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9月4日 · 高一就因文字惹禍,我在網誌上揭發社團的惡行 (連伸張正義都如此隱晦),引來一陣風波,回應數增,來自各界的無知靈魂對我群起而攻,我敢說許多人是出於嫉妒,才會隨著眾人在網誌恣意妄言,關於邪惡當道的無奈在這時體會特別深,最後我把它關了,沒人

  2. 2014年8月2日 · 無論是電影或是小說,作為一個批判性的作品,由頌蓮擔當主角是唯一的選擇,她是受過教育(儘管只有六個月)的大學生,十九歲,恰是青春正盛的年紀,她像一根純潔的探針悄悄插入陳腐臭的肌理之中,頌蓮也代表了我們「現代人」對世界的認識觀,因此

  3. 2012年11月24日 · 猶記小學時常和我爸的學生混在一塊,晚上就和一群大學生們在冷冷的泳池裡游泳。他們,二十歲上下,有時男生愛女生 ...

  4. 2013年2月26日 · 走出小皮球的門,我再回頭看向他們家和隔壁人家屋頂間的錯落,獵戶座的腰帶已不復見,替代的是我無法識名的星座。 月光依舊完好、清冷。 我搭上外套,下山。

  5. 2014年8月3日 · 睽違了接近一年又回到部落格的平台,儘管在臉書偶爾也寫,但僅開放給設定的友人看見,我意不在交友,著力處在練習寫作,我觀察那些點讚數比較多的動態和我的用力程度成正比(當然,有圖片比較容易引人上勾點開「繼續

  6. 2011年4月10日 · 差不多在兩週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藝文訊息,說是一生傳奇的經學大師愛新覺羅‧毓鋆辭世了,預定在四月十日下午兩點在台北第二殯儀館舉辦告別式,而我也一直放在心上沒有忘記這回事。 和這位人稱「毓老」的大師素昧平生,也從未見過面,不過這個人經我仔細追溯回想,他曾經在我生命留下過痕跡,那是在高二讀的一本書中見過毓老,當時熱愛莊子,特別喜歡兩隻魚那篇「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7. 2012年9月30日 · 難道必須在有意義的狀況下,那個物件才有我們認識的需求? 我覺得那個物件存在在世間的地位也太卑微了罷。 丁亮老師在文字學說過個故事:著名的人類學家李維史陀來到個原始的聚落,來調查這個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