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舊臺幣是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46(民國35)授權委託臺灣銀行於臺灣發行的券,正式名稱為「臺幣兌換券」,當時相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銀行券」而稱為新臺幣,後來因為1949(民國38)6月15日發行了「新臺幣」,而稱為舊臺幣。

  2. 舊臺幣是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46(民國35)授權委託臺灣銀行於臺灣發行的券,正式名稱為「臺幣兌券」,當時相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銀行券」而稱為新臺幣,後來因為1949(民國38)6月15日發行了「新臺幣」,而稱為舊臺幣。

  3. 19世紀以來,在台灣各地陸續發現多處 新石器時代 文化遺址 ,並發掘出土了大量遺物 [1] 。. 考古資料表明,在公元前4000左右的 大坌坑文化 遺址已經具有了新石器文化的特徵,公元前2500的 圓山文化 遺址已出現了少量 青銅器 ,到公元前後的 鳳鼻頭 第二 ...

  4. 新臺幣 ,現今常簡稱 臺幣 ,於19496月15日起發行 流通 [1] ,是 中華民國 現行的 法定貨幣 。 當時定位為限定 臺灣 使用的 區域貨幣 ,今日則在整個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域( 臺澎金馬 )均可流通使用。 新臺幣原始發行機構為 臺灣銀行 ,2000起由 中央銀行 收回負責。 新臺幣的基本單位為 圓 (常取同音字簡作 元 ),輔幣為角、分,10分為1角,10角為1圓 [2] 。 貨幣代碼採行 ISO 4217 標準編為 TWD , 符號 為 NT$ [3] 或 NTD ,並使用NT$100 [4] 、NTD100 [5] 之類方法表示(中間無 空格 )。

  5. 模仿北宋 四川的交子,交設定了7的流通期限,到期前舊交必須換新。 使用交的多是長途貿易的客商。 作為紙幣 [ 編輯 ]

  6. 參考網頁. 新臺幣硬幣. 新台幣 硬幣 最早自民國38年(1949年)起由 臺灣銀行 開始發行,目前流通面額包括:伍角、壹圓、伍圓、拾圓、貳拾圓、伍拾圓。 民國89年(2000年)7月1日,臺灣銀行表示,新臺幣自中華民國89年(2000年)7月1日起改由 中央銀行 發行,及有關部分各種舊版新臺幣券、幣停止流通日期說明。 流通幣 [ 編輯] 壹角 [ 編輯] 壹角為 輔幣 。 市場上已不見流通,中央銀行與台灣銀行公告,於民國71年(1982年)12月8日起停止流通。 貳角 [ 編輯] 貳角為輔幣。 市場上已不見流通,中央銀行與台灣銀行公告,於民國71年(1982年)12月8日起停止流通。 伍角 [ 編輯] 伍角為輔幣、已罕有使用。 目前商店為了方便,計算費用時皆採 四捨五入 法。

  7. 新台幣原始發行機構為 臺灣銀行 ,2000起由 中央銀行 收回負責。. 新台幣的基本單位為 圓 (常取同音字簡作 元 ),輔幣為角、分,10分為1角,10角為1圓 [2] 。. 貨幣代碼採行 ISO 4217 標準編為 TWD , 符號 為 NT$ [3] 或 NTD ,並使用NT$100 [4] 、NTD100 [5] 之類方法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