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對穩定感的渴望, 令我們的生活陷入僵化的狀態。想要戒掉某個壞習慣(例:熬夜),但難以堅持。因為社交恐懼,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社交場合。覺得生活中有很多束縛,活得很不自由。
    • 站在令人並不滿意的穩定中,改變的第一步是產生勇氣。我們在這裡所討論的勇氣,不只是在極度危險環境(自然災害、暴力襲擊)中敢於站出來應對的能力表現,而是一種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心態、意願和選擇。
    • 如何能夠成為一個有勇氣的人?第一步:正念覺察。逃跑是自然反應。很多時候,我們在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因為恐懼、焦慮,而連續做出了不利於人生的選擇。
    • 可以解決自己的難題,也能對他人做出貢獻
    • 懂得創造自我價值與能力
    • 面對困難與挑戰,總是抱持著從容的態度
    • 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 更容易邁向成功、變得幸福

    阿德勒學派認為有勇氣的人,可以應付人生中的各種難題與挑戰,他們會想方設法去解決困難,而不是逃避。反觀缺乏勇氣的人,只會將自己的問題推給別人,他們不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可以解決,因此為了逃避失敗,就會開始依賴、榨取、支配他人,總是希望他人可以幫自己解決困難。 此外,有勇氣的人,不但可以解決自己的難題,還能對他人有所貢獻,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價值,而當對他人做出貢獻後,更印證了這一點,也唯有如此,才能讓自己時時刻刻都充滿勇氣。

    阿德勒認為:「我在感覺到自己有價值時,就會充滿勇氣,而當我的行為對群體有所貢獻時,才會如此覺得。」由此可知,認為自己有能力、有價值與充滿勇氣之間是環環相扣的。 換言之,有勇氣的人「有能力」可以靠自己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也能對周遭的人伸出援手、做出貢獻,進而讓自己感受到自我價值。

    阿德勒認為缺乏勇氣的人,總認為自己周遭的人都是敵人,因此時時刻刻都處於緊繃狀態,也因為覺得周遭都是敵人的緣故,因此認為自己無法克服困難,進而產生自卑情結。 反之,有勇氣的人,在面對困難與挑戰時,總是抱持著從容且自然的態度,因為他們相信周遭的人與自己是夥伴關係,可以在有需要時協助自己。 此外,阿德勒認為有勇氣的人,不僅在面臨困難時可以從容以對,平時待人處事、表達方式、走路方式等也都很自然,不會刻意矯揉造作。因為唯有真正有勇氣、有自信的人,才能不害怕、不恐慌地面對困難,並懂得放鬆,以輕鬆且從容的態度來享受人生。

    缺乏勇氣的人,因為認為周遭的人都是敵人,很難與人為善,且比起關心他人,他們更在意自己、更關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因此難以經營良善的人際關係。 反觀有勇氣的人,不只愛自己,同時也懂得關心別人,更樂於為他人做出貢獻,因此無論處於什麼環境中,他們都能輕易與人打成一片、結交到朋友,始終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阿德勒常說:「有勇氣的人,就擁有成功;缺乏勇氣的人,只會越來越墮落。」 缺乏勇氣的人,在面對困難或自己的不足之處時,容易給自己找藉口、甚至貶低他人來逃避問題,阿德勒心理學將這種心態稱為自我合理化或價值貶低傾向,而這樣的人,很難獲得成功與幸福。 反之,阿德勒認為:「成功是一種來自於勇氣的東西。」有勇氣的人,更容易邁向成功、變得幸福! 資訊參考來源:BBC、Healthline、vogue、harpersbazaar

  2. 2019年2月1日 · 阿德勒認為有勇氣的人,就是「普通人」、「正常人」;正常人擁有十足的能量與勇氣,應付人生的課題與困難,所以正常人可以靠自己解決人生課題;反觀缺乏勇氣的人,為了「逃離自己的課題」,而「試圖榨取別人的協助,像是友情、勞動、愛」;逐漸從一

  3. 被討厭的勇氣教會我們如何尋找真實的自己以及改變過去的自己,不再被過去所控制。 本文為你帶來書中的21個重要建議,讓你獲得改變以及成為自己的勇氣。

  4. 2021年12月10日 · 告訴別人你夢想,無論你一個巨大或比較小的夢,找到一個你信任的人並與他分享。. 《為自己,再勇敢一次:一日一練習,100天揮別恐懼感,喚醒全新自己》,安妮.唐絲(Annie F. Downs)著,尤可欣譯,啟示出版.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

  5. 2020年6月15日 · 喜歡自己的勇氣》是NHK《100分鐘讀名著》節目選書,由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權威《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完全監修。 以漫畫形式透過一則則的小故事,輕易地和自己的生活情境連結,讓你重拾喜歡自己、改變自己。

  6. 2020年4月1日 · 如何勇敢做自己」又不至於成為「一廂情願的白目」呢?只要仔細閱讀過岸見一郎的《被討厭的勇氣》,就會發現作者想要強調的關鍵,比較著重在做自己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