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初步報告顯示,地震沒有造成最初擔心的大海嘯或人員傷亡情況,但官員警告,未來一週,特別是未來幾天,可能會發生大的餘震。 日本氣象廳稱,能登半島於下午4:10左右發生地震,震級為 7.6級。 警方稱,石川縣至少有六人在地震中死亡(截至北京時間1月2日晚間,地震已造成至少55人死亡——編注)。 這次地震比2011年日本發生的 8.9級地震 要弱得多,當年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數千人死亡,並導致了福島核電站的核危機。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4月25日 ·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下午2時46分是規模高達9.0的海溝型地震這場浩劫奪走上萬人生命而後餘震在這十多年間也未曾中斷。 日前的花蓮403強震,攤開中央氣象署數據,403地震後,截至週二 (4/24)上午9時36分止累計共1224起餘震其中明顯有感的有306起規模大於6的餘震則有4起。...

  3. 2024年1月2日 · 除日本獨有的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台灣常用的芮氏規模以外還有6種地震規模計算方式其中地震矩規模為目前國際常用的地震度量

  4. 2024年1月1日 · 根據 美國地質調查局 的報告這次地震的 規模 達到了7.5, 震源深度 為10公里(約6.2英里)。 [6] 主震的震源機制顯示這是一次沿著東北走向、向西北或東南傾斜的淺層 逆斷層 活動。 根據 日本氣象廳 報告,本次地震最大 震度7 [7] 在 志賀町 及 輪島市 測得,是 氣象廳震度等級 最強烈等級,為繼 1995年阪神淡路大震災 、 2004年新潟縣中越地震 、 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 、 2016年熊本地震 (前震、主震)、 2018年北海道膽振東部地震 後, 日本氣象廳震度分級 實施以來第7次觀測 震度7 及第2次觀測兩個地點 震度7 強烈搖晃。 [8] [9] [10] 主震發生後九分鐘,還發生了一次6.2的餘震 [11] 。 構造背景 [ 編輯]

  5. 2024年1月2日 · 日本 石川縣 能登半島在當地時間1日下午發生規模7.6強烈有感地震最大震度達7級後續發生百餘起地震當地陸續傳出災情,《三立新聞網為了更新日本強震最新資訊傷亡情況。 【17:10更新】...

  6. 這場規模7.6的地震發生在日本時間1日下午4點10分震央位於石川縣輪島市東北東30公里是震源深度僅有16公里破壞力驚人的極淺源地震根據日本氣象廳的紀錄這場被命名為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在日本北陸地區測得震度7不僅遠至九州北海道地區都明顯有感更是繼 2018年北海道膽振東部地震 以來日本所遭遇最強的地震地震發生後的第11分鐘1.2米海嘯強襲輪島市沿海. 地震後隔日,受災的輪島市市區。 (攝影/AFP/JIJI PRESS) 地震發生後,日本氣象廳隨即對日本海沿岸發出海嘯警報──其中,距離震央最近的石川縣輪島市,震後11分鐘就遭遇了1.2米高的海嘯侵襲,除了沿海街道遭遇極大破壞,輪島市中心的河井町更同時發生大規模火警,燒毀至少200棟建築。

  7. 日本地震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目次. 移至側邊欄. 隱藏. 序言. 災害性地震列表.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日本地震列表. 日本大地震震央分布圖。 紅:M7以上 、 藍:造成罹難 、 紫:M6以上和最大震度6以上 [1] [2] 。 這是關於在 日本 歷史上主要地震的列表,因為日本位於 地震 活躍區環太平洋火山帶,因此地震非常頻繁。 本表僅列出規模7.0以上或重大傷亡的地震。 災害性地震列表[編輯] 注釋[編輯] ^ 「因災死亡」不是指地震、海嘯等直接損害造成的死亡,而是指在避難等過程中患病或病情惡化、身體狀況不佳而導致的死亡. 參考文獻[編輯] ^ 宇津徳治. 世界の被害地震の表(古代から2010年まで). [2013-02-11].

  8. 芮氏地震規模 (英語: Richter magnitude scale ,中國大陸稱 里氏震級 ,港澳稱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是一種表示 地震 規模大小的標度,由 芮克特 在1935年發明。 他後來改進出了 近震規模 。 它是由觀測點處 地震儀 所記錄到的 地震波 最大 振幅 的 常用對數 演算而來。 規模定義在距離震央100公里處之觀測點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為1 微米 (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為芮氏0地震,如果距震央100公里處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振幅為10 微米 (0.01毫米)為1,100微米(0.1毫米)為芮氏2,1000微米(1毫米)為芮氏3,10000微米(1厘米)為芮氏4,如此類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