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九龍灣公園 (英語: Kowloon Bay Park )位於 香港 九龍 九龍灣 啟禮道 18號,佔地4.1 公頃 。 第1期於1990年代啟用,第2期於2005年3月30日啟用 [2] [3] 。 主要設施 [ 編輯] 公園分兩期發展,劃分為三部份。 第一期 [ 編輯] 第一期位於啓樂街,設有水池、兒童遊樂場、健身經、籃球場和七人硬地足球場。 第1期籃球場. 九龍灣公園第1期健身經及兒童遊樂場. 公園第1期內的水池已停用多時,用作擺放花盆,並用鐵欄圍封. 第二期 [ 編輯] 第二期位於啟禮道,設有: 兒童遊樂場. 十一人仿真草球場 - 可用作進行足球及欖球活動,於2005年5月3日啟用。 [2] 人造草球場 - 是一個七人人造草球場,於2005年4月1日啟用。 [2]

    • 歷史
    • 設施
    • 未來發展
    • 交通

    軍營時代

    在19世紀30年代,有西方人發現維多利亞港是個理想的船隻停泊處。當時,九龍公園的所在地是個面對海港的軍事戰略重地,並興建了一個炮台。至1861年,英軍佔領九龍半島,隨即把該處改建成軍營,並命名為「威菲路軍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香港土地需求大增,令威菲路軍營的土地成為不少地產發展商進行土地發展的目標之一,駐港英軍在1962年更表示軍營的土地可以在短期內交還給港英政府,有人建議用來興建公園和遊樂場,亦有人建議用來興建大會堂。但由於當局未能騰出土地來安置遷出後的兵房,一度令兵房的遷出遙遙無期。

    政府將兵房改建成公園

    不過經時任市政局議員沙利士連番爭取後,政府於1967年決定將兵房土地改建成大型公園,駐港英軍亦在1968年停止使用威菲路兵房,將土地交還給市政局。市政局遂於同年11月於原來地址改為興建公園,命名為九龍公園,並在1970年6月24日由第24任香港總督戴麟趾爵士主持揭幕。 在1975年到1978年,九龍公園的一部分範圍被用於建設地鐵修正早期系統(現為荃灣線的一部份),這被認為是公園開發其餘地段進展緩慢的原因。市政局也將部分責任歸咎於九龍公園徑的興建,因為當時港英政府堅持要把九龍公園徑穿過現時公園的西南部份。 當行政會議於1982年批准在九龍公園近彌敦道興建一排零售物業時,引起了爭議。此舉最初是在1976年把營房改建為公共休憩用地時提出的,市政局以及在清真寺附近生活的穆斯林社區都反對計劃。當局最後將有關土地以2.18億港元售予新世界發展興建購物街,並命名為「栢麗購物大道」,而商舖的屋頂則成為了公園的天台花園。購物大道在1986年落成。

    再次重建和擴展公園

    在1987年4月,公園在前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耗資達3億港元的資助下進行重新興建工程,把公園面積擴展至13.3公頃,並新增室內游泳池、運動場和兒童歷奇樂園等設施,工程在1989年2月1日完成,公園則在翌日重開,並由時任港督衛奕信主持開幕儀式,而公園的游泳池和體育館則緊接在同年9月12日啟用。 九龍公園曾經一度成為香港博物館(今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臨時館址,該館所處的建築物原為於1910年落成之威菲路軍營S61和S62號營房,軍營停用後,市政局於1972年開始將其改建。博物館於1983年從星光行搬遷到該公園內的舊軍營內,直至1998年7月位於漆咸道南100號的新館落成為止。這兩幢建築物其後一直空置,後來在2003年經過文物復修工程,成為了今日古物古蹟辦事處的香港文物探知館,並於2005年10月正式開放。館內有專題展覽廳、演講廳、教育活動室及參考圖書館等設施。 1. 已拆卸的「軸心塔」 2. 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行前的倒計時牌 3. 橫跨廣東道通往中港城平台的行人天橋,入口位於鳥湖的西面

    博物館

    威菲路軍營停止使用後,港英政府保留了軍營的S4、S58、S61和S62號營房,當中S4號營房為現時由食物環境衛生署營運的衛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現址,於1997年5月17日啟用;S58號營房為現時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藏品庫;而S61和S62號營房為現時由古物古蹟辦事處營運的香港文物探知館,於2005年10月啟用。在2009年12月18日,四座營房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1. 香港文物探知館 2. 衞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

    香港漫畫星光大道

    香港漫畫星光大道位於公園功夫閣和藝趣坊之間,全長約100米,於2012年9月28日啟用。大道展出24座本地原創漫畫角色彩繪雕塑和10位本地漫畫家的銅製手印,並設有「漫畫歷史及發展廊」及「漫畫教育廊」,展示香港漫畫發展史、漫畫製作過程、工具、漫畫家工作室情景及漫畫原稿等。

    運動設施

    九龍公園游泳池位於公園大樓東翼,設有4個戶內暖水泳池及4個戶外泳池。戶內泳池包括符合國際奧林匹克標準的50米主池、25米訓練池、20米跳水池與及嬉水池。主池可以調校深度,為全香港首創,並設有先進的計時設備,備冷氣設的觀眾席可容納1,689人。戶外的3個嬉水池由一系列瀑布連接,另有一個可供日光浴的戲水池供嬰兒及小孩耍樂。 九龍公園體育館位於公園大樓西翼,佔地3,600平方米,內有1個佔地1,760平方米多用途主場(可分成3個排球場或籃網球場、12個羽毛球場或1個手球場)、3個壁球室,以及健身室、舞蹈室、活動室和副場各一。 此外,九龍公園亦設有有一個硬地小型足球場暨手球場,設有泛光燈可供晚間比賽,每日早上7時至晚上11時開放。 1. 九龍公園游泳池入口 2. 九龍公園戶外游泳池 3. 九龍公園體育館入口

    香港特區政府在2014年起已研究在九龍公園進行地下空間發展,並認為公園地底有條件發展一個全天候的地下行人網絡,接通尖沙嘴站與尖東海旁、西九文化區及高鐵西九龍站等。政府建議興建最多4層的地下空間,並指出公園涉及3個可具發展地下空間潛力的區域,分別位於現時廣場、九龍公園游泳池至兒童遊樂場一帶;迷宮、湖心亭至鳥湖一帶的核心位置,以及貼近九龍公園徑的瑰麗花園和回歸十年紀念園一帶。在2019年的方案中,政府建議在九龍公園建造一個多用途的地下空間,內設全天候和無障礙的地下行人網絡,亦提供多元設施,例如社區空間、零售、餐飲和泊車設施等,以回應地區的迫切需求,並優化地下空間的使用。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期望把地下街項目打造成香港品牌推廣區,並相信若地下街規劃得宜,既能為香港經濟帶來正面影響,也能帶動香港品牌的發展...

    九龍公園位於尖沙嘴,遊人可經由港鐵尖沙咀站A1出口、佐敦站C1出口或柯士甸站F出口到達九龍公園;另外,九龍公園對出的彌敦道和柯士甸道有不少巴士、小巴路線途經,遊人可乘搭相關交通,在九龍公園附近下車再步行前往。

  2. en.wikipedia.org › wiki › Kowloon_ParkKowloon Park - Wikipedia

    Kowloon Park. Blocks S61 and S62 of the former Whitfield Barracks now host the Hong Kong Heritage Discovery Centre. Kowloon Park is a large public park in Tsim Sha Tsui, Kowloon, Hong Kong. It has an area of 13.3 hectares (33 acres) and is managed by the 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3. 開放時間及入場費用 九龍公園 - 主頁

  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0年的九龍灣. 《 北京條約 》中國割讓予英國的 九龍半島 部份九龍灣位於九龍半島東北面. 1959年的九龍灣和剛擴充的啟德跑道. 九龍灣. 德福花園. 麗晶花園. 零碳天地. 區內唯一國際學校 啟歷學校 Kellett School(Kowloon Bay)於2015年開幕. 九龍灣 (英語: Kowloon Bay )原指 香港 九龍半島 東面的 海灣 ,泛指 紅磡 至 觀塘 之間一帶海域,屬 維多利亞港 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