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8月29日 · 全球普遍跟隨美國升息,為何中國選擇降息?. 美元是事實上的國際結算貨幣,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歷史上每一次美元升息,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 ...

  3. 2021年6月24日 · 基金. 美國要升息了?. 該如何因應?.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1-06-24 10:49. 聯準會技術性上調超額準備金利率與隔夜附賣回交易利率,加上更多委員預期 ...

  4. 2023年12月6日 · 升息循環尾聲已近 但市場定價還太早 雙向風險將成影響股市關鍵 (圖:Shutterstock) 隨著 2022 年美國聯準會 (Fed) 暴力升息至今,已經基準利率自近乎零拉升至 5.25% 至 5.5% 利率走廊。 亦將利率升至通膨 0.5% 至 1% 的水準上,完成聯準會第一階段的任務,不過要拔除通膨的黏性還需將利率維持在高位,也就是 Higher for Longer,聯準會也將政策目標從錨定終點利率移至維持「限制性利率水準」多久,由此產生「雙向風險」,這亦是短期內市場太早 Price in 的風險。

  5. 2023年6月15日 · 聯準會公布利率決策後,美股主要指數短線急挫, 道指 午盤跌幅一度擴大至 400 點,尾盤跌勢收斂,終場收低約 232 點,標普 500 和 那指 尾盤黑翻紅,小幅收高 0.08% 和 0.4%, 費半 急拉收高 1.5%。 對貨幣政策敏感的美國 2 年期公債殖利率,在利率決議公布後短線跳升,截稿前報 4.716%,為 3 月以來最高水平;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 收復部分跌勢,截稿前仍下滑至 3.8%; 美元指數 走貶,一度逼近一個月低位,截稿前報 102.99。 華爾街觀點. 高盛資產管理 (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全球固定收益聯席主管 Whitney Watson 表示,考量到經濟仍具韌性,未來再升息兩次也不足為奇。

  6. 2023年11月10日 · 美國聯準會 (Fed) 兩名官員表示,美國經濟仍未感受到過去升息的全部影響,暗示未來經濟還會進一步放緩。 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金 (Thomas Barkin) 周四 (9 日) 在一次會議上談話表示,整體而言目前尚未看到貨幣政策全部影響。 在同一場會議中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波斯提克 (Raphael Bostic) 也贊同這種說法。 波斯提克認為,目前政策有足夠限制性,但未來可能會遇到挑戰,利率將維持在限制性區間直到通膨率回到 2% 目標。 他是 Fed 官員中最鴿派決策者之一。 巴金則是較為鷹派官員,偏向支持升息以抑制通膨一方。 他認為美國經濟不向近期數據顯示那樣充滿活力,未來成長將會放緩,而這也是 Fed 所需要趨勢。

  7. 2024年1月16日 · IMF:美國經濟已承受Fed升息75%的影響。 (圖:REUTERS/TPG) 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分析顯示,大約四分之三的緊縮貨幣政策已經影響了美國經濟。 IMF 副總裁戈皮納特 (Gita Gopinath) 周二 (16 日) 在世界經濟論壇 (WEF) 的小組會議上表示:「我們必須認識到,雖然升息,但經濟仍具有很大的韌性。 我們的估計是,對於美國來說,大約四分之三、即 75% 的效 果已經達成,其餘的將在今年完成。 她表示, 歐元 區仍有更多效果有待達成,因該地區升息時間較晚。 自 2022 年 3 月利率開始上升以來,美國經濟保持比普遍預期更強勁的成長,即使某些策略師預測今年可能出現衰退。 與此同時, 歐元 區經濟陷入停滯;歐洲央行於 2022 年 7 月才開始升息。

  8. 2023年11月14日 · 專家看法. 彭博經濟學家 Anna Wong 和 Stuart Paul 認為,10 月份出乎意料核心 CPI 數據放緩將強化 Fed 信心,即利率已在足夠限制性區間。 不過核心 CPI 還需要在未來幾個月保持這一趨勢,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才可能明確宣布升息周期結束。 嘉信理財英國公司分析師 Richard Flynn 認為,CPI 數據使得軟著陸可能性越來越大,Fed 正在緩慢接近 2% 通膨目標。 他指出,通膨率下降表明,最近貨幣政策正在發揮作用。 這一好消息加大了央行官員在本輪周期中不會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