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5月31日 · BO 導讀:. 1980 年出生的潔皓,童年經歷許多創傷,後來他以「三郎」之名,參與多場社會運動。. 他撰寫「不再沉默」這本書,紀錄自己過去,希望告訴所有童年曾遭創傷的倖存者,只要勇敢去追尋,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回憶:苦難的開始. 我三歲的 ...

    • 對老一輩的台灣人來說:「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 「《孤味》沒有《血觀音》來的可怕」—— 但同樣有來自「愛」的壓力
    • 「《孤味》裡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只有愛著這個家的人。」
    • 推薦閱讀

    這是導演許承傑 2017 年的短片《孤味》裡的一段話,「孤味」其實是一句台灣話,本來指的是餐廳只專賣一道料理,並致力把這道料理做到最好,後來衍伸為了一種生活態度、處世哲學,說的是一個人專心一意,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算孤獨也沒有關係。這樣的生活態度對於年輕人來說或許很難理解,然而這卻是許多老一輩的台灣人一輩子深信不疑的處世哲學,導演許承傑將他阿嬤的經歷寫成了故事,並拍成了短片當作他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的畢業製作,接著他便將這個故事延伸、改編成了他的首部劇情長片,同樣將片名取作《孤味》,而靈魂人物、女主角林秀英依然請來在短片時就演出同個角色的陳淑芳。 身為老一輩的台灣人,林秀英很自然的承繼了「孤味」的精神,她面對任何事情總是專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對她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既然要賣蝦...

    「我是為你好」這幾個字可以說是最讓人倍感壓力的情緒勒索,它讓愛成為了一種威脅,我是為你好到底為的是誰好?從說者的立場來看當然為的是對方好,然從聽者的角度來看不全然是這麼一回事。當然《孤味》沒有《血觀音》來的可怕,可確實的林秀英無形中給予的、自己所認為最好的愛,卻是三個女兒陳宛青、陳宛瑜、陳宛佳,甚至是丈夫陳伯昌的壓力,當壓力逐漸令自己喘不過氣,最想做的自然就是逃離,所以陳伯昌選擇離開林秀英,大女兒叛逆的成為和她相反的人;二女兒離開台南往台北發展,留下來的小女兒是年紀還小知道的事少,也似為了調解父母與蔡阿姨間的恩恩怨怨,這樣的她理所當然的是林秀英最疼惜的一個,更何況陳宛佳願意繼承她打拼一輩子的事業,只是觀眾都很清楚,陳宛佳遲早還是會對林秀英的放不下心感到疲倦、累得想離開她的掌控。而在往前仔細想...

    《孤味》以「家」為題去延伸了許多關於「愛」的論題,電影裡的不少是看似等因林秀英而起,發展也像是趟林秀英的追憶之旅,但我們都知道家之所以能成為家,絕不是只靠一個人就能成的,它是人與人之間的組成,林秀英、陳宛青、陳宛瑜、陳宛佳、孫女小澄、陳伯昌,甚至還包含了蔡美林、被送出去的第三個女兒何晴眉,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經歷,不論多或少,而將他們的經歷集結成冊才成了名為「家」的故事,所以儘管《孤味》花了很多的時間在林秀英與陳伯昌的恩怨上頭,然其真正想與觀眾分享的,還是每個人對於這個家的情感。就算再怎麼想逃離,家始終還是家,他們的開始與結束都在這個小小的地方發生,那是無論如何想避都避不了的關係羈絆,「我是為你好」到頭來原來為的不是他人還是自己,而是這個他們共同擁有著的家,因為愛而離開、因為愛而爭吵、因...

    【沒有中國的金馬獎,真好】「國民阿嬤」陳淑芳從影 63 年首次獲獎,創下連李安都驚訝的紀錄 超強國片《血觀音》:八個黑色隱喻,神到讓看過電影的人都嚇傻眼 一片叫好台灣有史以來最厲害國片!《大佛普拉斯》男角在這黑白片裡強到發亮 (本文經原作者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孤味》,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首圖來源:翻攝自孤味 Little Big Women臉書粉專。)

  2. 2018年1月22日 · 日劇、韓劇、台劇裡好多簽訂契約「假結婚」的劇情,那份契約究竟在法律上有沒有效?. 一群來自台灣法學界的熱血青年寫了一本《 江湖在走,法律要懂 》,用淺顯易懂白話文,帶大家了解與生活日常相關的法律。. (責任編輯:戴相文). 文/陳彥熹 ...

  3. 2017年11月21日 · 婚姻的各式各樣考量與現象. 有時候我們或許需要考量一下進入婚姻前 個人是否準備好的心態 ,舉例來說,你們是如何看待婚姻這件事情的,你是把婚姻看作是感情的重要路徑,還是只是因為現在的關係不健康也不穩定,你想要用婚姻來當作改變的契機與方式,我們都看過許多人在要分手時,突然間就大量的談婚姻,這或許也預示了即便最後結婚了,密集的相處還是會帶了沈重的負擔。 另外就是你 夠不夠認識這個人 ,所謂的認識是你在內心有一種定見,一種感覺,而不會在對方做某件事情時,你還會有一種原來你是這樣想的錯愕,所以婚前多討論金錢的觀念、做事的方式,有所不同也必須承認,或許也需要聊聊對待小孩的方法,交流越多也就越多認識彼此的機會。 當然每個人都會改變,但你也許也不想要在結婚後才知道某些他早就有的壞習慣吧!

  4. 2017年11月23日 · 2011 年,在愛情的牽引下,這位大陸北方姑娘跨過台灣海峽,落腳台北市。 被歧視、指著鼻子罵⋯就算來台 6 年,台灣媳婦依舊想回中國. 談到 6 年多來的兩千多個日子,余蓉蓉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自己點滴在心頭;「我來台灣之後,對很多現象不理解。 初到台灣,余蓉蓉雖不了解原因,卻能感受到這裡的人對她的不友善,包括她另一半開設的旅行社員工,除了背後指指點點,甚至曾當面指著鼻子罵她。 來台前,余蓉蓉在家鄉經營服飾生意,經濟情況頗佳。 反倒是盧寶華因為太過相信人,旅行社背負債務。 余蓉蓉觀察一段時間後開始為夫出謀畫策,夫妻同心,不但逐漸還清欠債,還做出一番讓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雖然如此,余蓉蓉敘述,她仍可感受到夫婿一方的親人待她仍有距離。 多年相處下來,她認為原因就在於她是大陸人的身分。

  5. 2016年5月26日 · 跨國婚姻「境外面談」制度,實施至今滿十年,卻屢遭批缺乏裁量標準,僅憑面談官的個人主觀判斷,決定婚姻真偽,未免過於武斷,也導致許多家庭因「莫須有」的質疑而團聚夢碎。. 時間回溯至二 五年,一份剛出爐的美國人口販運報告,將原為第一級安全 ...

  6. 2017年4月24日 · 35歲結婚並已懷孕的皮雅薩指出,她身邊大多數的女性朋友都在28歲左右結婚,然而10年之後,這些朋友裡面已經有一半的夫妻離婚。 自在的選擇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