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7日 · 米芾《致修老兄尺牘》 翰牘九帖之二 紙本 行草書 縱25.4厘米 橫43.2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前補書:丞果實,亦力辭,非願非願) 芾頓首啟:畫不可知(旁注:不知好久),書 則十月丁君過泗,語與趙 充,雲要與人,即是此物。 紙紫赤黃色,所注

  2. 2019年4月22日 · 公開日: 2019-04-22. 宋代的四大書法家“蘇黃米”,排名第一的就是蘇東坡。. 蘇軾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後人讚譽頗高。. 對於他的書法,最有發言權的莫過於黃庭堅,他在《山谷集》裡說:“本朝善書者 ...

  3. 2018年10月12日 · 從近些年我們看到披露的一些間案當中的主角,他們哪一個都是政治上的糊塗才會走上間諜之路,他們甘願被敵人策反,他們想方設法給敵人提供一切資訊,最最主要的原因,往往都是只是為了一已之私,有的貪圖美色,有的貪圖金錢,有的貪圖享受,而項其實也是如此,譬如劉邦許他結為兒女親家,他便欣然應允。 當然,劉邦還有哪些承諾,這都是私下裡的交易,項伯當間諜的事也沒有敗露,因此就更加無人得知。 可以說,項是史上最高明的間諜,也是最成功的臥底,項羽到死都沒有懷疑過他,隻恨老天對他不公。 細想之下,忍不住又要為項羽悲哀了。

  4. 2019年7月2日 · 撰文:新京報記者 張赫 劉瑋、袁蕾(劇評人)、李舒(評論人). 《長安十二時辰》 (以下簡稱《長安》)6月27日在優酷上線,迅速以豆瓣8.7的高分,成為2019年的現象級口碑劇王。. 該劇改編自馬庸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刺客”狼衛企圖使得 ...

  5. 2018年8月22日 · 1、商周時期書法. 商周時期的書法主要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王室刻在龜甲獸骨上用來記錄占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又稱卜文、卜辭。 甲骨文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距今3600多年的歷史。 同期還出現了金文,它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鍾鼎文”,主要記載帝王分封、賞賜、征戰、契約、祭祀等內容,字體與甲骨文相近。 殷商·甲骨文. 殷商·蝌蚪文. 西周·大盂鼎. 西周·毛公鼎銘文. 西周·散氏盤. 2、春秋戰國時期書法. 這個時期的書法仍然以鍾鼎文為主,秦國出現了《石鼓文》。 它是刻在形狀象鼓的石頭上的文字,石鼓文屬大篆體系,又稱“籀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春秋·子仲薑盤銘. 石鼓文拓本. 3、秦朝時期書法. 秦朝書法主要是“書同文”(即全國統一書寫文字),確定小篆為標準字體。

  6. 2018年12月17日 · 晚明書法豐富多彩光鮮照人,活躍著兩個創作意識不同的陣容:一是以繼承為主沉浸於古帖者,其以董其昌、陳繼儒等為代表;二是另辟蹊徑異軍突起的創新型書家,代表者為黃道周、倪元璐等人。 創新型書家雖然被世人所褒揚,但在當時影響較小,且薪火不繼。 而繼承派則陣營強大,盟主董其昌被後人稱為帖學殿軍,對明末清初書壇產生了極大影響。 董氏的書法天賦極高,其書法的臨習成功與其頗具傳奇性的人性一樣,一直成為後人議論的話題。 一、披沙撿金——“吾書無所不臨” 1、“純師”與“絕肖” 董其昌是一個聰明肯學自尊心很強的文人,他在書法上的執意追求,是在受刺激後產生的。 十七歲時,他與比自己小一歲的家侄董傳緒一起參加生員試,文章獲得好評,而因書法不佳置為第二。 這個打擊有壞事變成好事,“自是始發憤臨池矣。

  7. 2020年8月9日 · 史上七篇駢文名篇,值得一讀再讀. 公開日: 2020-08-09.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是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 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種獨特文體,駢文自有其地位與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