弟弟下午吃了一顆,方登也不知道,於是,媽媽跟方登說: 「就剩一顆西紅柿,讓給弟弟。 「西紅柿」是電影中非常重要的物件,它象徵「母親的愛」,從這裡,我們大概可以看出母親有點偏心,但還要注意一件事,母親不是不想給方登吃,而是因為她不知道弟弟下午吃過了,這件事說明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母親才會選擇給弟弟。

  3. 2014年8月2日 · 此境,過於孤獨的喧囂. 《大紅燈籠高高掛》文本分析. 本打算在昨天寫中國遊記系列的「前情提要」,但讀書會的思考轟炸加上近日生病,餘下的精力只夠一部電影,我想起前天在上班前讀的《妻妾成群》,是收錄在白延慶《大學語文教程——中國當代文學選 ...

  4. 2015年11月21日 · Nov 21 Sat 2015 15:38. 我的家、我們的家──《慕尼黑 (Munich)》文本分析. close. photo credit: http://ppt.cc/K99Gl. 《慕尼黑這部電影反對恐怖主義也反對西方國家發起的反恐戰爭這部長達兩小時四十四分鐘的巨製以的意象反覆辯證來控訴戰爭的不合理,《慕尼黑 ...

  5. 2014年8月28日 · 我到達眾泉匯流的大明湖。 老殘遊覽明湖的時間比我早了些,只見湖面上一片凋枯的荷花,四望不見水鳥和舟楫,無法見到老殘筆下的「那荷葉初枯,擦得船嗤嗤價響,那水鳥被人驚起,格格價飛」,明湖一片淡默,遠方岸上的柳林含著薄薄的煙霧。 我想起老殘遊記中白描手段高超的千佛山倒影,在岸上張望,久久不見。 是明湖不夠澄淨,還是千佛山被煙霧遮擋了? 儘管如此,湖畔步道仍是遊人如織,植物仍在色彩最富之時,一路秋山紅葉,老圃黃花,卻一點也不寂寞。 我隨著遊人向東走,不久就遇見「明湖居」,大概是為了勾起「王小玉說書」的記憶而起造的餐廳吧,只是風華絕代的白妞早已不在,當年老殘是被「街談巷議」拉去聽書的,我回想芙蓉街裡也不見有人在談論說大鼓書,現代人忙碌的事情太多,恐怕連梨花簡、三絃子是啥都不認識。

  6. 2011年6月24日 · 電影的人大都會覺得軍官尼克森是片中的主角,如果認為主角只有一個,那只答對了一半,這部電影有個很特出的結構,那就是情節是雙主線同時進行的,主角除了軍官尼克森外,「桂河大橋」本身也是主角,意即兩者是互相牽制的同一個體。

  7. 2012年4月24日 · 「溫柔」既然是翁山蘇姬的本來面目,為什麼還需要造神運動?電影有一段是士兵欲開槍朝翁山蘇姬和她的支持者掃射,但她卻不顧指揮者的勸告向他們走去,後來指揮者似乎「震於她的威勢」,像喪家犬一般走人了,在我看來未免太突兀,因為這和翁山蘇姬的本質大相徑庭,既然她選擇離開心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