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部分民进党政治人物表态称赞,视萧美琴被中共制裁为荣誉,包括中华民国总统府副秘书长黄重谚、立法委员林俊宪 [35] [36]。 蔡麦会 结束后,2023年4月7日,国台办发言人宣布对萧美琴实施进一步制裁:“严禁萧及家属进入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禁止其金主和 ...

  2. 2 天前 · 蔡麥會結束後,2023年4月7日,国台辦發言人宣布對蕭美琴實施進一步制裁:「嚴禁蕭及家屬進入中国大陸和香港、澳門,禁止其金主和關聯企業與大陸組織、個人合作。

  3. 2 天前 · 蔡麥會結束後,2023年4月7日,國台辦發言人宣布對蕭美琴實施進一步制裁:「嚴禁及家屬進入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禁止其金主和關聯企業與大陸組織、個人合作。

  4. 其他人也問了

    • 背景
    • 政策
    • 各方反應
    • 類似制裁

    制度設立

    2020年11月15日,香港《大公報》援引「權威管道」訊息稱,中國大陸方面正在擬定一份《「台獨」頑固分子清單》,擬對台灣島內外「涉獨言論囂張、謀獨行徑惡劣」的台獨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進行嚴厲制裁,包括但不限於依據《反分裂國家法》及《刑法》、《國家安全法》有關「分裂國家罪」的條款終身追究責任,以打擊台獨支持者的活動及影響力。 2020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台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記者詢問研究制定「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一事,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的行徑不能容忍,對這些人及其背後金主進行打擊,目的在於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兩岸人民的利益。朱鳳蓮還稱:「兩岸統一是不可阻擋的大勢,一切執迷不悟、頑抗到底的「台獨」分子,都必將受到人民的譴責和歷史的懲罰。」同月25日,朱鳳蓮於中共中央台辦新聞發布會證實,正研究制定「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並表示將採取精準打擊措施,打擊「台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

    名單增補

    202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例行記者會時回答《人民政協報》記者提問,指時任外交部部長吳釗燮進行「台獨」挑釁,詆毀中國大陸,煽動兩岸對立,危害台海和平穩定,屬「台獨」頑固分子,稱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嚴懲,依法終身追責。 2021年11月5日朱鳳蓮在應詢答記者問時,被問及當局是否正在研究針對名單人士的懲戒措施時,朱證實當局將對清單在列者實施懲戒,並點名吳釗燮、時任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前行政院院長暨時任立法院院長游錫堃。 2022年8月3日,中共中央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公布臺灣民主基金會、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為「台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禁止大陸組織與為上述基金會捐款的宣德能源、凌網科技、天亮醫療、天眼衛星科技等企業進行任何交易、合作,禁止有關企業負責人入境。 2022年8月16日,中共中央台辦將蕭美琴、顧立雄、蔡其昌、柯建銘、林飛帆、陳椒華、王定宇等為列入台獨頑固分子清單,對3日公布的兩機構的執行長和秘書長實施制裁。 2023年4月7日,在蔡麥會之後,中共中央台辦宣布將蕭美琴加重制裁[註 1],同時宣佈制裁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亞洲自由民主聯盟兩家機構。同日,中國外交部於宣...

    據2021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台辦例行記者會所透露訊息,當局計劃會對在列人士實施系列「懲戒」,並會追究在列人士的刑事責任(終身有效)。懲戒內容包括:禁止其本人及家屬進入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限制其關聯機構與中國大陸有關組織、個人進行合作,禁絕其關聯企業和金主在中國大陸謀利等。

    中華民國

    2021年11月公佈三人名單時,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表示,不排除對等反制作為。至2022年佩洛希訪台大幅增加名單人數後,大陸委員會再表達嚴正抗議與不滿,認為此舉無異只為宣洩內部混亂情緒、恫嚇臺灣及國際社會。 社 社會民主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指出,中共中央台辦的「禁止蘇貞昌、游錫堃、吳釗燮入境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這項措施,就是「自己證實了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她也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不曾對台灣有過任何1秒的有效統治」。 民主進步黨立委林俊憲表示,中國大陸似乎制裁上癮,制裁美國人,又制裁歐洲人,現在又要制裁「台獨頑固份子」,但無論是制裁誰內容都是禁止出入中國大陸、禁止和中國大陸企業做生意,對當事人根本沒有影響,中國自認為制裁有用,但實際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少了中國,並不會對這些人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中國大陸的法律不及於台灣,兩岸之間要相互溝通、相互尊重。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則表示,中國大陸在採取行動前,要多了解台灣政治生態,一不小心會產生反效果。 台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市長柯文哲表示,講這個也沒什麼用?通常打一打民調更高。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表示,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等四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表示,此舉將有效地震懾「台獨」。 全國台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表示,首三位人士於名單列名原因如下[註 2]: 1. 吳釗燮:通過訪問歐洲國家等手段「勾連外部勢力」。 2. 蘇貞昌:常用「武漢肺炎」一詞「惡意攻擊大陸」。 3. 游錫堃:「鼓吹台美建交」。

    其他國家和地區及媒體

    1. 《聯合早報》的評論報導認為,此舉反映北京對台灣在民進黨執政下,與中國大陸漸行漸遠感到焦慮,而且必須向內部民眾有所交代,表明北京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 2. 《香港01》中署名「杭子牙」的作者評論認為,兩批名單都沒有加入總統蔡英文和副總統賴清德,是中國大陸決策層仍對兩岸和平統一抱有政治期望和耐心。如若某天兩人登上該名單[註 3],意味著「武統」即將到來。 3. 日本時事評論員矢板明夫指出,中國大陸制裁根本沒有實質意義,反而像給他們發了「愛台灣證明書」。

    2024年5月15日,國台辦宣佈對黃世聰、李正皓、王義川、于北辰、劉寶傑五位臺灣「名嘴」進行懲戒,懲戒內容或將包括禁止其本人及家屬進入大陸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限制其關聯機構與大陸有關組織、個人進行合作,絕不允許其關聯企業和金主在大陸謀利等。國台辦指控他們「罔顧大陸發展進步的事實,蓄意編造有關大陸的虛假、負面資訊,並通過電視、網路、報刊等媒體大肆傳播,蒙蔽部分島內民眾,挑動兩岸敵意對立,傷害兩岸同胞感情,事實清楚、情節嚴重」。

  5. 2022年7月31日 ·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也在7月22日晚與蕭美琴通話稱,美國國防部長 奧斯汀22日當天向裴洛西簡報,盼改變計畫,「豈料裴洛西甚感惱怒」,稱唯有美國總統拜登親自要求,她才願考慮,但拜登應該不會阻止。

  6. 嘿嘿嘿案 ,為2000年間發生在 臺灣 的一起新聞事件及訴訟案。. 2000年11月16日發行的《 新新聞 》第715期,以「鼓動緋聞,暗鬥阿扁的竟然是呂秀蓮」為題,對於甫當選就任的 中華民國副總統 呂秀蓮 做出不實報導。. 報導中指出,呂秀蓮曾於2000年11月13日晚間11時 ...

  7. 嘿嘿嘿案 ,為2000年間發生在 臺灣 的一起新聞事件及訴訟案。. 2000年11月16日發行的《 新新聞 》第715期,以「鼓動緋聞,暗鬥阿扁的竟然是呂秀蓮」為題,對於甫當選就任的 中華民國副總統 呂秀蓮 做出不實報導。. 報導中指出,呂秀蓮曾於2000年11月13日晚間11時 ...