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30日 · 1954年10月23日,安出生於 臺灣 屏東縣 的 潮州鎮 [11] [12] [13] :18 ,為 昇 與楊思莊夫婦的孩子 [14] :14 。. 李安有姐姐 [14] :16 文與人 [15] ,以及一個弟弟 崗 [14] :39 。. 安之父昇是一名教育家 [16] :14 ,於1949年隨 中華民國政府 遷臺 ,擔任 文官 ...

  2. 2016年12月15日 · 10:38 2016/12/15. 中時新聞網. 周郁蘋. 導演李崗身兼編劇作家而他的哥哥就是國際大導演李安李崗坦言李安對自己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哥哥成名後他的名字就從2個字變到7個字李安的弟弟李崗」,李崗此話一出逗樂眾人不過他也坦言不是很喜歡提到李安字級設定: 小 中 大 特....

  3. www.sulanteach.net › 另類學習 › movies弟弟李崗話李安

    與李安的沉靜儒雅相比弟弟李崗則顯得更加熱情幽默一些他向記者暢談了自己棄商從影、“自力更生的從影經歷回憶了他和李安苦樂相伴的前塵往事”。 人到中年“棄商從影” 李崗生於1957年,今年45歲,比李安小3歲,少年時李崗顯然比李安更為幸運,李安大學考了兩年沒考上,而李崗在第一年失利後,第二年終於考上了臺灣大學航海系。 1983年李崗服完兵役後就開始從商,1984年開了一家公司,並到美國去從事貿易工作,就住在李安家裏。 當時正是李安做“家庭婦男”的時候,雖然李崗在事業上小有成就,但身為高中校長的父親卻看不上他的工作,在父親眼中,拍電影和從商都不是什麼正當的職業。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6年12月14日 · 李崗說他開車陪李安參加金馬獎時一整晚好多人排隊要李安簽名當時他還沒入行拍電影回家時紅燈右轉被警察攔下開單,「一整晚上只有警察找我簽名感覺當然是很不爽」。 「兄弟是平行的東西你大我就會受到擠壓」,李崗說李安成名後他的名字從2字變成7個字李安的弟弟李崗」,現在習慣了也沒輒但一路上確實也受到李安很大的影響,「有時沒辦法非得提到他李安),但我很不喜歡提到他」。 1051214. #李安. #李崗. #金馬獎. 李安難忘李玟站上奧斯卡 登台前喊:我要拚命唱 李安「囍宴」音樂劇重啟製作 演唱會先饗歌迷.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基隆市14日電)安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崗導演今天前往台灣海洋大學講座。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人物簡介
    • 作品介紹
    • 相關報導

    李安是享譽國際的大導演,相較之下,同樣從事導演工作的弟弟李崗形象似乎模糊許多。事實上,以《今天不回家》獲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執導《條子阿不拉》讓主演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並成立雷公電影公司引進《放牛班的春天》等優質歐洲電影的李崗,在電影事業上同樣有自己的一片天。

    •中文名:李崗

    •國籍:中國

    •出生地:中國台灣

    •出生日期:1957年

    •職業:台灣編劇

    •畢業院校:海洋學院

    李崗其人

    現職 安可電影公司負責人

    學歷 海洋學院航海系畢業

    經歷 曾從事船員、擺地攤、禮品店老闆、貿易商、編劇、導演等

    獲獎 1996年以《今天不回家》獲得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

    《今天不回家》一片還入圍第三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劇本

    編劇作品

    2014年《想飛》 1999年《條子阿不拉》 1996年《今天不回家》

    導演作品

    2014年《想飛》 1999年《條子阿不拉》

    製作作品

    2015年《阿罩霧風雲2:落子》 2014年《我的男友和狗》 2013年《阿罩霧風雲》 2011年《布袋甩尾》 2010年《茱麗葉》 2009年《陽陽》 2008年《星光傳奇》

    因為哥哥的《斷背山》獲頒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崗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近日,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比起“李安的弟弟”這個新名字,他更想當單純的李崗。 當哥哥最忠實的啦啦隊 今年49歲的李崗小時候被喚為“李校長的兒子”,長大後被稱做“李安的弟弟”,對此他十分無奈。 3月初,李安因《斷背山》獲頒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崗再度成為媒體採訪的對象,請他談李安的電話絡繹不絕,說到幾乎無話可說。被逼急了,這位“發言人”也不禁大吐苦水,“那兩天真是受夠了,我活著又不是為了紀念他。”他無奈地搖搖頭說,最近《斷背山》紅得不得了,朋友拉著他逢人就介紹,“這就是李安的小弟,像嗎?” “我們自尊心都很強,我也有自己的事情,不想活在他的陰影下。”李崗不諱言,被認為是“李安的弟弟”感覺很差。但與哥哥手足情深的他,談起李安還是神采飛揚、滔滔不絕,不論李安成功或者失意,李崗都是最忠實的啦啦隊員。 蘇軾在評論弟弟蘇轍的散文時表示,“子由之文,詞理精確,有不及吾;而體氣高妙,吾所不及。”

    李安在西方世界大放異彩的同時,相信在東方努力追趕的李崗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博得如此平起平坐的肯定。 崇拜李安 成為天才編劇 事實上,相對於李安的溫文爾雅、專注寡言的個性,李崗一直是一個對自己前途很有追求的人。“李安比較陰柔,我比較陽剛。李安個性適合當導演,很會磨,就像打太極拳,柔能克剛。”提起導演哥哥,李崗的欽佩溢於言表。 1957年出生的李崗,自小就與大他三歲的哥哥李安感情深篤,一切以哥哥馬首是瞻。小時候,兩人同睡一張床,李崗總是央著哥哥講床邊故事,李安也不厭其煩地滿足弟弟的要求。“哥哥是說故事的天才,總是能想出不同的故事。”幼年的李崗,對哥哥又是崇拜又是依賴。 李安對電影的熱情,自然也影響了李崗。然而在士大夫觀念濃厚的校長父親眼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導演是不入流的工作,因此李安決定往電影業發展時,幾乎引發家庭革命,個性比較務實的李崗,則決定做個將本求利的生意人。

    “我跑過船,擺過地攤,開過禮品店,做過貿易商,賣過鍋碗瓢盆……”在《下廚真好》一書,李崗自白。曾經在台灣經濟起飛時,賺進大筆鈔票的他卻也因為投資失利,而賠了好幾百萬。“孔子拍電影可能還不錯,但做生意一定也很慘。”李崗自嘲。 命運給了李校長一個最大的禮物。當年看來最沒有出息的“戲子”行業,如今卻是台灣最火的文化創意產業,李安還成為亞洲第一個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導演。李崗追隨大哥的腳步,第一步從編劇著手。令人意外的是,李崗是個天生傑出的電影編劇。而從編劇這一步,他又往前跨,成為一個電影導演、電視劇製片、電影公司負責人的全方位角色。 拍片拍出滿腹苦水 相對於沉穩內斂的李安,李崗外向幽默,說話也十分直率。長期在台灣影視圈打拚,談起拍片的困境,李崗有滿腹苦水。他表示,導演應該只管拍片和後期製作,但台灣導演80%的時間要花在製片,根本與創意無關。李崗回憶,執導《條子阿不拉》時,從上游的資金到下游的行銷都是自己來。由於影片題材頗為敏感,提起辛酸,李崗難掩激動,他指出在電影製作的專業度上,台灣地區遠不及美國。“在好萊塢,只怕你腦袋裡想不出東西,沒有什麼是你想到而技術人員做不到的。而台灣就是生怕你導演腦袋想出什麼東西和社會主流是完全相反的。”

    近年,好萊塢電影壟斷台灣地區九成市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崗直言:“現在的台灣電影不是怕你看不懂,就是生怕你看得懂,非常沒有誠意。”一張電影票要兩三百新台幣,觀眾自然會選擇知名度高、娛樂性強的歐美片,相較之下,只有打開電視就看得到的連續劇還比較有發揮空間。 用電視養電影團隊 2002年,未能忘情電影的李崗成立雷公電影公司,一方面借發行外片建立行銷能力;另一方面,投入拍攝電視劇聚集人才。“電影是作品,電視是產品。”他從生意人的角度分析,“你要維持公司、培養作戰部隊,只有靠電視。一部電影製作要花兩三年,時間太長,絕對不是辦法。”

  6. 2024年1月21日 · 西元1954年出生於屏東縣潮州的李安家中有四個兄弟姊妹他排行第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安的家庭十分注重教育,父親曾經擔任很多所中小學的校長,李安年幼時隨著父親的工作,搬到花蓮,後來父親在台南一中擔任校長,李安在高中時也進入台南一中讀書。 然而,李安本人對於讀書沒有興趣,反而鍾情於電影藝術,想要當導演,大學聯考還落榜兩次,經常將時間花在看電影上面。...

  7. 2016年1月6日 · 李安一個人跑出門他的弟弟李崗騎著腳踏車騎了一個多小時的路到安平海邊果然找到低頭走近的李安。 兩兄弟沒說什麼話,走過沙灘,摸黑騎單車回家。 「二度落榜,在我們家有如世界末日,」李安根本沒想到會發生在他身上。 沒考上大學的李安,考進「第一 八志願」的藝專影劇科。 第一個學期快結束時,李安的父母親北上看他。 父子獨處時,父親問他,「要不要重考? 」李安回答,「我覺得我是屬於這方面的! 」他的父親有條件地支持他,「畢業後出國! 進了藝專,李安的學姊正編導一齣獨幕劇,缺「詩人」男主角,同學推薦臉上總掛著憂鬱氣質的李安演出這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