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混凝土重力壩型

      Image courtesy of flickr.com

      圖片: flickr.com

      • 從1959至1988年,軍方和工程部門針對化爆命中和核爆命中、滿庫時1000公尺和400公尺全線潰壩做了大量模型試驗,最後確定了「最抗炸、不會潰壩」的混凝土重力壩型,也就是三角形大斷面,壩有多高,壩底就有多寬。 意即就算原子彈直接命中大壩,也只是將大壩炸出一個大缺口而已,相當於幾個關不上的大閘門而已,不可能發生整個水庫瞬間毀滅性的潰堤。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8月12日 · 潰壩是指壩的破壞破壞原因有許許多多破壞與壩的形式有相當的關係。 一般而言常見的主要形式有土石壩(earth and rockfill dam)、重力壩(gravity dam)、拱壩(arch dam)等。 「土石壩」顧名思義即是以土、砂、石為主要材料建築而成的壩體,也是目前大部分最常見的形式,主要利用土石的重力以及彼此之間的摩擦力來抵抗隨水位增加而帶來的沉重水壓,因水壓與水深成正比,所以土石壩多設計為頭細底厚的梯形剖面,以確保底部可以支撐住較大的水壓。 土石壩以土砂、石頭作為材料,可以從壩址及集水區取得大部分的材料,雖然建造過程需經過多次夯實及壓密,但沒有像混凝土一樣有澆灌、凝固的過程,施工成本較低。

  3. 此假設多基於三種潰壩原因外來軍事攻擊工程品質問題自然災害 。 中國政府 興建三峽大壩最重要的目地即是解決 荊江 ( 長江中游 )長期以來的防洪問題。 其論證、興建歷經數十年時間, 工程爭議不斷 。 以 黃萬里 為代表的反對興建大壩的觀點自1980年代影響至今 [1] 。 在工程建設之初三峽大壩存在潰壩可能並會毀滅 長江中下游平原 ,即是部分中國學者 [a] 、政治人物 [b] 反對建造大壩的原因之一 [7] [8] 。 1992年興建大壩的議案投票前, 中國國務院 向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提交的說明中,指三峽大壩如遇到突發軍事打擊、大壩潰壩將對大壩下游局部地區造成嚴重損失,但不會對荊江(長江中游)兩岸造成毀滅性災害 [9] 。 而部分人士並不完全認可中國政府的結論。

  4. 2020年7月30日 · 對此,前立委 蔡正元 稍早在臉書分享前內政部長 李鴻源 長江三峽大壩不會潰壩因蓋三峽大壩是世界第一流工程公司蓋的。 根據中媒報導,長江正處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 今年洪水呈現出持續不斷、幾乎沒有間歇的特點,長江在7月份也罕見地出現了3輪編號洪水。...

  5. 2020年7月8日 · 造成重慶淹水的,是長江的水從支流氾濫到其他地區所造成,這叫溢堤,其問題在於「河川治理」,比方說都市排水不良,必須從都市規劃來解決,而是水壩;李鴻源指出,重慶的防洪設計是以五年、十年一遇頻率的洪水為標準,所以降雨量一超標,淹水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不只中國,全世界都得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是:就算堤防蓋好,都市照樣淹水。 「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我們都市規劃設計仍無法因應全球氣候變遷。...

  6. 2020年6月22日 · 2020-06-22 18:11. +A -A. 加入收藏. 被認為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集發電航運調水防洪優勢於一身當年早已定調要推行的工程竟有一人在中國人大代表會議上高喊著我反對」,身為台灣人的他何來斗膽力阻已運作17年的三峽大壩近年不斷傳出壩體變形傳聞儘管遭到駁斥但每年一到汛期三峽大壩能否能發揮防洪效果的話題就會再度浮上檯面。 今年格外受到注意的關鍵是,中國大陸水利部,在本月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現已全面進入汛期,目前已發生18次強降雨,有148條河流出現超過警戒線水位以上的洪水,得嚴防洪水。 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直言,超標洪水很可能會超出現有的防洪工程能力,不排除可能是「黑天鵝」事件。

  7. 2020年7月19日 · 中國三峽大壩目前是世界最大水電站但因為這項工程規模浩大耗資巨額及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它在設計建設的過程中一直引發過巨大的爭議。 主流和支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學與水資源學家王浩表示,三峽水庫只能保長江中下游主流河道的防洪安全,不能解決支流洪水的問題,支流的洪水只能靠支流上的水庫來調控。...

  8. 2020年7月19日 · 去年以來中國境內外社交媒體瘋傳三峽大壩變形的截圖引發公眾對大壩崩潰的擔憂日前中媒更紛紛以三峽大壩已經盡力了請不要再指責它了為題報導三峽大壩汛情讓中國網友驚呼難道三峽大壩已被判死刑」? 中國媒體自招,「三峽大壩已經盡力了請不要再指責它了」。 (翻攝自推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網友回應. 中國長江流域近期洪災不斷,三峽大壩潰堤疑慮也再度引起外界關注。 長江今年第2號洪水於7月17日在長江上游形成,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已達到今年的入汛以來的最高值。 中國官媒罕見承認,三峽大壩發生位移、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