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920年,實施「地方制度改正」

      • 1920年,實施「地方制度改正」,崁頂地區改歸 新園庄 ,屬 高雄州 東港郡 ,崁頂地區則分為崁頂、過溪子、洲子、力社等4個大字 。
  1. 其他人也問了

  2. www.i-pingtung.com › pingtung › 崁頂鄉崁頂鄉

    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改制歸高雄州東港郡新園庄管理在日本治台保甲制下新園庄長由官派的日本人擔任並將新園庄東港溪以南的地區設力社洲仔過溪仔崁頂等大字即俗稱下四保」。 台灣光復後民國39年政府廢除保甲而設」,為推行地方自治落實選賢與能方便鄉民投票同年3月24日以東港溪為界將原來的新園庄分出崁頂與新園二鄉將原來的下四保轄區調整改設八村即力社村圍內村洲子村北勢村港東村越溪村崁頂村園寮村等均隸屬崁頂鄉地方自治轄區其中因嵌頂聚落位於境內中心人口較多交通便捷故以崁頂為名是崁頂鄉的由來

  3. 日治時期 ,1904年崁頂地區屬 阿緱廳 潮州支廳 ,並包括崁頂過溪仔洲仔力社等庄 [3] 。. 1920年實施地方制度改正」,崁頂地區改歸 新園庄 高雄州 東港郡崁頂地區則分為崁頂過溪子洲子力社等4個大字 [3] 。. 1946年新園庄改為新園 ...

  4. 園鄉 的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約在明末清初時代,有 福建 漢族移民黃上房、蕭發現等四人率眾來此地開墾,在本鄉 下淡水溪 畔建立家園,故稱之為「園」;二是早期此地並無水源灌溉,而 漢人 慣稱 水田 為「田」,旱田為「園」,故將此地稱之為「園」,意指開墾的旱田。 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在此地設置「 新園庄 」,劃歸 高雄州 東港郡 管轄。 1945年8月, 日本投降 , 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接收台灣與受降 ,同年10月將新園庄改制為園鄉,隸屬於 高雄縣 東港區 。 1950年3月,崁頂地區自本鄉分出,設置「 崁頂鄉 」;同年8月,高、屏分治,園鄉、崁頂鄉均隸屬於成立的 屏東縣 。 人口 [ 編輯]

  5. 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改制歸高雄州東港郡新園庄管理在日本治台保甲制下新園庄長由官派的日本人擔任並將新園庄東港溪以南的地區設力社洲仔過溪仔崁頂等大字即俗稱下四保」。 台灣光復後民國39年政府廢除保甲而設」,為推行地方自治落實選賢與能方便鄉民投票同年3月24日以東港溪為界將原來的新園庄分出崁頂與新園二鄉將原來的下四保轄區調整改設八村即力社村圍內村洲子村北勢村港東村越溪村崁頂村園寮村等均隸屬崁頂鄉地方自治轄區其中因嵌頂聚落位於境內中心人口較多交通便捷故以崁頂為名是崁頂鄉的由來

    • 92442屏東縣崁頂鄉中正路230號
  6. sinhng.blogspot.com › 2008 › 01新園: 新園鄉

    1949年當時崁頂方面之地方人士因鑑及地理環境等因素要求劃分新園鄉為新園崁頂二鄉1950年劃分設立 崁頂鄉 新園鄉 僅存現在所轄之瓦磘、仙吉、田洋、港墘、內庄、新東、新園、港西、五房、烏龍、興龍、中洲、南龍、鹽埔、共和等十五村。

  7. 新園鄕原屬臺南府之鳳山縣日本治臺後實施街庄制度新園鄉當時由原來之九州即五房州烏龍崁頂九社州子過溪仔仙公廟田洋子瓦嗂子等合併爲新園庄本文主要清查新園鄉的歷史建築其中較重要的包含田洋村吳宅田洋村謝宅山東堂中洲村周宅汝南堂中洲村林宅慶雲堂中洲村周宅汝南堂新園村陳宅穎川堂五房村陳宅內庄村陳宅田洋村高宅渤陽堂赤山巖瓦磘村許宅高陽堂新東村楊宅新惠宮鯉魚山碉堡磚窯場江夏堂。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 (CC BY 3.0 TW +)

  8. 2.新園庄為1920年至1952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高雄州東港郡為今屏東縣新園鄉及崁頂鄉其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約在明末清初時代有福建漢族移民黃上房蕭發現等四人率眾來此地開墾在本鄉下淡水溪畔建立家園故稱之為新園」;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