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1日 · 醫療基本上生病應該是只能理賠一次 但是台灣的醫療險理賠率聽說只有30% 外國好像規定理賠率要80% 所以台灣醫療很賺 有些公司就允許重複投保也理賠 通常在加保的時候應該會詢問有沒重複投保醫療 如果允許重複投保應該就會理賠

  2.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六 8月 24, 2019 4:55 pm. 掌握十大原則 降低醫療險理賠爭議. 由 ScottTorres » 週六 8月 24, 2019 5:01 pm. 消費者買了保單,一旦發生事故,自然要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但理賠不是天天發生,有些保險消費者一碰到要申請理賠就慌了手腳,其實保險理賠也有原則可循,例如,文件準備要儘量完整,找對治療單位,住醫院、不要住診所…,都可儘量降低理賠時的爭議。 八成爭議 來自醫療險. 保險界統計,去年大約有500萬人次向保險公司申請醫療險理賠。 保險業者指出,保單理賠爭議有8成都來自醫療險,可見弄清醫療險理賠問題的確很重要。 最大問題 文件不完全.

  3. Re: [保險] 2020年開始,住院理賠主治醫師說了不一定算數. Einstein 寫: 這條文是金管會強制性加,不是保險公司自己決定要不要加,所以每張醫療都一定要有這個條款 (賊) (賊) (賊), 法律上來看,民眾就算打官司輸的可能性很大,因為醫療上要不要住院 ...

  4. 掌握十大原則 降低醫療險理賠爭議 2007/10/30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專題報導】 消費者買了保單,一旦發生事故,自然要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理賠不是天天發生,有些保險消費者一碰到要申請理賠就慌了手腳,其實保險理賠也有原則可循,例如,文件準備要儘量完整,找對治療單位,住醫院 ...

  5. 1) 想要買醫療責任。雖說繳得越多,賠償金額也越多;不知道在選購上有沒有什麼細節要特別注意? 2) 小弟受訓期間,發生過一件投訴案件,所幸在院方專責單位的協助下,與家屬和解了。想請教實際發生醫糾時,大致的處理流程為何?如何和家屬協調?

  6. 判決書說江雅婷父母親請求國賠有理但因江雅婷也應負40%的過失責任事發後保險公司已付70萬元強制險理賠扣除後五區工程處與縣警局共應賠33萬餘元

  7. 就是很多人各出一點錢,萬一有人不幸遇到危難,可以獲得一筆錢來度過危機,壽險、車、火險甚至醫療,不都是這樣嗎? 為什麼到了健保保險,就變質變調了呢? 我們現在保車,也分甲式、乙式,如果你選擇自付額,保費可以更低,如果你的自付額是5000元,車損5000元以下不理賠,因為你自己應該付得起,但如不幸發生重大車禍,要花幾十萬,就要靠車險理賠,如果你不願自己付3000、5000元,一切都要保險公司給付,保費就會很高。 自付額提高到25%. 把公家的錢不當錢,把自己的錢卻看得天大,這是「共有財的悲劇」(tragedy of commons),是人性,還是那句話,把自付額提高到25%,真付不起的由政府補貼,看病的人一定會大幅減少,對很多不必要甚至有副作用(例如太多輻射線)的昂貴檢查也會更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