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11日 ·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愛情是一種容易上癮的東西並不是說你不能擁有愛情而是愛情它會讓你忘卻你身在一個已經在毒害你的關係當中它在消磨你的價值讓你生活完全傾斜只因為你不時需要吸一口愛情才能讓你重振精神有力氣做自己的事情感覺到自己有人愛活著還有一些價值。 所以,當你明智地決定離開毒害你的關係時,隨之而來的是愛情成癮的戒斷症狀,這個戒斷症狀有時類似戒毒一樣,愛癮發作時會讓你痛苦地發狂,又開始搜尋他的身影,回顧你們過往的回憶,也會讓你全身發冷顫抖,渴望有人陪伴你溫暖你,或者再度喪失理智地痛斥自己為什麼要離開他,嫌棄起自己小鼻子小眼睛地計較這些。 親愛的,當你再一次出現這些現象時,請你回到自己的身上,請你再一次詢問自己:我想要什麼樣的關係?

  2. 2023年4月7日 · 編按:Netflix 台劇《模仿犯》改編自日本作家宮部美幸的同名推理小說,劇情描述於台灣90年代,由慷仁飾演的正義檢察官郭曉其偵查的連續殺人案。 在偵查過程中,由柯佳嬿所飾演的胡允慧臨床心理師指出,殺

  3. 2018年12月3日 · 隨著塵埃落定,人生前18年的壓力與委屈終於浮出了水面,在某一個特點的時刻爆發了。 我吃了一盒又一盒的百憂解,一切還是無解。 我想過休學,甚至說服了我父母,最後一關卻卡在了主治醫生那裡。 他不同意:「你沒什麼事,回去上學吧。 我怒了:「那麼多醫生都說我的憂鬱症很嚴重,你憑什麼說我沒病? 每一個憂鬱症患者,都厭惡別人說自己沒病,好像是對自己的侮辱。 我喜歡把自己想成這個世界最悲傷最壓抑最無助最沒用的人,不願輕易走出自己為自己畫的牢。 所以如果有人說「你好好的」,這本來是句肯定,卻往往被我當做污蔑。 我當時恨透了他,我衝著他咆哮,甚至大罵,可他無動於衷,甚至有一些冷酷。 他說:「你想休學很容易,我簽個字就可以。 但是你想回歸正常的軌道就很難了,你一輩子都會活在病人的陰影裡。 可是你,沒有病。

  4. 2017年12月8日 · 蔡文展說,僵直性脊椎炎症狀不只痠痛,因體內發炎,患者會特別疲倦,又恰巧疾病發病時間多在20歲左右,許多病人會被誤認為「懶惰」或「裝病」。 他症狀最嚴重時期,正好在當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常要讀很多文獻、做很多報告,還要研究怎麼處置病人,但因為疲倦感常打不起精神,壓力非常大。 此外,患者維持一個姿勢太久不動,就會引發疼痛,這也是為什麼病人會有「晨間僵硬感」,因睡覺躺太久了。 蔡文展說,他當實習醫師時,需跟著主治醫師進開刀房協助拉勾,因拉勾姿勢不能擋到主治醫師視線,又得維持一段時間,每次都痠痛得受不了,卻又不敢亂動,也不敢跟主治醫師反應,加上當時只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副作用是胃潰瘍,他不敢吃,只能咬牙苦撐。 這也是為什麼他選內科,不選外科的原因。

  5. 2017年9月26日 · 大部分的卵巢腫瘤是良性的,像 畸胎瘤 、腺瘤都屬於良性,但若是惡性的卵巢腫瘤就是卵巢癌,它的發病很快。 張廷彰提醒, 一般情況下卵巢癌沒有特別症狀,但若是兩、三個禮拜肚子先覺得漲漲、再來硬硬的,就需要特別注意。 子宮頸癌一般來講沒有明顯徵兆,雖然現在政府、醫院都大力倡導婦女要做子宮頸抹片,約有40~50%婦女經由篩檢能發現早期子宮頸癌,但其它得到第二、第三、第四期的患者,有很多一輩子都沒去做抹片。 張廷彰表示,「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時候也是滿難過的,雖然有提供免費抹片,願意做的人每年都會做,但不願意做的人,她一輩子就是不會去做。 預防婦女癌,這2大族群一定要做篩檢. 攝影:張家毓. 張廷彰提醒,這兩大族群是婦女癌的高危險族群,建議定時做篩檢: 1.子宮內膜癌的高危族群(多囊性卵巢)

  6. 2020年11月30日 · 會如此重視死後安排,或許跟若權的際遇有關,在若權34歲的時候,他在自己所創立的廣告公司中,每天從早上5點埋頭苦幹到凌晨2點,幾乎將所有心力的放在工作上的他,有意天接到一通電話,卻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

  7. 2018年10月8日 · 精神分析大師克萊恩曾經提出,嬰兒出生幾個月後,因為內在心智還未成熟到可以體會周圍環境刺激發生的邏輯:比方說,為何前一刻還溫柔餵奶的媽媽,下一刻會大吼大叫? 於是嬰兒會展現一種心理分裂的能力,將「溫柔餵奶的媽媽」(好媽媽)和「大吼大叫的媽媽」(壞媽媽)視為兩個媽媽,以保護自己不會產生錯亂。 這裡所提到的「柔焦效應」,即延續這個概念而來:對成年人而言,固然不再用過分的心理分裂來面對生活困境,但用一片薄紗來美化不想面對的、帶有醜惡的現實,仍是常見的情緒機制。 我用柔焦鏡片來紀念你,記憶我們不夠靠近的距離。 帶著缺陷的回憶捲入那片柔美的模糊,逐漸淡出現實的清晰,變成我心裡期待留下的那個版本。 陪伴現在過得不夠好的我,幻想自己曾經還有過這種可能。 嗯,一種甜美的自我安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