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80年代起國際冷戰局面發生重大變化、國共對抗日趨和緩,兩岸關係卻面臨陸續發生的林宅血案、陳文成案、江南案、中華航空334號班機劫機事件、六二七事件、自由之愛運動、三七事件、岩灣事件等各種複雜情勢演變,黨外運動人士開始出現要求徹底解嚴

  2. 2017年7月14日 · 至今30年過去,台灣經歷三次政黨輪替,目前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成立於解嚴前一年,在解嚴30週年的周末,民進黨將舉辦《解嚴30 影像展暨音樂節 ...

  3. 臺灣省戒嚴令. 《 臺灣省戒嚴令 》,全稱為《 臺灣省政府、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佈告戒字第一號 》,是由時任 中華民國 臺灣省政府主席 兼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 陳誠 於1949年5月19日頒佈的 戒嚴令 ,宣告自同年5月20日零時( 中原標準時間 )起在 臺灣省 全境實施 ...

  4. 台灣政治發展脈絡的戒嚴與解嚴一般認為解嚴是台灣自由化、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但是,解嚴固然是台灣政治史上重要的轉捩點,至於它在台灣自由化、民主化改革所具有的意義及角色,必須從整個台灣非常體制形成的歷史脈絡中來理解,才可以得到清楚的

  5. 2017年7月15日 · 三十年前7月14日傍晚,台灣時任新聞局長邵玉銘緩步踏進新聞局記者室。. 超過二百名中外記者已經到場,靜候政府宣佈消息。. 「奉總統令,宣告 ...

    • 解嚴1
    • 解嚴2
    • 解嚴3
    • 解嚴4
    • 解嚴5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1年7月14日 · 政治中心/王溫鈴報導. 《台灣省戒嚴令》宣佈的背景是在國共內戰,時任中華民國政府戰況不利,1948年 (民國37年)12月,蔣介石與大約200萬軍民撤退到台灣,國共就此展開長期對峙。. 而隔年5月20日,台灣省全境宣布戒嚴。. 在《何日君再來》因為「君」與「軍 ...

  8. 2021年7月9日 · 有論者認為,蔣經國生前提拔不少台籍菁英,死前選擇解嚴,他有意識到歷史的變化,逐步地進行改革,並主動的進行解嚴。 這項決定,正是打算讓台灣穩定地朝向民主制度發展,也因此,民主化的發展,應當歸功於蔣經國的主動解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