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0日 · 113學年新型學測於1月20日)、21日)、22日登場共12萬100多人報考較去年略增加約1500人... 2024-01-20 07:30 113學測國文作文考體悟 ...

  2. 2024年1月17日 · 根據大學問以全台高三學生數估算113學年度學測報名人數應會較去年少2000人左右但實際上卻增加1600餘人背後原因就是跨考學測的高職生變多了。 一般情況下,高職生會以四技二專,作為主要升學管道,報考統測。 然而受到先國立後私立先普大後科大觀念影響高職生為了獲得進入普大的機會同時報考統測和學測的現象愈來愈普遍。 據「大學問」估計,高職生「跨考」學測的比率,已從過去的6%左右,攀升至上看8%。 對於上述數據,魏佳卉直言,普大「賺到了」,但科大就相對不利。 畢竟,就高中辦學績效而言,「榜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對學生的升學輔導,也是以普大優先,科大通常被視為次等選擇,學生服膺這樣的價值觀,並不奇怪。 「台灣教育界,對技職教育的理解不夠深入,可惜了!

    • 國文
    • 社會
    • 自然

    (A)「世兄」可以用來稱呼晚輩 (B)給師長寫信,信首提稱語要用「硯右」 (C)書信結尾的問候語,「敬請金安」多用於商界 (D)給師長寫信,為了表示敬意,結尾署名時要稱「愚生」 答案: A (A)李博士的精采引言帶動與會者的熱烈討論,充分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B)被告殺害父母,且全無悔意,檢察官認為他罪不容誅,主張求處死刑 (C)現正值流感高峰期,民眾風聲鶴唳,非萬不得已,都避免到公共場所 (D)陳伯伯和陳伯母鶼鰈情深,總是同進同出,形影相弔,真是令人歆羨 (E)當時警匪對峙,雙方皆子彈上膛,眼看槍戰一觸即發,情勢間不容髮 答案: BCE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B)愛人利人以得福,惡人賊人以得禍/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C)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A)油棕、可可 (B)棉花、花生 (C)甘蔗、茶葉 (D)橡膠、香蕉 答案: B (A)甲黨是該地的最大黨 (B)選前的執政黨是乙黨 (C)選前由單一政黨長期掌控行政權力 (D)選後不同政黨分掌行政權與立法權 答案: B (A)如強制農產品應通過產銷履歷驗證,已限制產銷生產者隱私權 (B)產銷履歷制度雖公開農產品資訊,但不適用政府資訊公開的規定 (C)驗證機構並非行政機關,驗證行為不須受誠實信用原則之拘束 (D)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應符合行政機關依職權自行訂定之法規命令 答案: B

    (A)玻璃燒杯 (B)紙杯 (C)瓷杯 (D)保麗龍杯 (E)不鏽鋼杯 答案: D (A)東、西兩側 (B)外圍 (C)南側 (D)北側 (E)中央 答案: E (A)地球將沒有季節的變化 (B)原先的夏季會變成冬季,冬季變成夏季 (C)地球仍有季節變化,但夏季和冬季之間的溫差明顯變小 (D)地球仍有季節變化,但夏季和冬季之間的溫差明顯變大 (E)地球仍有季節變化,但和現在相比,沒有明顯的差別 答案: E 【英文】 答案: 19答案為D,其他題答案,18為C,20為A。 答案: 17答案為A。其他題答案,16為B 答案: 30答案為A,其他題答案,28為B,29為B 【數學】 答案: (a, b)=(-4,12) 答案: 機率為1/2 答案: a=6, b=2, c=2, d=6 資料來源:...

  3. 2024年1月20日 · 地科的試題整體難度屬於中間偏易」,大多數的題型都是中偏易難題為第31題考生需先用地震測距公式找到地震距台北市的距離後再算出S波傳至台北市要花費的時間再減去收到地震預警通知所需的時間。 對於整份自然考題,試考生認為「難度適中」,試卷內容的取材相當廣泛,著重課內的基礎概念,考生如果對概念精熟,只要小心誘答選項,應該能夠獲得高分。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4. 2021年2月24日 · 關鍵評論網資料新聞編輯,熱愛資料視覺化和一拳超人.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出題老師為了更能鑑別學生的程度而在考卷中出一些十分困難的魔王題有時也為了增加學生信心會在考卷中出一些容易作答的送分題歷年學測各科到底藏了多少送分題及魔王題? 我們將用大考中心10年學測資料來一探究近。 每當學測或是指考剛結束時,不難在新聞媒體中看到「XX科史上最難! 」、「XX科近N年來最難! 」相關的新聞,也就代表這個科目在那年的困難題目較多,甚至有大多數都答錯的魔王題。 其實困難試題的目的是希望更能鑑別出學生的程度,相對地也有為了增加學生信心而在考卷中出一些容易作答的送分題。 那麼,到底歷年學測各科中藏了多少送分題及魔王題? 我們用大考中心10年學測資料來一探究近。 More. 大學學測. 學測放榜.

    • Steven Yeo
  5. 2021年3月8日 · 根據歷年的學測數學科滿級分人數百分比其中102年的1.95與106年的1.41都是數學科困難的年度再加上本次110年的難度可以發現學測數學科的難易度呈現週期性震盪容易之後轉難難了之後又變容易一般對於以上現象的解讀是考題容易的結果引發滿級分人數太多造成前面志願學系的超額篩選因此大考中心思考下次提升考題難度反之考題困難將使大量考生受挫為了安定人心大考中心思考下次降低考題難度。 但考題難易並不容易掌控,出題團隊更是年年不同,單憑「比去年難」或「比去年簡單」的理念,無法掌控社會上對於難易度的期望。 從最根本來看,大考中心因應社會輿論(正確來說其實是少數人的看法),讓數學科考題在難易之間反覆,是因為他們忽略了學測的目標。

  6. 考試說明. 依據教育部103年6月26日同意辦理招聯會所報之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方案」(臺教高 ()字第1030083471號函),以及招聯會104年3月26日103學年度第2次會員大會通過教育部104年4月27日核定之107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臺教高 ()字第1040048889號函),民國107年開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辦理之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國文考科英文考科增加測驗範圍至第五學期學測國文包含國文選擇題)」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簡稱國寫』)」,惟國寫分節獨立施測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國文考科全卷為選擇題。 因應測驗內容之調整,而有本次「考試說明」之修訂公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