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日 · 李秉穎從1990年開始擔任主治醫師專長包括小兒科學感染症預防接種肺炎肝炎 胃炎等多個感染領域更致力於小兒疫苗接種推廣從醫至今已經34年作為台灣感染科的 權威醫師之一李秉穎除了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一職外也身兼台大醫學院小兒科 副教授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等多個職務。 不過,李秉穎今(31)日在臉書分享 退休訊息 ,提到今天是他當公務員的最後一天,明天就 要退休,他也貼出從台大醫學院長倪衍玄手中、接下退休紀念品的照片,衛福部次長、曾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的 王必勝也在貼文下留言表示,「感謝您對防疫的貢獻,也給 我們很多指導!

  2. 2021年10月13日 · 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指出COVID-19症狀已從下呼吸道轉變成上呼吸道症狀是輕症化跡象最快3年後可望成一般流感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感染科權威李秉穎今天上午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在全球釀成嚴重疫情早期多數人都將終結疫情的希望放在疫苗上如今疫苗涵蓋率雖高卻忽略口罩重要性導致疫情遲遲無法獲得控制。 李秉穎說,以涵蓋率高的英國、美國、以色列為例,這些國家在疫苗涵蓋率達一定程度後,無視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紛紛解除口罩規定,導致第2波疫情,直到病例數激增,美國、以色列才又恢復室內戴口罩規定,但室外球賽、派對等活動還是大量群聚,疫情自然無法控制。

  3. 2022年5月12日 · 李秉穎澄清,「我所講的是說現在防疫最主要的目標是不要讓醫療機構 的組織崩潰啦,如果真的有崩潰危機的話,如果有到那個情形,可是現在沒有崩盤啊,所以 海嘯味道醫院崩盤這句話是不對的,我們還沒崩盤,我是說萬一真的崩盤,可以考慮加嚴防 疫規定,可以考慮把3+4改回10+7。 可是不一定是這樣可以改成5+7或7+7啊,那也不一定是 要改變居隔規定,也可能是確診者隔離時間稍微久一點,或餐廳內用這些事,就是加嚴我那 是一個舉例,不是我主張要改回10+7,我並沒有說現在要改回10+7。 」 至於加嚴防疫規定要看的是確診人數增加還是流行曲線? 李秉穎強調是「要看醫院收治能力 ,就是醫院有沒有辦法再繼續收這些新冠病人,是不是影響到其他的醫療處置,但是沒有一 個客觀數字說到了多少,而是要看實際醫院情形。

  4. 2023年9月7日 · 高端疫苗曾遭質疑保護效益內線交易等爭議對於WHO獲高端疫苗技轉授權ACIP召集 人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天接受寶島聯播網節目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 蔻訪問時表示這代表WHO肯定疫苗技術是可行的若想證明高端疫苗清白還是要等WHO 的團結試驗結果目前僅知道相關數據還在審視review階段。 李秉穎指出,技術是技術,「同樣技術做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一樣的,還是要做試驗」, 例如各國都會製造流感疫苗,日本廠若技轉給台灣,仍要進行臨床試驗確認抗體是否有效 。 他認為,這次高端疫苗將COVID-19疫苗技術授權給WHO,最大意義在於過去台灣被WHO排除 在外,現在不僅要正視台灣存在,也不能輕忽台灣疫苗的先驅研究。

  5. 2023年4月28日 ·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 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天接受寶島聯播網節目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訪問時表示最重要的是衛生單位應檢討這次疫情的經驗以因應未知的下一次傳染病發生尤其疫苗是大流行時的國安問題台灣應繼續鼓勵國產 廠商研發疫苗。 針對國產高端疫苗在疫情期間屢次引發爭議,李秉穎指出,國外也發生類似情況,但沒有 台灣這麼嚴重,直接把國產疫苗打趴在地上,重點在於下一次該怎麼做,例如各黨派啟動 監督機制,或是直接參與疫苗採購。 李秉穎強調,指揮中心在疫苗採購上相當積極,當時疫苗尚未進入3期臨床試驗,指揮中 心就持續與各疫苗廠聯繫,評估是否安全可靠,疫苗還沒上市前各國已經在拚合約。

  6. 2023年7月27日 ·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 天接受寶島聯播網節目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訪問時表示生病時如果太勞累 使免疫系統相對低下對於疾病復原有負面影響建議蔡總統正常飲食不要太操勞有 些人以為感冒時運動流汗會比較快,「這是錯誤觀念」,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李秉穎說,最終COVID-19會逐漸感冒化,每個人都會得到感冒,不管打什麼疫苗都會感染 ,疫苗最大價值在於預防重症跟死亡。 不過,李秉穎表示,一旦感染,要注意儘量避免接觸高風險族群,如65歲以上長者、具潛 在疾病者等,健康的人不用太擔心被傳染,現在已進入與病毒共存階段,戴好口罩、自主 健康管理即可。

  7.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李秉穎醫師 2005年11月12日民生報報導台灣環台醫療策略聯盟協會發表醫師健康行為與認知 」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只有三成多的醫師覺得自己很快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