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0歲保險問題大不同 規劃保險前我們得先設想這階段以及老了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因為此時的保險之於我們其實有了很大變化。 首先我們過往重視的「壽險」,因為家庭責任逐漸變輕,額度已不需要太高,如果子女就業情況良好,甚至可以不要,除非你有 ...

    • 失能扶助險的選擇重點
    • 意外險的選擇重點與商品參考
    • 定期實支實付醫療險選擇重點與商品參考
    • 實用技巧!多利用團保更加划算!
    • 儲蓄存錢仍然重要

    失能可謂老年的最大風險,一旦發生,其影響力甚至可觸及三代同堂的整個家庭,建議在規劃保額時以每月扶助金當做主要考量標準。每月扶助金就是發生六級以上的失能情形時,保險公司按月給付一筆保險金給被保人當生活費。那這筆額度怎麼抓呢?可用「看護費」加上「生活基本開銷」來換算,大約每個月最少四萬元以上比較安心。

    家庭責任減輕的我們,此時的意外險身故額度其實不用太高,如無特殊考量,大約300萬到500萬之間都可,算是給伴侶和親人的一份保障。意外險附加的「意外傷害醫療」對選擇已大大減少的我們來說,是珍貴的醫療補強。無論是醫療雜費實支實付、意外門診手術或住院津貼等,都是非常實際的保險項目。想要有豐富又划算的保障內容,建議可找產險公司的意外險,如擔心保證續保的問題,可再加上壽險公司保證續保的商品,就不用擔心發生重大理賠時隔年無法續保的窘境。意外險商品非常多,隨機抽取幾個熱們商品列出內容,方便大家對其保障範圍建立概念。 註:方案費用皆以職業等級1男性為計算標準

    五十歲後,對於買許多疾病類保單都失去槓桿效益的我們,定期醫療險仍能有效轉嫁生病的各種支出。一般小病小傷我們都還能負擔,風險較大的是昂貴的療程、貴重藥物(需住院)以及手術費用。因此建議雜費額度最好到二十萬元,或是選購兩支商品組成雙實支,也能安心許多。「門診手術」是挑選醫療保單時的重要指標內容,年老後如因白內障需移植水晶體,或是治療痔瘡、做微型手術時,都很可能要依賴此項目。下方列出幾個常見熱門商品,方便大家觀看具體內容。 註:方案費用皆以50歲健康男性為計算標準

    規劃保單時,可以先詢問子女其公司有無開放家眷團保,如有開放便能把這項好處算進去。團體保險內容由企業決定,但因為人數眾多,相同保障下保費通常比個人投保還便宜。假如團保有意外傷害和住院醫療的相關內容,就可以在規劃自己保單時,額度少抓一些,減輕壓力。

    保險雖可在我們年輕時起到用小錢轉嫁大風險的作用,但隨著年紀變老,這項好處將逐漸縮小。唯有趁還能打拼的時候,增加自己資產,瞭解有時風險也可能必須自留的觀念,才能真正保障到自己和家人,這是不分你我每個人都會面臨到的問題。 五十幾歲還在工作,絕非壞事。若能繼續儲存薪水,做好理財投資、控制支出,其實都是在為老年退休生活做更多準備,同時存錢在身邊也絕對是個防範風險的好策略,一舉數得。另外,我們也必須注重養身、顧好身體,戒掉各種危害健康的壞習慣,才不會哪天必須依賴兒女,尷尬地跟孫子共用同一資源,防止這樣的局面發生正是我們接下來最重要的人生責任。 30秒快速分析自身保險需求

  2. 110 投保年齡 6年期 0~84 6年期 50萬保額 保費;保險槓桿倍數 (保額÷總繳保費) *保險槓桿倍數越大越好 50歲男性 51,550元;1.61倍 51,700 元;1.61倍 50歲女性 46,950 元;1.77倍 47,100 元;1.77倍 60男性 60,650 元;1.37倍 60,850 元;1.37倍 60

  3. 31~50歲-青壯年/為人父母/家庭支柱 50歲以上-中年人/銀髮族/老年人 下面一起來看看人生不同階段,購買保險的必懂重點吧!

  4. 110 投保年齡 6年期 0~84 50歲 男/女性保費 20年期 90萬保額 男 32,850 元/年 女 29,250 元/年 男 33,120 元/年 女 29,520 元/年 試算保費 試算保費 試算保費 投保限制 保額:最低 10 萬,最高累計 90 萬 張數:每人最多可買 4 張 保障內容 身故保險金、完全

  5. 這種做法屬於中老年理財大忌對於普通收入者而言通常而言風險承受能力與收入的增長潛力年齡時段有密切關係如果一個人處於青壯年未來收入水平會逐年增長風險承受力也會隨之增大通常男性到50歲女性到45歲收入將達峰值

  6. 41~50歲這樣保! 40過後,多數保險都跟30幾歲時差不多,但身體狀況和之前比起來有差,要是生重病或發生意外,也許會需要較久的療程或是動大手術。這時「意外險」的傷害醫療額度可調高些,「醫療險」至少採用雙實支實付的規劃,意即買兩張不同家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其中一家可用副本理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