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4日 · 2021 Q1 前 10 大晶圓代工業者總營收達 227.5 億美元其中台積電市占率高達 55%營收 129 億美元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三星 3 。 整理·繪圖 / 張寬渝. 台積電讓其他晶圓代工業者難以超越的 3 大優勢. 今年 4 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演講時坦承目前三星仍是台積電最大競爭對手顯示台積電與三星的競爭目前仍激烈進行當中。 然而,即使三星曾宣布力拚在 2030 年前成為系統半導體龍頭,但專家仍認為,台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有 3 大優勢,使得其他競爭者仍難以超越。 1.投資成本塑造進入門檻: 台積電每年在晶圓代工的投資約為三星的 3 倍,而投資金額亦影響到製程技術的發展。

  2. 2023年9月5日 · 台積電與索尼Sony共同投資的熊本廠預計將以日本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設施之姿 2024 年正式啟動生產為當地創造上千個就業機會然而工廠所在的小鎮卻似乎容納不下台積電這尊大佛傳出交通惡化物價大漲等難以負荷的問題。 以下為 2023 年 6 月整理報導。 台積電赴日設廠,但熊本廠所在地菊陽町為何消化不來? 為了吸引台積電赴日設廠,日本政府撥出上千億美元的補貼,補助接近廠房一半的成本,希望藉此引入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打造重振日本半導體榮光的契機,將廠址所在的菊陽町從一個農業鄉村改造成一個工業小鎮,許多農田都變成大型工廠。

  3. 2024年1月18日 ·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於今18日召開法說會公布 2023 年第四季財報,這是 4 年來首度實體舉辦法說會由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財務長黃仁昭法人關係處處長蘇志凱等人共同出席。 「2023 年對全球半導體行業來說,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一年。 」黃仁昭強調,2023 年全球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半導體市場(不含記憶體)與 2022 年相比衰退 2%,晶圓製造產業則衰退 13%。 若以美元計算,台積電的營收與 2022 年相比減少了 8.7%。 儘管面臨短期挑戰,台積電的技術還是讓公司在 2023 年的表現優於整體晶圓製造業。 展望 2024 年,他們預計會是健康成長的一年。 基於 2023 年的低基期,他們預測整體半導體市場將增長超過 10%,代工則預計增長 20%。

  4. 2021年12月10日 · 印證了台積電對全體股東員工的承諾台積電近年來每年設廠營運的配合供應鏈有一二千家廠商採購金額高達六七千億台幣巨量⋯⋯小自無菌無塵衣的洗滌大至建廠工程或動輒每台十幾億元的製程設備該公司有極其完整嚴格的採購程序幾乎跟它

  5. 2022年10月7日 · 支撐台積電獨霸全球地位的關鍵在於不對外公開的 20 萬件營業祕密台積電副法務長謝福源罕見公開管理心法計畫形成產業共識打造保護智慧財產的新防線。 過去 35 台積電保護尖端技術的防線除了向各國申請關鍵專利過去 9 台積電更積極打造另一道防線營業祕密註冊制度」。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接受財訊專訪時曾表示營業祕密對台積電極為重要。 因為,申請專利雖然能讓技術得到各國政府保護,代價是必須公開技術內容。 那些競爭對手無從得知的獨門技術,多半被歸類為營業祕密,透過台積的管理制度,這些祕密心法同樣能得到國家的法律保護。 延伸閱讀: 人生最重要一次升遷,部門有很多恐慌聲音! 張忠謀當 60 年總經理,學到最重要的 5 件事.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1年10月29日 ·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26 日出席玉山科技協會晚宴經營人的學習及成長為題分享 60 年來在工作上的經驗與成長也首度公開台積電創立時被視為公司治理機密的策略,「 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是以客戶是誰為定不是產品是什麼為定 」。 他回顧了職場的黃金歲月在德州儀器見證公司從 3000 名員工發展至 4 萬人,領導過非常多個業務單位,據此列出一張科技公司領導者該學會和應用的能力,包含技術、簡報、行銷、聆聽、團隊等等,奠定了台積電的成功基礎。 以下為張忠謀演講精華摘錄: 今天我要講的是 60 年學習與成長的經驗。 我以學習年齡、學習機會、員工、學習與應用回顧為報告。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8. 2021年12月27日 · 台積電 30 幾年的發展,不只做到了「不與客戶搶生意」,也不與供應商或下游產業(封裝測試)搶生意,長期落實在專注本業的經營,也因為資源專注在勤練「晶圓代工」這項本業,才能更精純,人才技術更精煉,成為走在產業先鋒的卓越領導廠商。 放眼世界市場,國際化經營. 積體電路是一個跨越國界的產業,全球各主要業者無不將目標延伸到世界各地。 最強的競爭者也來自國外,如果不能夠把眼光放遠在世界市場中建立競爭力,在國內終究也將無法生存,遑提競爭力。 我們的根在台灣,但要在全世界主要市場建立基地,是國際化經營的意義;而為配合國際多元發展的文化需求,在人才募集方面,則不論國籍,惟才適用。 注意長期策略,追求永續經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