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3日 · 飆高音 High Pitched】Namewee 黃明志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的「偽」好聲音比賽影片,從評審與觀眾誇張的表情、非飆高音不可的唱法、到勵志賺人熱淚的故事,紮實地幽了選秀節目一默。

  2. 2018年3月22日 · 馬來西亞爭議性最高的歌手,就屬這位黃明志。. 他三番兩次因為歌曲被指污辱宗教而進警局,例如《Oh My God》和最新的《狗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靠著這些爭議歌曲維持住曝光度。. 為什麼黃明志能靠著激化對立,在馬來西亞走紅?. (責任編輯 ...

    • 前言
    • 爭議mv誰導的?
    • 我們認識黃明志嗎?
    • 馬來西亞種族問題 知多少?
    • 如何理解「黃明志們」?
    • 我們能從什麼觀點反思?
    • 我們面對的是?

    最近一首還沒上市的音樂MV「OH MY GOD」引起輿情激烈討論。這首歌是由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與台灣音樂團體「玖壹壹」合作製成。歌手於MV中身著具有各大宗教文化特色的服裝獻唱,最大爭議再,其中一身穆斯林打扮者,在影片中有大量持槍畫面。 由於該畫面有可能把特定負面形象,強加給伊斯蘭教信仰,於是便有輿論以「不尊重他人文化」批評 這首歌,黃明志還涉及《馬來西亞刑事法典》遭警方約談;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支持者認為該MV被過度負評,堅持力挺歌手。 本文並不願輕易對事件做出價值判斷,而是試圖去挖掘該MV創作背景,進行同情理解。畢竟若資料不足,很難作出相對中肯的判斷。也或許在釐清更多資訊後,能找到溝通的橋樑。

    先看MV的製作吧。根據玖團在臉書官網的公開澄清,MV製作由黃明志方主導,MV最後導向不同文化之間,和樂融融的景象,這也是願意合作的原因。基於信賴原則,理當相信所述為真,那麼「黃明志為什麼製作這樣的MV?」、「有內涵嗎?」、「如果有又是什麼內涵?」或許才是進一步該追問的問題。

    黃明志到底懂不懂「服飾」與「道具們」所寓含的意義?關於這點,或許能試著先去理解這個人: 上圖是維基針對「黃明志」詞條解釋的目錄,其中「3.歷年爭議事件」尤其引人注目,占據目錄竟約八成篇幅,這也更令人好奇他為人?為何有如此爭議? 爭議是單純白目,又或蓄意而為?目的為何? 若我們進一步細看內容,能發現議題描述中,充斥「種族」、「文化」、「語言」、「官方」、「教育」等字眼;再對 比黃明志赴台攻讀大眾傳播的求學背景,應能合理推測,他並非無意識的從事這些「爭議行為」;若該認知不差,他藉這些「爭議」想表達什麼呢?這是個人的態度,還是群體現象?要理解這點,必須回歸到他所處的社會背景。

    針對馬來西亞的社會背景,中山亞太區研所的顧長永教授的《馬來西亞:獨立五十年》從國家構成的人做為核心,層層梳理其宗教文化、社經法治理路,以理解馬來西亞的特殊性(報載節錄:〈馬來西亞-馬來人與華人的矛盾之源〉,2009/8)。扼要整理如下: 製表:Karma 追溯其歷史背景,馬來西亞在英國殖民時期,馬來人、馬來華人之間的問題尚未檯面化;然而在1957獨立建國立憲後,馬來人在國內各方面,享有憲法保 障的絕對優勢。也許從這個歷史脈絡,我們可能稍微理解黃明志所代表的馬來華人族群。 如果我們先不急著下價值判斷,把觀點從「普世價值」高度暫時移開,專就 馬國內部政經社會情勢來看,「黃明志們」切身感受到的社會實況,可能與台灣人對特權階級的觀感相當近似。

    製表:Karma 上表的類比對照,須經過更嚴密的資料佐證,才能更周延。但若我們試圖達到跨文化(trans-culture)理解,須在不同文化間,找到可能有所 感觸的橋梁,故該類比仍有其必要性。從此看,黃明志主導該MV,應有明確的批判對象,試圖藉文字影音創作,達到諷刺效果。當然,「批判」並不等同於「正確」,該MV處理仍是粗糙,但它應接受多種觀點的檢視。 附帶一提,如果我們有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朋友,請稱呼他們為 大馬人、馬來西亞人、馬來西亞華人,但別稱呼他們為馬來人、馬來華人,他們多數很在意稱謂被混淆。

    根據玖團的聲明(澄清影片第 23秒),團員在拍攝MV時一度「覺得怪怪的」,卻未深究,這種發現問題,卻不習慣追究的態度,與台灣的威權教育不能說完全無關;而黃明志帶有強烈批判 性,可能挑起對立情緒的創作,拍攝時未能如實告知,是否可能陷友人於不義? 再者,穆斯林在馬來西亞是相對強勢的,身為馬來華人的黃明志,去批判「他眼中的 特權」並非不能理解,他的行為除了「白目無理」的評價外,尚有值得被討論的空間。 從「對文化尊重的普世價值」來看,該MV極可能對特定宗教人士有所冒犯:以偏概全的既定印象、草率貼標籤的過度臆測、時興的標題殺人,相當程度將傷害其宗教情感。然而更令人在意的,是事件背後所透顯的「淺碟文化現象」。 從「對特定個案的情境還原」來看,該MV可能透露出,作者對特定社會情境的不滿,若回顧黃明志眾多爭...

    淺碟文化的形成,在台灣是經過文化清鄉、白色恐怖後,所遺留的集體失憶,是種總體社會現象,非僅只是個人問題;在亞洲則是上看數世紀,區域性累世殖民的遺緒,是跨越數個世代的事。而這樣的歷史背景,造成不自覺的歧視、不求甚解的速食文化,同時更是個現在進行式的問題。 最後從國政的角度想想。作為東南亞的鄰居,如果對馬來西亞缺乏認知,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配合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呢? 更遑論東協國家各自的歷史情境 ──「菲律賓」如何籌備「國際法庭戰」爭取南海仲裁,新任總統能被選上的理由是?「越南」判罰台塑160億,不得不為的特殊政治背景?「緬甸」毀譽難斷的 翁山蘇姬,國境上羅興亞14萬被遺棄的難民?「泰國」民主的「隱性軍政府」是如何鍊成的?「印度」種姓制度下的科層系統、宗教情懷及對中國的恩怨⋯⋯ 爭議MV的新聞壽...

  3. 2016年8月26日 · 饒舌團體「 玖壹壹 」和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合作電影《大顯神威》主題曲《oh my god》,然而MV卻出現疑似汙辱宗教的內容,引發爭議。 在台灣生活超過10年的英國人瑞門(Christopher Raymond Hall)拍攝一支針對MV內容的影片,語重心長地警告,玖壹壹的無知 ...

  4. 2019年2月23日 · 黃明志表示,最初創作的時候,得親自登門把自己的音樂給唱片行,跑了上百家卻沒有任何回應;後來有了 Youtube ,就把音樂放上 Youtube 而一夕爆紅。 Youtube 是內容平台,讓黃明志的作品可以直接與聽眾接觸,不需要透過唱片行作為媒介,增加了曝光機會。

  5. 2020年10月21日 · 瑪麗王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劍橋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與 Troitsk 高壓物理研究所合作,找到了音速的可能上限值。 研究團隊將論文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研究論文 傳送門. 藉由兩個常數,科學家算出音速上限. 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後,人類就知道光速的上限值,然而直到今日,科學界仍然不知道音速的上限。 與光一樣,聲音的傳播速度也會隨著介質改變。 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大於在液體與氣體的速度,問題是,哪一種固體能讓音速達到最大值?

  6. 2020年3月19日 ·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 18 號晚間發布一支影片,為馬來西亞當局防疫措施感到失望、憤怒,因為日前在吉隆坡舉辦了一場 1 萬 6 千人參與的大型宗教活動,當中包括上千名外籍人士,其中一名隨後確診的柬埔寨與會者說:「我們當時就並肩的席地而坐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