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1日 ·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前總統馬英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競總今天盤點馬英九專訪中有8段對話相當驚人公然散播投降主義且馬英九是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的兩岸政策操盤手也是國民黨的精神領袖顯然是侯友宜不願說出的兩岸立場若侯不願或不能講清楚這將代表對馬喪權辱國的兩岸路線照單全收。 賴清德競總今召開「藍白架空台灣,傀儡侯、統一趙、投降柯」,由發言人趙怡翔及戴瑋姍出席說明。 針對馬英九的專訪內容,趙怡翔指出,第一,即便各國媒體早已報導中國持續透過假訊息、經濟脅迫影響台灣大選,馬英九仍否認中國會介選;二,馬合理化中國武攻台灣的企圖,在記者提出台灣人民曾拒絕國民黨兩岸立場時,馬說「如果這是他們的選擇,就必須為大陸的某種行動做好準備」。

  2. 2024年5月21日 · 2024/05/21 11:23.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前總統馬英九今21日上午出席賴蕭新政府上台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致詞時批評賴清德總統昨天就職演說談話讓兩岸關係陷入不可預測的風險」,並以自身曾擔任8年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為台灣人民請命」,呼籲賴清德以台灣人福祉為念放下意識形態」,修正演說中的新兩國論」,不要自誤誤國」,同時呼籲回到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文化與認同」,與對岸展開對話讓台海有真正和平的契機英九表示,賴清德是中華民國113年歷史上第一位自稱為「務實台獨工作者」的中華民國總統,昨天的就職演說更直接表明「台灣也是國家名稱」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讓兩岸關係立刻面臨不可預測的風險與挑戰。

  3. 2024年4月17日 ·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前總統馬英九訪中回國後力促國民黨張修改反滲透法國民黨也呼應主張民進黨主席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下午在中常會表示民主國家共同的趨勢是一起抵禦威權擴張反滲透法是防止境外勢力惡意滲透並未阻礙任何交流藍營主張將傷害台灣和區域的穩定及和平請審慎思考對國安的影響。 賴清德指出,上週美國、日本、菲律賓三國在華盛頓舉行元首峰會,會後所宣布的倡議與多項條約更新,不僅強化印太區域的安全合作,也重申對於區域和平及穩定的保證;他非常感謝並贊同岸田首相所說的:「片面企圖透過武力或脅迫來改變現狀,無論是哪裡,都是絕對無法接受的事。 」面對威權勢力的擴張,我們比過往更需要民主陣營的團結。

  4. 2024年4月11日 · 2024/04/11 14:51. 〔記者姚介修/桃園機場報導前總統馬英九結束11天訪中行程今天中午搭機返台面對媒體提問昨天在馬習二會時中華民族口誤說成中華民國是否為故意馬英九用燦爛笑容回答一旁接機的立委賴士葆則搭腔說他是故意的」。 馬英九今在回國記者會中再度口誤馬英九說,這次訪問大陸11天,讓台灣的年輕人深刻了解中華歷史文化,認識到,即使我們政治生活不同、價值觀也不一樣,但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國」,隨即又更正為「中華民族」,也是這次最重要的收獲,他也希望台灣的年輕人拋開意識形態,認識到台灣與大陸的歷史與文化的連結,不是政治切得開的。 馬英九強調,最重要的是兩岸的中國人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只要有共同的政治基礎「92共識」,兩岸就可以繼續對話。

  5. 2024年4月1日 · 2024/04/01 13:49. 首次上稿 12:39. 更新時間 13:05新增畫面) 〔記者姚介修桃園機場報導前總統馬英九今1日率大九學堂青年訪問中國行前在桃園機場發表談話指出他希望在兩岸情勢緊張的時刻,「可以傳遞我們台灣人民愛好和平兩岸交流避免戰爭的心聲」。 馬英九表示此行定位是和平之旅友誼之旅」,他卸任已經8年沒有公職也沒有黨職唯一能做的就是盡一己之力推動兩岸青年交流推動民間減少民間減少敵意累積善意,「去年我們證明這個方式是可行的透過兩岸年輕人建立友誼可以化解許多兩岸之間的對立」。 英九率「大九學堂」學子等一行20人搭乘今下午華航8527班機飛往中國深圳,將轉赴廣東、陝西及北京交流訪問,預計停留11天返台。

  6. 2024年3月8日 · 2024/03/08 14:01.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最近遭昔日老師前監察院長錢復以及下屬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批評領導風格的前總統馬英九今日上午參加馬政府時期的前陸委會主委賴幸媛鑄劍為犁賴幸媛的兩岸談判秘辛新書發表會時得到溫暖賴幸媛在書中讚美馬英九信守初衷與承諾是有指揮道德的長官而且馬英九敢用她在陸委會主委這麼重要的職位正顯示馬英九的用人格局開闊有遠見英九在致詞時指出,16年前他就任總統前,就已計畫邀請當時的台聯不分區立委賴幸媛擔任陸委會主委一職,他與賴幸媛非親非故,過去完全不認識,在當時這項大膽的人事任命案曾在國民黨內外引發議論,直到最近還有人在批評,但無法引起共鳴,因為從賴幸媛在位時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他找對人。

  7. 2024年2月28日 · 記者甘孟霖台北報導今天28日是二二八事件77週年台北市文化局於二二八公園舉辦追思會前總統馬英九到場致詞強調歷史錯誤可以原諒但教訓不能遺忘他也說對於受難者的苦痛不是市政府認錯賠償建立紀念碑就能完全化解,「我們的努力只有不夠絕不嫌多」。 馬英九致詞時提到許多家庭因此破碎當中醫師張七郎與其2名公子受到處決張家成為最悲慘二二八受難家庭他也曾為張七郎在台北花蓮舉辦詩文展。 他說,在政治生涯中接觸許多二二八受難家庭,深刻理解時任政府犯下錯誤的嚴重,面對二二八歷史,必須就事論事、是非分明,也要將心比心、療傷止痛,這是他30年來處理二二八事件一貫的態度。 我們要記取教訓、撫平傷痛,讓台灣社會化仇恨為愛,互相包容體諒,推動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法治,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